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瑶 谭天林 吴晓华 邹先福 张 捷 袁菱梅 谢紫薇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并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2019年国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都市新都区被批准为试点县(区、市)之一。新都区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中医药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立新都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本文主要阐述该中心的建设模式,以期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借鉴。
2013年新都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0个“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地区之一,提出县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该研究成果被写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新都区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2019年国家批准新都区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区、市)之一。根据政府、卫健部门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新都区成立3个医共体,其中区中医医院医共体在深化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牵头组建新都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区中医医院医共体制定中心工作实施方案。中心下设办公室,成立以区中医医院分管业务副院长为主任,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推进等,层层压实责任。纳入区内3家医共体牵头单位中医、中药、病历质控、管理等方面专家,成立中心专家库,形成智库,推动中心工作可持续发展。
明确中心的三项目标:一是构建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区镇村”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深化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可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长效机制[1]。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其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比重。三是探索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健康服务。
中心制定策略,专项摸底调研。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治未病工作室建设情况等调查。通过调研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工作情况,掌握区内中医药概况,为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明确方向。
中心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方案。中心制定《新都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指标》,指标包含“全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等相关内容,可归纳为基本公共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中药药事管理、中医人才管理等。
中心以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为要求,按照搭建班子、制定策略、狠抓落实、构建机制步骤稳步推进中心建设。
2.2.1 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借力补齐短板 优化帮扶式县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组织管理、政策保障、人才队伍、信息支撑、考核监督五大体系建设上精准帮扶[1-2]。通过师带徒、中医名医工作室、专科联合病房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科研协作等,推进优质资源下沉。
2.2.2 加强中医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采取“线上+线下+临床+名医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药培训。线上开通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视频平台新都分中心和HIS系统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及全国名老中医知识库,线下建立师资培训队伍,向全区医疗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每年定期开展三伏贴及三九贴活动。
2.2.3 创新用人机制,实行“区管镇用” 为突破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力量薄弱等瓶颈,实行“区管镇用”管理办法,打通新都中医药人才下沉基层的新渠道[2-3]。截至2020年,有300余名“区管镇用”中医药人员充实到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区中医医院高度重视及时响应,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中医专家工作组”,新增“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留观病区”,排查出新都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病区坚持“三因制宜”原则,形成“一人一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同时多次带领专家组到基层医疗机构指导、督查防控工作,全力给予支持和帮扶,建立远程会诊及转诊绿色通道。牵头组织专家制定《成都市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指南》,被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推广使用。区中医医院主动向企业员工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推广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并赠送中药大锅汤、中药香囊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021年发生本土疫情期间,医院免费向就诊患者、集中隔离点人员、公安干警(公安分局、看守所、派出所)、附近社区居民等提供中药“防感汤”共计1 880L,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2.3.1 以医共体为平台开展医防融合服务 区内3个医共体根据各牵头单位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家庭医生团队,实施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如建立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团队,开展重点人群中西医结合提供服务包等。
2.3.2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2020年投入2 162万元经费,推动中医健康云平台与中医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落地,开发包括中医电子病历、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全国名老中医知识库等系统。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把治未病服务延伸至家庭,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服务一体化[4]。
2.3.3 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医防融合管理能力 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风等慢病管理为重点,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组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基本单元[5],推进基层机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融合服务,同时借力各质控中心提升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基层开展医防融合管理的能力[6]。
为充分发挥治未病专业治理能力,深化治未病理念,为该区城乡居民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健康服务,成立治未病学会、治未病联盟和市区两级质控中心、治未病中心,构建治未病服务网络。
2.4.1 成立治未病学会 区中医医院联合其他机构发起成立“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定期举办治未病专业培训会。
2.4.2 构建治未病联盟 通过协议、契约,结成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体,构建中医治未病联盟。联盟第一批成员单位共35家,覆盖医院、连锁药房、诊所、学校、中药材种植基地、生产和健康农产品种植基地等。
2.4.3 加强治未病质控中心建设 2019年区中医医院成为“成都市中医治未病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及“新都区中医治未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市区两级质控中心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同时组织专家对治未病工作进行全面质控,加强指导及培训,有效推动体系建设,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
2.4.4 成立治未病中心 2021年区中医医院在成都医学院申请成立“治未病中心”,助力开展治未病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进一步推动治未病服务网络建设。
2.5.1 建立督导体系,推动同质化管理 中心督导工作有明确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统一检查内容、检查标准,促使工作流程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制定《新都区治未病工作室建设标准》《新都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操作手册》等。
2.5.2 建立培训体系,夯实人才队伍 定期开展中医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科专病等,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采取短期培训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等方式,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培训机制。
2.5.3 建立宣传模式,扩大群众影响 针对不同人群,选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如宣传横幅、LED屏滚动宣传、抖音、义诊咨询活动等,做到宣传“常流水、不断线”,提高群众对中医药健康的认知。
中心作为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认识到,整合资源是推进建设工作落实的关键,持续发力是推进建设工作落实的动力。
县域医共体管理体系是由不同的基层医疗机构组建而成的动态系统,该体系内资源众多、结构复杂,如何整合资源是关键[7-8]。通过实践认为,整合信息系统是基础,整合专科资源是核心,整合管理资源是保障。
3.1.1 整合信息系统是基础 充分整合体系内信息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集成等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保障患者就医档案共享和连续性,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平台[9]。
3.1.2 整合专科资源是核心 医共体牵头单位、成员单位之间可以在现有学科专科资源基础上,结合各医疗机构的现状和需求进行资源整合,调配最优专科资源帮扶。如针对某专科基础薄弱的成员单位,可采取专科整体托管帮扶;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专科,可采取专家定期指导方式。
3.1.3 整合管理资源是保障 医共体牵头单位可以从组织管理、政策保障、人才队伍、信息支撑、考核监督等五大体系上进行深度整合,促进医共体成员单位规范化运转和精细化管理。但目前各成员单位在运行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薪酬、考核评价等亟待进一步优化[10]。
中心如何持续发力,是一项结构复杂、牵涉领域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依靠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协同,而且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11-13]。
3.2.1 深化一体化管理,形成命运共同体 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之间应深化一体化管理内涵,以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形成命运共同体,做到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使老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获得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
3.2.2 优化绩效考核,指引前进方向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以效绩考核为指挥棒指引各医疗机构前进方向。绩效考核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机构规模、医疗技术水平等条件参差不齐,如果以相同的绩效指标来指导医院管理,可能适得其反。建议根据各地区医疗机构实际情况、专业特色和发展规划,在医共体牵头单位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下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才双向流动等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定期调整和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探索建立最优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导航。
3.2.3 固化机制,形成推进模式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具有周期长、连续性强等特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创新,突出中医思维。据统计,2019年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76.7万人,占同类人员总数的15.2%,四川省中医药人员数仅64 411人[14],中医药人员数量仍存在不足的瓶颈。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县域医共体为平台,将医改工作、三医联动、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长效化机制,经过调整修正和创新提升,营造医疗、医保、医药、医学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政策协同效应,为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