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金鑫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因此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课程思政”并非越俎代庖,将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政课程”,而是强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其本质是“立德树人”。
大学英语课程由于其覆盖面大、学生受众广以及授课教师庞大等因素,具有隐性思政教育的优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有“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可以“引导青年学子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以及“培养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2]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又承担了更大的时代使命。现有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或从宏观视角对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与路径进行探讨,[3]或提出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4]或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5]以英语专业课“美国文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例、[6]借用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的“五术”来阐释外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方式,[7]应该以“重构教学内容为抓手”。[8]既有研究多针对大学英语必修课或者英语专业课,尚未见到外语类选修课中讨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章。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也应当是课程思政建设重要一环。肖琼、黄国文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理清思路、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以及课堂实施。[9]拟从课堂实施方面,以所在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笔译理论与实践》为例,探讨在翻译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思路。
与单纯讲授英语语言或文化不同,英汉(或汉英)翻译涉及到英文以及中文两个文化与语言系统,常常需要进行语言或文化间的对比,在对比中把握“四个自信”这一课程思政的灵魂与核心应是翻译教学的重点。[10]在教学选材时可以从对国家民族具有重大影响、与翻译有关的历史事件和翻译家入手,也可从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入手,探讨翻译在学科发展初期所起到的作用,或者选取体现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发展理念与成果的文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包括思政、科学和文化素养三个维度,[11]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红色经典翻译及译家、学科翻译史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翻译。
翻译研究与实践中的“红色经典翻译”以及“红色翻译家”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良好的素材。课堂教学可以一方面着眼于经典文本原文与中文翻译对比,另一方面对于译者行为以及译作的产生予以“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12]23了解译本产生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将翻译实践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洞悉翻译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作用。
比如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落地以及生根离不开翻译。[13]通过考察文本的传播以及翻译过程,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生动呈现。陈望道、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为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鲜活的案例。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及时代最终选择共产党扛起反帝反封建大旗的原因,增强学生对党史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国际歌》在中国的传播与流行也离不开翻译。《国际歌》由法国诗人欧仁·鲍迪埃创作,问世时实为一首诗,其法文L'Internationale原意为“国际”,后经作曲家比尔·狄盖特谱曲后成为一首歌,被誉为诗歌形式的《共产党宣言》。[14]在瞿秋白以前虽然也有《国际歌》的译文,但都不够准确也没有配曲,因而不能唱诵。为使《国际歌》能被劳动人民广为传颂,瞿秋白将八拍的L'Internationale,创造性的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后发表在《新青年》第一期《共产国际号》专刊上。[15]瞿秋白在翻译完《国际歌》后,还发表了对翻译的看法:“诗曲本不必直译,也不宜直译,所以中文译本亦是意译,要紧在有声节韵调能高唱。可惜译者不是音乐家,或有许多错误,然而也正不必拘泥于书本上的四声阴阳”。[16]3瞿秋白这里谈到诗曲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而应该按照译入语的音韵规则进行翻译,如果是歌曲翻译,译本应该也能哼唱,这对于现代翻译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因此在讲述该体裁的翻译技巧时,不必言必谈西方翻译理论,可以将这类翻译事迹融入翻译技巧的讲解,使受众知晓我国也有“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17]1增强文化与理论自信。
从“译出”角度而言,外国来华的翻译家们对中国文化的译介也同样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素材。被誉为“红色经典中国翻译家”的沙博理,[18]翻译了大量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小说,如《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等,对于对外传播积极的国家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19]其译本可以让学生学到中国文化地道的英语表述,学习其处理翻译困难时所采取的策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积极与中国知识分子合作翻译左翼文学,不同于以往外国译者偏重翻译中国古典文学,斯诺等人编译的《活的中国》是“最早向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新文学的翻译作品之一”,[20]对于中国新文学乃至中国形象的世界传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斯诺用英文撰写的《西行漫记》“让世界发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但其中译本起到了比原文更大的作用,因为“中译本是让中国人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中国的一个崭新的世界”,[21]402因此可以对比原文以及译文,提高双语表达能力。通过该案例还可以让学生从译入语角度,了解译本产生后即作为目的语中的“文化事实”(cultural facts),[22]20发挥不同于原文文本在原语文化中的作用。
翻译课程是公共选修课,因此选课学生中不乏理工科学生,这也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不同专业学生布置与本学科相关作业提供了条件。例如对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学生查阅物理学最初引进中国时的翻译情况,既可从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经典力学的《重学》入手,也可以从该书译者李善兰和艾约瑟入手。针对当时中国人对力学概念不熟悉的情况,译者没有采用抽象的概念直译,而是使用了解释的方法或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字表达新的概念。[23]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既可以勾勒出某学科引进中国时的情况,亦可以鉴古知今,了解时人引进新知识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以及学科使命感。
可以以最初学科翻译的译家入手。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徐寿父子和傅兰雅所译出的《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和《化学鉴原补编》等7部化学著作,是我国系统介绍西方近代化学各分支的第一批化学教材,[24]其首创的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命名原则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所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
比如在谈到“铁”的性能时,原文是:
(1)It is the least yielding or malleable of the metals in common use,and can therefore be relied upon for affording a rigid support;and yet its ductility,when heated,is such that it admits of being rolled into the thinnest sheets and drawn into the finest wire…
1871年译本《化学鉴原》将其译为:“其性足以任重也。热时可引长打薄,故作极薄之皮、极细之丝,别金之所不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后期《化学鉴原补编》中译为:“既坚硬难令其变形,故以抵托重物为最稳,加热则易于引长与扎薄,又可抽成极细之丝。”①文中原文及译文皆引自黄麟凯、聂馥玲《化学鉴原增补内容来源考》一文。
原文是以第三人称为主语以及被动语态,体现了文本的客观性,第一个译本增加了原文中所没有的评论“别金之所不及”,后期译本则将其删除,铁的性能与作用也大体客观译出,体现了译者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通过这类语言的对比以及译本的比较,学生可以对学术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翻译时应采用的策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对译者徐寿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梳理。作为第一个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的中国人,[25]徐寿被誉为晚清“第一巧匠”,他将心血倾注于译书、科学教育及科学宣传普及事业上,致力于引进和传播国外的科学技术,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通过对历史人物翻译活动的梳理,学生可以一窥当时筚路蓝缕的科学工作,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也可以以学科名称以及核心概念的翻译为话题,探讨该学科以及概念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对这些学科新术语的研究不仅是词汇史层面的问题,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词是概念的载体,近代的新词是近代的诸种概念得以成立的物质保障”。[26]5不同学科中的近代新词,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过程,更是学科本身发展史。比如“Chemistry”一词最初多被译为“丹灶之事,炼用法,炼药”等,而“Chemist”多被翻译为“丹家,炼药的”,将西方化学与中国炼丹术联系在一起,后来演变成“化学”一词。[27]化学中“catalysis”从最初被译为“消者,镕化,致化成之理”到最终“催化”的确立,其译名从“疏略、牵强,到明确、精准”,反映了西学术语翻译过程中的争议与探索。[28]再如“Mechanics”最初被译为“重学”,后由“力学”所取代,“反映了晚清传播近代力学体系逐步清晰的过程”。[29]术语“electricity”从最初传入到最终被接受,经历了“琥珀”、“雷电”及“无处不在”的接受过程,同时经历了“湖泊气”、“雷气”、“阴阳气”、“电气”等数次译名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电”的概念逐步被拓展,直至被“electricity”所蕴涵的西方电学意义所替代。[30]上述例子无不体现了学科概念在最初引入中国时,从最开始的用汉语词语比附,到后期创作新的名词或是赋予既有词汇新的意义,以求准确的翻译表达这些核心概念。科学表达的准确性对于科学研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表达的准确性受到损害,科学的正确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31]因此学科以及术语概念的翻译反映了某一学科的发展史。学科术语不断完善确定的过程,反映了译者追求精确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
还可以从某学科最早的西学著作汉译入手。比如最早传入的西洋人体解剖学著作《泰西人身说概》,[32]25最早的声学译书《声论》,最早的天文学译著《天文略说》以及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翻译牛顿的《奈端数理》(现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33]既可让学生对照原本与译本探讨翻译策略,也可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分析采用翻译策略的原因,了解该学科在中国传播、发展史。
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按照学科进行分组,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后进行课堂展示并以此为基础撰写课程论文。翻译与学生学科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以及获得对本学科知识不同的理解视角,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意识。
选取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文本作为翻译课程的选材,师生不仅可以学习新时代精神,同时对于翻译实践以及语言学习也大有裨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迄今已出版三卷。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这三卷都已由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多个语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于具有权威阐释,主动回应国际涉华重大关切、视野宏阔,深刻阐述世界问题的中国观点、质朴清新,集中展示中国领导人的独特魅力、创新方式,有效贴近国外受众的阅读需求的特点,自译成各外语以来,成为近年来我国政治类图书短时间内海外发行量的最高纪录。[34]
就英文译本而言,高素质的翻译队伍、严格的翻译流程以及注重译文的细节保证了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高标准翻译。[35]引经据典是治国理政话语的一大特点,其外文译本的翻译“注意以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翻译好中国特色的词句,避免简单字句对字句的直译,努力做到既语言流畅又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真谛;在翻译古典引语时既讲究简洁,保持原文特色,又兼顾与正文语境的一致”,[36]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通过阅读原文以及译文的方式,不仅可以学习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同时学习英语表达。比如习主席在勉励大学生要勤学时说:
(2)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37]172
译文:Our ancestors also asserted,“One cannot enhance one’s ability and wisdom if one does not work hard;neither can one succeed without ambition.”A person enjoys only once the youthful days at college,so you should cherish them.To acquire knowledge,one has to study diligently,intensively and persistently.Lu Xun once said,“Who said I’m a genius?I spent all my time working when others were sipping coffee.”In college days,“Young we were,schoolmates,at life’s full flowering.”One can totally throw oneself into seeking knowledge without any distractions,learning from teachers,exchanging views with classmates and rummaging through piles of books.So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study hard.[38]216
翻译初学者往往很难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造成译文拗口,充满翻译腔,或者语言不地道。该段译文在翻译引用的经典时,并没有采用字句对字句的直译,而是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或者文体特征,如将原文的诗词翻译成口语文体,进行了意译。通过对比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如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句子需要有主语,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于翻译的理解,翻译不是死译,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习主席在谈到可持续发展问题时说:“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39]33译文:“Any undertaking needs comprehensive and far-sighted thinking.A development model resembling killing a goose to get its golden eggs or draining the pond to catch the fish cannot be sustainable.”[40]396译文一方面将“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归化为“杀鸡取卵”,同时异化“竭泽而渔”,体现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41]使用既有的英语表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中国表述的直译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形象,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果全部异化,恐读者不能完全理解陌生化表达;如果全部归化,则读者感受不到中国文化的精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还有很多形象化的比喻。习主席在谈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到:
(3)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借鉴延安整风经验,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4句话、12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说起来简洁明了,但真正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42]375
译文: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for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the Party’s mass line have been clearly defined:“Examine oneself in the mirror,straighten one’s clothes and hat,take a bath,and treat one’s disease.”It can also be summarized in four phrases:self-purification,self-improvement,self-innovation and self-enhancement.However,it is easier to say than to do.[43]440
原文中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非常生动形象,直译可能会给读者造成困扰。但后面用四个词语对其进行了概括,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后面四个概括词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思。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以及形象比喻等的翻译,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包括:译、直译加注、意译、增译、省译和文化替代的方法。[44]通过具体例子讲述这些翻译策略,学生可以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有更深的理解。
对于翻译初学者,特别是大学外语的学生而言,翻译往往意味着简单机械的生搬硬套:记住了英语表达、了解汉语意思之后,英汉表达即固定在脑海之中,不懂变通。课堂上通过不同方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了解领会原文的意图之后,才能将原文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一些耳熟能详的表达,学生可能根据既有的信息在脑海中已有其英文表述,这些表述可能是来自于不同的渠道。通过正本清源学生不仅可以感受这些表达的差异,还可以提高学生政治敏感性。比如:“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45]251译文:“The year 2015 will mark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victory in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1941-1945)and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1937-1945).”[46]296关于“抗日战争”有一些译法如“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Anti-Japanese War”,笔者在CNKI搜索发表的论文,有的仍然使用“Anti-Japanese War”。中央编译局早在多年前就曾经指出:除在特殊语境,“抗日”不宜译成“anti-Japanese”,因为anti-Japanese是“反对日本”“反对日本人”的意思,并不包含“侵略”等信息,如果将“抗日”译为“anti-Japanese”,国外读者自然就会把所有与此相关的表述都理解为“反对日本人”,而不是反抗日本侵略者,①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820/t20150820_519594250.shtml这与前面的“Anti-Fascist”是不同的。“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完全中性的一个表述,同样也抹杀了日本的侵略行为。上述两个表达在当今西方媒体中仍然时常见到,如果学生没有政治敏感性,则可能会照搬挪用,因此在这里译成“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是更合适的。同样的还有“中国大陆”不能应译为“mainland China”(大陆中国)。[47]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翻译根据不同的语境翻译有所不同,如果是“大陆和台湾”并列使用时,翻译为“the mainland and Taiwan”,“中国大陆”的译法则有:“the mainland of China”和“the Chinese mainland”,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通过在具体语境中对比不同的翻译表述,学生不仅可以对词语间的差异有所了解,还可以站稳国家立场,后植爱国主义情怀。
课堂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段落或语篇,小组讨论形成英语译本,不同小组间先进行横向比较,相互学习彼此间处理翻译难题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最后对照英文版译本,体会译者翻译策略及其采用该策略的原因,使学生对不同的翻译策略有更好的了解。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翻译练习并推荐优秀译文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以及学习动机。总之,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老师单向灌输,通过小组协作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基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就翻译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学生合作学习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翻译实例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在讲解翻译技巧时,替换教材中的例子。理解把握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可以也应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教师在素材选择上下好功夫,在打好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将隐性思政寓于课堂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是新时代外语老师的责任。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以及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同样值得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增强“立德树人”的修养,“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能力,更要有厚实的育人能力”。[48]结合翻译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师应增强阅读,作为外语特别是翻译教师,不仅应熟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而且对其英文译本也要有所涉猎,做到真正的双语者。从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49]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的基本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