许建华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外语系,江苏徐州 221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文化修养,把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各种课堂教学中。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创设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环境,实现全程化、全面化育人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人才的责任。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范围的关切,高校大学生承担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任。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桥梁,必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适应时代特征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基于此,高校英语教学也正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使学生在接触西方语言和文化中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
当前,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学科,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学不仅涵盖英语词汇、句式、语法、阅读和写作等内容,而且囊括英语文化、风俗、价值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迫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达成,往往采用“满堂灌”等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阅读、写作、听力等的教学,以追求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和各种竞赛名次。因此,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容易忽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中西文化的对比和审视则缺少必要的分析和探究。即使进行思政教育,其形式也显得比较单一和枯燥,不易于学生接受。很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主动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的意识。另外,学生忙于应付学校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于关注英语成绩和毕业、就业,对于英语学习表现出功利主义的态度。诸多因素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改进思政教育的方式,提升“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交流和文化输入逐渐深入,大学生思维敏锐、善于接受西方等外来新鲜事物和思想,通过电视、电影、书籍、互联网等途径对外国文化和生活充满好奇。这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储备,拓展国际视野,而另一方面则会形成盲目崇拜,形成不良风气。令人担忧的是,思政教育往往由政治科任教师承担,其内容多数在于思政课堂上。然而思政课时有限,思政教师课务繁忙,加上科研压力大,致使思政教育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很多高校,辅导员也承担思政教育的重任,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思政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有待提高。因此,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制订教学任务,进行专业课教学,重视英语技能的培养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英语教师往往很少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很少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致使学生在中西文化比较中不易发现和探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理念。另外,高校英语教材中思政教育的元素还不够充分,教学内容往往囊括西方生活情境、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而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故事等内容远远不够。这导致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中,没有将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接触到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还很欠缺。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认识到“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对思政元素的挖掘。然而,个别的高校英语教师存在思政教育意识淡薄,理论水平较低的情况。这与新时代思政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倡导格格不入。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普遍提高,比较注重科研水平和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逐渐得到重视。但是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渗透和挖掘仍然存在欠缺,对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和趋势理解不够深入,对西方文化传输缺乏国际视野和思考,对加强学生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引导还有待提高。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欠缺,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高校英语教师比较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钻研,造成理论学习意识薄弱,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有待提高,思政理论教育水平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满足学生教育需求,让思政课和其他课程一起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适合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路径,依托英语教材,用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进一步改进英语教学方式;采用多元评价体系,挖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更加适合高校英语教学,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传播者。
高校英语教师可以依托课堂教学这一平台,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思政教育方式,使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作用。例如,在讲授牛津高中英语“Laughter”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讨论“Laughter”对人的身心的有益之处,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课堂讨论阶段,结合该课的被采访者桑兰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桑兰在遇到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困难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和顽强意志。同时,带领学生共同体会:桑兰作为一名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总结有关意志品质的英语表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领会生命的内涵以及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比填鸭式的说教更有震撼力和说服力。课堂以外的思政教育方式可以更丰富多彩,教师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英语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媒介的优势,把英语教学进一步融合思政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把中国古诗文、中国传统寓言故事、成语等翻译成英语,通过网络视频、微课等平台定期发送给学生。例如,定期发送中国传统故事的英语微视频,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录制演讲视频,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实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在教学之外,还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互相倾诉情感、交流互动、缓解学习压力。例如,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身边的变化”“英雄事迹讲述”“革命电影展播”和“就职讲座”等社团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锻炼英语能力的同时,学会和人相处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普遍注重英语教学的时效性,英语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材的制定和开发逐渐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科学性,教材内容也充分体现语言环境、语言技能的呈现。在此基础上,作为高校教师,应积极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在英语中感受中国优秀文化,以及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多方面加强思政教育的成分。例如,在讲授“Friend”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朋友”品质进行归纳和讨论,继而总结主题“How to be a good friend?”(如何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有关个性特点的形容词,并掌握一定量的有关朋友话题的谚语和俗语,理解朋友的真正内涵以及如何成为受欢迎的朋友。之后,教师可以融入中国关于友谊的故事或名言,例如,春秋时期的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友情,以及相关的成语:高山流水、尽断琴弦等。教师也可以引出战国时期的管鲍之交,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故事深入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学会珍惜友谊。同时,在英语学习中也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因此,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促进英语教学不断跟进时代发展的需要。英语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优势,积极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例如,教师定期通过微课、视频、音频等方式发送英语版的中国时政要闻、热点视频、中国传统成语故事英语视频等,也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就中国的变化开展线上英语留言、英语辩论、图片拍摄、美篇制作等活动。同时,对学生的考评不仅仅局限于作业和考试的成绩,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线上的学习表现,使教学评价更加趋于公正和全面。因此通过网络平台,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中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关心国家的发展,及时感受国家的动态,不断培养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实现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思政教育的氛围中。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都在积极响应,利用好课堂讲坛,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高校教师在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负有重大责任。由此,“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让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英语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深入学习各种文件,领会其精髓,全面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践行这一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设计趋于科学,贴近学生,使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之余,英语教师还要认真参加各项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定期开展思政教育的研讨,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理论修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另外,作为高校英语教师,还要积极投身思政教育和课堂融合的实践研究,深入各级各类教改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作为高校的管理层,应积极发掘并培养好一批具有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强的英语教师团队,发挥他们在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起到领头羊的教育效果。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平,不断完善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积累和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做到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等情况,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内心,学会倾听学生,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
综上,思政教育在高校全面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应充分重视思政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基于此,高校的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改进教学理念,从学生层面和自身层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深度挖掘思政教育内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政治素质合格、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