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教学研究
——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

2023-01-04 06:05龚晓雪
湖南包装 2022年3期
关键词:合川美育文化遗产

龚晓雪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相关保护政策的出台,非遗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少高校纷纷加入传承和保护非遗中。但如何有效地进行传承和保护,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和难点。基于非遗本身具有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传、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衰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这一地域性特征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延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集中点,聚集了该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是当地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地方高校所具备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等都为地域性非遗艺术的传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地域性非遗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教学研究却极其欠缺,通过知网以“非遗”为主题检索到2021年以前的学术论文1.54万篇,学位论文2549篇;但是如果以“高校美育与非遗”为内容检索到2021年以前的学术论文仅2篇。可见,虽然非遗艺术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关于非遗与高校美育之间的融合,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更不用谈地域性非遗与高校美育之间的链接了。但是来源于民间的非遗艺术自身就是“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表现形式,蕴含着当地人民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内涵。如何有效地发挥地方高校的非遗传承职能,提高非遗的传承能力,探索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的系统化保护传承之路,有必要把非遗纳入高校美育教学中,拓展高校美育的方式,丰富高校美育的教学内容。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全国各个高校逐渐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同时不断普及、推广、完善美育[1]。地域性非遗艺术融入高校美育进行教学和研究,对于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地域经济文化建设、完善和传承地方非遗艺术均具有更直接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1 地域性非遗艺术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现状

1.1 高校美育中的地域性非遗教学体系不完善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改进美育教学和提高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作为全面深化社会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学校美育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不少学校也出版了涉及到文学、音乐、绘画及建筑等方面的教学书籍,但关于非遗相关的教材相对较少,从侧面也折射出多数高校对非遗或者地域性非遗的忽视。近些年,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与非遗相关的课程,或者开展了一些校园非遗传承活动,但与当地的非遗项目结合得并不紧密。一是学校与当地的地域性非遗互动非常少,即便有也是流于形式,不过是讲讲理论、走走过场,让非遗停留在纸上,停留在文字里,停留在某一个时间段,学生既不会认真学习,更没有机会参与实践,这种停留在听和看的形式也失去了学习非遗艺术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二是地域性非遗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虽然一部分教师来源主要靠非遗传承人进行开展,但是非遗传承人在校时间非常有限,要做好一件非遗作品,需要长时间的指导。如何协调好非遗传承人的时间、保证教学质量也是目前地域性非遗教学的难点。三是基于高校对地域性非遗艺术的忽视,在非遗资金的配置上非常有限,相关的实验室和场地也比较欠缺。整体而言,教学内容欠缺、师资匮乏、资金配套不足、实验室和场地配置不到位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地域性非遗教学的开展。因此,开设地域性非遗艺术课程时,高校需要考虑构建地域性非遗艺术相关的普及推广、传承保护、实践操作和交流互动等工作体系,建立完善规范的非遗艺术美育教学体系。

1.2 教师对地域性非遗相关知识储备不充分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普及推广,也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推广和传承非遗艺术行列,但是非遗艺术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不仅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和习俗的了解,还需要非遗艺术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一方面除个别高校有参与地域性非遗相关的项目,亦或由文化部推进开办非遗传承人相关的研修、研习、培训班等,这些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对地域性非遗的普及化学习的作用,但对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还远远不够,非遗教师的培训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短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对于有深厚地域文化背景的非遗艺术而言只是凤毛麟角,与技艺精进的传承人比,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多数高校开设了音乐或美术相关的课程,但教师美育的意识以及自身的美育素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地域性非遗美育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如何培训和提升授课教师的美育素养和教师的地域性非遗知识,如何构建具有地域性非遗知识结构的美育教师队伍、解决师资匮乏是目前地域性非遗教学中比较大的问题和痛点。

1.3 学生对地域性非遗知识的了解较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爱德蒙·木卡拉曾说:“我觉得中国的大量年轻人并不够尊重本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这是由于他们很少会接触到而又未能了解本民族所具有的丰富文化遗产,因而缺乏对于价值观的合理认识。[3]”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多数的青年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的主要原因。追其原因是我国早些时期对美育教学的忽略,进而对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传统文化的教学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目前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美育课程中并没有开设非遗相关课程,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饮食、传统技艺等也没有有效地融入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学校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没有形成共同的合作体系,学生进入高校后,对于非遗或者地域性非遗艺术非常陌生且欠缺学习的兴趣。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形成了较多系统性的指导文件,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也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又加之高校美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进一步阻碍了学生主动了解非遗或地域性非遗艺术的动力。

2 地域性非遗艺术在移通学院美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现有地域性非遗艺术融入高校美育教学中的缺失,文章以重庆移通学院的非遗美育教学内容为例,探析通过创新地域性非遗教学模式、嵌入地域性非遗项目在校园活动中的具体实践,唤醒和影响更多的高校学子主动去认识和学习非遗艺术。

2.1 成立非遗中心搭建地域性非遗育人平台

重庆移通学院位于重庆市下辖的合川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截至目前,合川共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秉承高校服务地方的宗旨,并结合学校的美育教学工作,2013年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着重于地域非遗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心以合川非遗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实践,带领学生开展调研活动,挖掘合川当地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技艺,着重于走进非遗项目,走访非遗传承人,深入了解非遗在传承过程中的故事以及非遗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立足合川,围绕文化生态,寻找“乡村记忆”,坚持田野调研,开展特色实践育人模式。聚焦乡村文化变迁,以老街、古村、古民居为调研实践对象,带领学生开展寻找“乡村记忆”的田野实践活动,如涞滩古镇、草街老街、龙洞沱老街、凉水井大院子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悟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发展变迁。同学们通过田野实践活动、整理资料、报告书写,加深对田野实践的认识,并将实践研究成果收录于每期的《非遗月刊》中。二是走进文化场域,体验民俗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认识当地的民俗文化,聚焦民俗场馆与仪式活动,利用地方传统时令或文化节庆活动,带领学生观看民俗表演、体验禅宗文化。比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学校相关负责人就会带领学生参与体验合川龙凤镇的龙多山庙会,就龙多山及其附近地域的环境、庙会活动的内容、庙会活动形式的衍变以及对整个区域的影响等进行相关的体验调研活动。民俗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对地方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有利于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三是成立了“学生研究员管理委员会”和“非遗社”,并面向全校招收学生研究员和社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到目前为止,社团前后组织了不低于300次的活动,学员多达8 000人,在学生中形成了极好的口碑和一定的影响力。

2.2 创新以地域性非遗为主的美育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挖掘合川本土非遗艺术的价值,学校通过结合地域性非遗艺术特征,通过前期调研、后期回访以及传承人的反馈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色,为学生开设不同深度的非遗文化理论教学课程,形成知识讲解、师生互动、实践操作和讨论等多元化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新生体验课,并结合学术沙龙、网络授课、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非遗文化知识培训;二是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探索和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宗旨,设置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传承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研讨课程;三是根据文化传承的规律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非遗项目,采用理论知识与文化鉴赏融合的教学内容,面向全院有计划地开设选修课程,并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智能化“必修+选修”“鉴赏+理论+实践”的多形式的非遗美育课程教学体系,并建立地域性非遗实践基地。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理论教学,帮助同学们认识非遗艺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关非遗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通过一定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吃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了解材料特性和工艺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并深刻理解非遗的价值,激发学生进行新的创造。

2.3 构建以地域性非遗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

地域性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美育教学实践融合,不仅丰富地方高校的美育活动,而且有利于高校美育主体的重建,既尊重了传统非遗,也推进项目参与式的艺术审美探索[4]。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邀请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课堂,先后邀请了合川区所有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校交流,如双槐善书、合川峡砚、合川纸扎、合川根雕、合川桃片、合川泥塑、三江号子等传承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讲述传承人背后的故事,现场展演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等。包括邀请合川区文化馆工作人员针对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研讨,让学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发展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传承与保护合川地区濒危的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用所学知识服务地方。同时,在结合当地非遗项目的基础上,每周举办一次“非遗所思”读书沙龙,通过学生提前阅读、老师讲解和现场分享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非遗理论知识的能力,主题包括非遗保护、项目调研以及非遗反思等内容。并结合学生自身经验以及对合川非遗文化的理解与体会形成相关的文字,编写在《非遗所思:大学生的文化见解》一书中,书中涉及生活民俗、生产民俗、人生礼仪、性别民俗和戏曲民俗等内容。这种融入地域性非遗文化的体验与传承,充分利用非遗项目,并结合展览、讲座、表演等方式,启迪大学生的非遗文化意识,激活了同学们的艺术审美,形成了大学生美育的新载体和新形式。

2.4 增强教师的地域性非遗艺术教学能力

学院通过聘请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加入到教学团队,建立起“双导师制”队伍,实现了“非遗与传承人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例如:定期邀请国家高级刺绣师到学院开展蜀绣制作技艺传习课、巴渝砚雕大师易宗成开设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传习课等。除去聘请相关传承人外,学院定期组织专职非遗教师到相关的非遗培训项目中进行学习和提升,构建非遗教师梯队,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依托学校艺术传媒学院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优化非遗教师队伍结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的美育教学;整合地方非遗资源,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地域性非遗艺术课程体系,有步骤地提升非遗艺术的教学水平。通过高校教师与传承人的共同参与、共同授课,形成一支有理论讲解、有实践指导、素质优良的地域性非遗师资队伍,开展学校的地域性非遗传承教学,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扭转教师队伍对地域性非遗知识不足的问题。

2.5 开展以地域性非遗项目为主的校园活动

为了营造地域性非遗在校园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形成“知晓——热爱——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阶认识。学校努力通过以地域性非遗研究引领美育的实践,前后举办了与非遗相关的技艺传习、展览、咨询、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以及合川周边非遗的现状等。活动内容包括如“传承人讲传承”的学术沙龙讲座、“非遗所思”读书沙龙、“非遗工场”技艺传习活动、“教师+非遗传承人+学生”研讨课等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创作的刺绣、合川峡砚等技艺传习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充分展示非遗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并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有效提高学校美育教学的成效性。开展了一系列地域性非遗艺术教育活动,尽可能地增强师生对当地非遗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地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5],形成了“地域非遗基础知识——地域非遗实战训练——地域非遗知识活用沉淀——能力内化建构”的地域性知识转化、能力生成的有效路径,有效地将地域性非遗美育教学打造成了学校的特色之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6 设置与地域性非遗艺术相关的选修课

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立足本土,找准地域性非遗艺术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艺术课程内容。通过突显地域性非遗艺术特征,不断完善非遗艺术课程体系,开设多门地域性非遗艺术选修课程,内容涵盖了《蜀绣发饰制作技艺》《梁平木版年画》《传统图案与色彩》《峡砚雕刻》和《合川糖画》等,课程内容重点就地域性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传统工艺美术、民间图案色彩等进行讲解,不仅让学生知道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特点,还通过非遗图案、色彩、造型及艺术表达找到与当下设计的交集,并鼓励学生结合地域性特色元素进行创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还开展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艺术为主题的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民间文学、工艺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艺术资源并转化为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3 地域性非遗艺术融入高校美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1 丰富美育的教学内容,树立文化自信,增强高校软实力

高校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高校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个性化的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性非遗艺术不断穿插在高校的美育教学体系中,满足学生的立体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同时,地域性非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域性的非遗教学、讲座和校园宣传活动,将地域性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帮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乡情怀,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形成健全的美育育人机制,建立非遗与美育之间的教学环境,不仅能丰富美育教学的内容,也能形成高校独有的美育教学特色,增强高校软实力。

3.2 营造非遗与美育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

非遗艺术涵盖的内容非常广,如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它们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特色内容为载体的审美形态,也诠释了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将非遗特别是地域性非遗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当地高校美育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审美知识以及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地域性非遗艺术体现了学生所读高校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的文化价值,是当地民间文化的美学力量,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与特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当地文化背景下记忆的认识和情感认同,能够培养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审美内涵。再次,非遗艺术是当地劳动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工匠精神执着追求的结晶,是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富有独特的“匠心之美”,体现了当地民族追求极致的劳动之美,是当地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建立地域性非遗艺术与当地高校美育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让同学们体会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价值。

3.3 助推地域非遗文化传承,活态化传承地域非遗知识

依赖于家族或师徒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由于传承人身边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非遗技艺本土化传承因此出现“断裂”。让地域性非遗进入当地高校的美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创新设计能力,有效改善产品,赋予产品更多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高校的人才资源,为地域性非遗传承储备人才,建立起非遗人才梯队。其次,让失语状态下的传承人走进高校,形成传承人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渠道和机制,形成活态化的非遗艺术传承生态链,既能让学生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当地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并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自觉性,有利于非遗的活态化传承。

4 结论

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不能缺少青年群体的参与。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渠道[6],是青年学子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知识与信息集中之地,如果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高校教育势必会缺失文化的根基。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使社会文化能稳定和有序地绵延,而美育本应该首先培养同学们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深厚的民族情感。非遗艺术作为民族的优秀传统,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与品格,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活态化”延续。高校作为青年学子最为集中的地方,是社会主要文化的传播者,也集合了最多的本地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强化本民族文化教育。重庆移通学院通过成立非遗中心搭建地域性非遗育人平台、创新以地域性非遗为主的美育教学模式、构建以地域性非遗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增强师资的地域性非遗艺术的教学能力、开展以地域性非遗项目为主的校园活动、设置以地域性非遗艺术相关的选修课等措施,唤醒和影响更多的高校学子主动去认识和学习非遗艺术。通过因地制宜开展美育教学内容,既能发挥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利于高校对接地域文化,担当传承非遗艺术的责任;以地域性非遗艺术的传承与教学的实践为契机,深化高校学生对非遗艺术的认识,增加学生对地域性文化的理解与应用,对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非遗艺术的转化率和存活率,并通过对地域性非遗的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大学生亲近、理解、认知、尊重、共享本土非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强化同学们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层次认同[7]。也希翼通过高校学生的努力,唤醒和影响更多的人主动去认识和学习非遗艺术,活态化保护和传承民族的文化精髓,实现非遗艺术世代相传,并形成地方高校美育教学的独特优势,展现学校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合川美育文化遗产
合川脱险
他笑了
论公民美育
合川:党建融合资源 振兴汇聚力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