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以上海大学为例

2023-01-03 03:34孙会岩薛一文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校史政治

孙会岩,薛一文

(1.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2.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更高维度。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史作为固有的独特资源,其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此,笔者以上海大学为个案,探讨高校校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践机制。老上海大学(1922-1927)是在国共两党力促统一战线之时共同创建的,被时人称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在近五年的办学历程中,上海大学日渐成为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干部的摇篮。当下,上海大学作为“项链模式”“中国系列”等思政课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将校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校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因此,系统梳理上海大学运用校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的现实路径,对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校史育人功能,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高校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追溯其本源,校史是一所学校自诞生以来发展轨迹的历史呈现,是办学精神、传统、文化的综合积淀。[1]换言之,高校校史是高校历史沿革中特色鲜明、脉络清晰的编年史,主要包括高校奋斗中文化传统、办学理念、重大改革、优秀校友等特色鲜明的物质与精神史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校史具有思想政治示范教育功能

纵观中国高校发展史,大多数高校都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应运而生,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与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密切关联,因而各高校都有自身的爱国爱校史,这些历史符号作为学校文化维度的长期积淀,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示范作用的鲜活教材。校史是高校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体现,它通过“硬”元素把“软”内涵链接起来,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受到重要的教育作用。具体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校史中前辈积淀的精神文化对后辈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能够很好地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人格智力、艺术水平和道德情操,无形中为学生示范着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校的物质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些学校在校园发展中力求学校环境与校史相融合,如在特定区域、建筑物放置特定的雕塑、命名特定的道路等,广大师生走在校园,脑海浮现着校园景观背后的鲜活校史故事,会不自觉在这些“校史”的示范作用下产生不忘前辈初心、以校为荣的心理。因此,一所学校校史中所特有的思想政治示范教育功能已达到潜移默化地服务师生,进而提升学校的精神文明程度。

(二)校史具有思想政治导向教育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史的物质实体更多是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引导着每个人。为了彰显校史的导向功能,一些学校开始考察建校之初的办学精神,编制年鉴、大事记、名人录、成果汇编等显性成果,但更多的是需要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史等隐性场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教育功能。一方面,校训、校风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母校的热爱。有些学生在刚入学时会对学校的知名度、基础设施、专业设置等有所疑惑,这期间学校的办学精神、优秀校友等的成功经验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学校的闪光点和优势,进而增强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另一方面,教风、学风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大学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以往校友经验的介绍,及时为学生展示学校在行业领域取得的荣誉与成绩,会给学生以崇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因此,高校对校史资源的妥善运用,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导向教育功能,能够真正把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校史犹如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要发挥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凝练而成的校史资源,明确其物质和精神资源的功能定位,潜移默化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作为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上海大学,在1922-1927年成为爱国青年学生的重要据点。期间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有全国学联领袖、党的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等,为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系统梳理这不到五年的办学历程,能够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一)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

1922年10月23日,老上海大学正式成立,公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邀请邵力子担任副校长,孙中山担任名誉校董。此时恰逢国共两党商讨合作,于右任忙于国民党事物,不能长期坐镇学校,于认为中共“多青年,有主张,能奋斗之士”,[2]邀请李大钊商讨校务事宜,李推荐邓中夏来办上海大学,并经过“上海党讨论决定,力图把上海大学作为党的干部学校”。[3]372于是在1923年初,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邓安石(邓中夏)为学校总务长,负责主持学校行政工作,邓中夏为上海大学制定的宗旨是“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同年7月,中共又派瞿秋白出任学校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类比同时期其他高校,上海大学的招生“先问你的家庭出身、经历,干过什么,越穷越苦的学生越要收”,[4]81使很多穷苦学生有了求学机会。虽然上大的办学条件比当时上海知名院校差,如萧楚女所言“晨听马桶音乐,午观苍蝇跳舞”,但愈是如此,愈成就上大的名声,使上大“已为一般社会人士认为新文化指导者”。[5]81在近五年的办学历程中,上海大学日渐成为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鲜明的共产党人色彩直接嵌入其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学府”。邓中夏、瞿秋白等为新建的上海大学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办学方针和教学规划,力争将“上大”打造成东南名符其实的“东方红色大学”,这为中共藉以形成独立的革命干部培养机制进行诸多有益探索。因此,在讲述上海大学的发展沿革时,应瞄准“红色学府”的定位,演绎教育与革命的双重乐章。

(二)依托优质师资打造南方新文化运动中心

上海大学创立之初,以“革命学说、革命理论之渊薮”而闻名,吸引大量优质师资。瞿秋白刚到上海就在给胡适的信中表示,“希望上大能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6]213在中共的领导下,上大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日渐组织起来,并一度成为南方新文化运动中心和爱国青年学生的汇聚重地。在这种开放氛围的影响和感召下,上大在短时间内汇聚了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大批知识分子。既有中共党人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任弼时、萧楚女、施存统等的课程;又有汪精卫、戴季陶、叶楚枪等国民党政要宣传政纲和三民主义的讲座;同时,还聘请沈雁冰、周建人、朱自清、郑振铎、傅东华等著名学者到中国文学系任教;此外,马君武、章太炎、胡适、郭沫若等文化大家也时常来校作精彩演讲。如此多的理论家在上大任课,其中很多教师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他们的深厚学识与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受众对新理论的敬意,从而对其传授的知识具有深刻认同感,这些优质师资对上大文化发展与革命干部的“养成”至关重要。可见,正是因为中共领导在上大“有意识”地打造南方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引领下,使之成为日后“五卅运动的策源地”和“革命干部的摇篮”,其培养的一大批干部成为点燃工人运动熊熊烈火的先锋队。[7]116从现存的史料看,这些资料对于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对于研究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活动以及中国无产阶级的教育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以开放精神吸引有志青年前来深造

20世纪初,上海是全国高等学府的重镇,而在以“养成建国人才”为革命志向召唤下,众多有志青年纷纷慕名而来,他们或为反抗包办婚姻,或追求新式教育,殊途同归到上海大学。从早期的招生广告看,上大自创建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招收各类学生,如招收高级中学一年级、师范部、美术系、英文系、国学系各级插班生,大学部社会学系、英国文学系、俄国文学系、绘画系各招一年级新生一班。广大青年受到生活经历、时代风潮的影响,具有更强烈的追求进步的倾向,政治上表现也较为积极,这促使上大学生一下子从百余人增加到三百人。上大学生除了学习革命理论之外,很多人都关心政治形势的发展,读报纸、读《向导》、读《新青年》等新文化思想,为其革命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据张崇文回忆,“上大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大家精神十分愉快。因为来这里求学的,都是倾向革命的上大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大家精神十分愉快。因为来这里求学的,都是倾向革命的追求,使大家心气相通,感情融洽。”在后来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上,上大学子身先士卒,以生命的代价践行自己“建国”的责任。今天观之,老上海大学学生的活动史迹、离开上大后在建国中的事迹揭示了名人与上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正是有这样一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奉献的优秀青年汇集上大,使得上大在后来的革命运动中成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各界人民为反对列强暴行、维护国家主权而奋斗。

三、上海大学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老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为今天的上海大学办学治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历史财富。为此,上海大学近年来不断挖掘校史资源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普及校史教育,增强民族认同感

校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为此,上海大学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新“校史馆”,作为传承和发展校史的重要基地,使校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现的淋漓尽致。校史馆主要展现了老上海大学可歌可泣的史料,上大创建时正值国内矛盾尖锐之际,国内各派军阀分庭抗争,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上大师生深知要改变当前局面必须做出艰苦卓绝的实际斗争,在中共的引领下,上大师生在整个国民革命运动中站在广东革命政府一边,在反对军阀统治中做出重大贡献,这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短短几年里,老上大从一所不知名的“野鸡大学”“弄堂大学”发展跃升为新型的“革命学府’,勇于担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革命责任。在后来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征途中,老上大学子身先士卒,以生命代价践行自己“建国”的责任。为更加深入地传承红色基因,上海大学推出了一系列历史文献作品,如《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上下卷)》《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上大演讲录》《论教育》等,这些作品围绕校史发掘和红色基因传承,把校史作为大学生入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授课教师积极把老上海大学的故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强调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在场”,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目前还开设了校史相关公选课,正在向编入必修课倾斜,以及积极开发校史校情专题课程;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也注意开展以“爱国、爱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对历史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牢牢扎根。

(二)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实践育人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教育,还应该走出课堂借助丰富的活动进行实践育人。早在“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形成的“往民间去”“与劳工为伍”实践路径,为后继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指明了方向。回顾老上大校史,五卅运动是对“上大”所培养人才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阅,上大学生在这次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中共的不懈努力,老上海大学日益成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宣传的重要基地。这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五卅运动做了重要准备,也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融入底层社会提供了重要经验。在新时代,应该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此,上海大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联动的方式,专门开放校史馆室外展区“溯园”,通过学校大事记、大型浮雕、校址地图广场、大学章程墙和师生名录墙等形式,展示老上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文化推进方面的贡献。溯园落成后,校博物馆长期招募学生志愿者,全年维护溯园环境,为参观者提供免费讲解,院系将首日教育、团日活动、党支部活动的地点从教室改到户外,进行校史主题教育。目前学校正在筹划建造一批名人学者雕塑,如于右任、李大钊、瞿秋白塑像等,让晨读的学生能在校园里寻找到名人足迹,缅怀先贤。2019年10月,溯园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上大师生以及领导干部的经常性学习之地,在学校党校培训、教师培训和师生思政教育中,溯园已成为红色基因传承与践行上海城市品格的必修课。

(三)传承校友精神,提高教育时效性

校史教育要想深入学生之心,必须抓住“00后”大学生的特点,尝试构建“互联网+校史”的思政教学互动平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红色网络文化,以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何秉彝牺牲前曾向父亲介绍上大情况,“上海大学在上海虽是私立,但男相信它是顶好的学校,信服它的社会科是十分完善的,它的制度、它的组织和它的精神,皆是男所崇拜和尊仰的。”[8]29-30加之上大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这一时期上海的革命运动几乎都有“上大”师生参与,而这期间中共的“组织纽带”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五卅”以后,老上大许多有能力、有理论的干部被分配到上海的各个组织中去,推动了风起云涌的工运和学运,并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重要来源。王稼祥、秦邦宪、杨尚昆、杨之华、张琴秋作为上大学生被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归国后都成为领导民主革命的重要骨干;李硕勋是学生领袖,全国学生联合会的会长;刘华是深受工人爱戴的劳工领袖;阳翰笙视上大为自己自觉革命的起点;丁玲、施蛰存、戴望舒、孔另境等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在学生时代就展露才华,之后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各具风骨,光彩熠熠。时至今日,上海大学正在积极传承这些优秀校友精神,特别是运用新媒体进行校友精神传递,已经将校史、校友资料实现网上阅读、开发校史APP,将图文影音解说做成可扫描的二维码,与校园中的校史建筑、展品实现数字化对应。同时,上海大学博物馆把这些信息统筹到宝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建设中去,与中小学、部队、社区共建红色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受众。2019年5月,上海大学还联合多家单位整合上海红色文化研究资源,成立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以及全国红色文化战略联盟,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四史”,让初心薪火相传,让学生牢记爱国使命。

四、高校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上不断释放出高校校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期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一二启示。

(一)宏观设计上要完善制度保障校史研究队伍

学校顶层设计上的重视是校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为使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全面、系统体现,需要从理念层面注重高校校史研究的制度和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校史文化研究的相关制度。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出台校史研究的相关制度,校史研究人员和机构设置还不充分,很多校史研究仅作为办公室人员兼职记载大事记、学校年鉴等。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史研究领导组织来进行统一领导,并组建专业的指导小组,对学校校史资料保存、研究、收集等出台相应的财政、基建、激励等制度,以推动校史的研究与应用。二是校史研究不应让教职工“缺场”,可以邀请相关退休教职工、在校师生、校史研究专业人员等参与研究、编撰校史,本校的师生更容易把握校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研究中确保文化育人的质量,壮大校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队伍是校史资源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三是加强校史研究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从优秀的大学生中选拔志愿者,不仅便于师生间的校史沟通,还能激发大学生研究校史的积极性,实现鼓舞学生以前辈为榜样,进而发挥校史育人的重要功能。

(二)中观应用上要拓宽校史在思政中呈现方式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校史资源,是大学文化育人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重中之重是怎样把校史资源有效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是要重视新生的校史教育。新生的校史教育能够“隐性”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具现场感、目击感、同步感,学生更能在入学之初就确立争取的价值观。因此要邀请一些杰出校友在开学典礼上“口述”校史,做好新生的欢迎仪式,讲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同时,带领新生到重要的校史纪念点或学校博物馆参观,如上海大学各学院入学教育中的参观“溯园”内容。二是在大学生课程设置中加入校史内容,将学校历史、学科发展史、专业成就融入到大学生课程中,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吕思勉教育思想研究”、复旦大学的“陈望道生平研究”等课程,系统地接受大学校史文化知识,让校史文化大学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外,还要发挥好教师节、校庆纪念日、毕业典礼等特殊节日的教育功能,这些特殊节日在“活化”校史的同时,更容易激励广大师生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微观传播上要转变校史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生态变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推动快速度、多途径、广范围的媒介融合时代到来。数字媒体以线上自我生产和网络共享为主要传播方式,面对智能信息技术,需要在遵循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依据、面向个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以更为贴近大学生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融合校史的课堂教育中,更应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探究校史的传播过程,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需要微信公众号、学校微博、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介在第一时间更新学校信息及校史研究成果,向受众推送更有针对性、更精确的内容,同时鼓励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解读、分析、判断教育内容,进而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结合、互动共进的校史文化传播模式。[9]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校史政治
校史故事演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