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3-01-03 03:34赵雪艳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程

秦 伟,赵雪艳

(1.伊犁师范大学 后勤管理处,新疆 伊宁 835000;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2;3.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为进一步改革高校本科教育,教育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如何进行本科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特别是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之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强调“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1]处于本科教育基础性地位的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高校进行本科教育改革中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基础地位,已经成为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通识教育探索和改革方面我国高校从未停止探索,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通识教育仍然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在通识教育的理念、操作层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新时代通识教育是建立在新的理念与新的内涵之下的新的通识教育,国内学者亟须对其进行纵深的挖掘与研究。因此,准确理解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厘清高校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进而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强支持。

一、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

自19世纪初通识教育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具有代表性的内涵表述多达50多种。[2]106所以有国外研究表明:“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3]所以,在研究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之前,必须对其本质内涵进行澄明。

(一)人才培养层面:立足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要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人格养成。在理论界关于学生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格养成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研究,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层面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正迅速向城镇化迈进,各行各业针对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技能很难符合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快速的需求变化。目前的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当下的市场的激烈竞争,马克思指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683所以,作为社会全面发展基础的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在身体、学习、专业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还在意志、感情、人际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全面发展。[5]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必须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和萌发由心而生的自觉性为关键,而学生心灵的启迪必须通过建构广播的知识体系,将思想、知识、技能、人格等方面的培养综合起来。还要注意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意识、忧患意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文化接受和创新能力,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真正实现自由发展。

(二)科学研究层面:注重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

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必须厘清一点的是人文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是被动接受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导,缺乏自主能动性,也没有心灵的升华,所以这种教育绝对不是通识教育,只能算是开设了人文素质的相关课程。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少不了人文素质的内容。在高校开设通识教育是为了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指导,选修课程教学、名著阅读等方式,提升他们感悟人生的心灵情感境界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尤其是学生理性批判能力的养成,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力,使他们能够掌握社会科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沟通交往的管理方式,深刻理解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对国家的各个机构的管理运行方式要有所涉猎,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社会中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主动沟通、尊重组织,融入社会进而履行公民义务。[6]除了加强对学生人素养的提升,还要加强对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识教育通过对学生理性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在通识教育中不仅要了解当前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还要了解近现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进程以及取得的灿烂成就,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理性抽象思维。

(三)社会服务层面:关乎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其本质就是启迪学生的良智,塑造现代公民,推进社会文明,这也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中功利化情况严重,很多高校为自身利益而办学,与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渐行渐远。在只看到专业教育带来眼前利益的所谓“专业人士”看来,通识教育没有专业教育那么实用,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会淘汰那些虽然已经拥有学位但是不在进去学习的人。所以,大学还是要坚持以启迪学生的良智为首要目的,避免功利化倾向。“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7]187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当前培养什么人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是不可分割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问题。社会是由个人和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相关关系构成的,而民主社会主要依靠公民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支撑,通识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手段之一,也是国家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尤为重要,稍不注意便会造成国家或社会的分裂。”[8]作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基础的文化认同感,我国高校必须要将培养文化认同感作为主要的任务,而通识教育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识教育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促使他们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但各种矛盾突显频发,因此,基于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将提升学生的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作为培养目标,让他们能够正确平衡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尊重法制和道德,坚持公平和正义,这些都是通识教育必须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来崇高使命。

二、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

进入新时代以后,通识教育成为各个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实行的专业教育模式根深蒂固,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是遭受诸多因素的束缚,有学者认为存在“实体化不足,课程质量不高,政策支持弱”等问题,[9]还有学者认为“专业本位的实践逻辑消解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10]综合现有研究,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厘清通识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进通识教育以及如何推进三个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目前我国分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其主要强调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较大分歧。当下学术领域对高校通识教育的认识偏差主要有:其一,对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认识不清,很多高校缩小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并将其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其二,对通识教育的合法性存疑,认为其可有可无、或强或弱。针对目前通识教育发展水平不一的情况,有些学者对高校通识教育能否实现拓展知识和视野的目标表示怀疑,认为通识教育并非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必备环节;其三,专业本位主义作祟,有些学者强调学生应该在专业领域深耕,而不是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还有些人认为通识教育是某些特定学院或部门的具体业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四,通识教育缺乏实践支撑,认为通识教育只是对知识宽度的增加,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

(二)教育模式:通专融合的推进速度缓慢

很多国家的通识教育在发展中不断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两者不在不再割裂,而是融合的越来越紧密,旨在合力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美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断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同时还会组织将二者融通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比如,开设毕业综合课程、主题必修课和学术体验活动等。对标国外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情况,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如何融会贯通、如何调整还有待进一步思考。一是在现行的教学要求下,我国高校各类课程的学分和学时都是固定的,通识教育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中符合分配学分和学时,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一般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挤出一些学分和学时赋予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由于学分和学时“双少”的情况,处于高校课程体系的配角,地位岌岌可危。二是专业学院几乎不参与通识教育,多是教师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开设的一些兴趣类的课程,并且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专业学院不参与开设通识教育。这种局面导致专业学院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不会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主要原因是通识教育的学分学时要挤占专业教育的学分学时,所以专业学院对开设通识教育往往比较警惕和防备,避免专业教育的学分学时被挤占。三是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要么与现有的行政部门合署办公,要么单独设置独立运行,对专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参与专业学院的教育活动更少。通识教育机构的职责简单,几乎没有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总结,更不会主动在传播通识教育的理念。但各类教育应当整体、融合、交织进行,才能对大学生综合发展发挥正向影响。将通识教育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只能造成通识教育重要地位难以保障、发展空间狭小、作用受到限制。

(三)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建设视野狭窄

通识教育的要想产生影响必须通过高校开设具体课程,才能使相关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过程。如何开设具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与通识教育理念有关,但是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往往存在视野狭窄、局限于知识教育等问题。一是通识教育课程成为包罗非专业课程的“万能箩筐”,从而使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出庞大杂乱的情况,部分高校除了一部分新开设的通识课程,大部分都是将早已开设的大学公共英语、计算机课程、职业生涯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甚至还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纳入其中。二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机械,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一个“杂烩拼盘”,很多高校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基础学科知识并一一进行对应,要求相关基础学科学院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三是采取试点政策。即选取一部分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并专门选取优秀教师授课,对于其他学生继续采用传统方式授课。这些课程建设举措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效果有限也很难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三、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通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学科显著特点。[1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对人才需求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时代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必须走出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僵化的体制,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

(一)观念澄明:走出传统误区,明确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在认识上依旧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因此必须从观念上对通识教育进行澄清,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认知。澄清通识教育观念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纠正,一类是过度强调学生自由人格的塑造,过度追求所谓的永恒真理,将通识教育与人格养成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划等号。另一类是将通识教育游离专业教育之外,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补充,当通识教育不能像专业教育受到同样的重视时,此时的通识教育也就变得可有可无。因此,科学正确的理解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明晰其重要性是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先导。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在通识教育课堂上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重要作用,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次,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结合,为学生进入专业领域深入学习奠定好知识、思维和方法的基础;再次,通识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化素质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还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内容;最后,通识教育以课程为主要载体,通过第二课堂等多种途径进行实施,就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术和思维训练,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总之,开展通识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体的充分、全面发展大有裨益,还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有助于为当下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路径。

(二)机制构建:注重顶层设计,深化通识教育综合改革

新时代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深化综合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一是进行一体化的制度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识教育不论作为一种培养理念,还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一套课程体系,都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管理、组织保障等进行系统研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一体化的构建。二是深化综合改革。通识教育不仅仅是教务部门进行是课程安排的问题,而是涵盖了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机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的机制设计,还需要学校教学教务、学生管理、人事评聘考核等方方面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统筹和协调,因此,必须对各高校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12]三是培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有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设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纾解通识教育课程较少、教师不足的困境。四是努力培养学生选择能力。高校要努力提供各式各样的高质量通识课程,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兴趣爱好等需要进行选择课程。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尽可能的提供相关指导,提升学生的选择水平。五是重视通识教育的效果评估。将通识教育实施效果评价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同时要注重师生对通识教育的效果评价,提升质量监测的有效性进而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

(三)课程建设:破除学科割裂,促进通识教育多元融合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一般是指专业教育之外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现行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和基础课组成,其中基础课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比较“突出政治教育功能、工具技能掌握,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13]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工具化情况比较严重,虽然目前通识课程基本成型,但大多以选修为主,在当前专业教育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学生在进行课程的选取时,一般会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来选择专业相近的课程,由此一来通识教育的选修课沦为专业扩展课。再加上通识教育的选修课质量普遍不高,通过此种模式来达成通识教育的理想比较困难。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精心设计有内在联系的通识课程体系,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通过人文和科学的相互交融,破除由于学科之间分化而形成的教育割裂,进一步挖掘综合知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有效价值,促进各学科文化在通识教育中的相互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要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内部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脱离时代发展的基础课程;集中优质教育资源,选取优秀师资组件研发团队,科学设计与开发通识课程,比如,将英语和计算机课程适当融入通识选修课,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改造为文理兼修的通识课程等。同时,对部分优秀的通识选修课程要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选择一门课程。最后,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分类别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学习要求人文社科类和理工农医类的学生要交叉选课学习,建构广博的知识体系。

(四)文化认同:培育核心价值,构建通识教育本土模式

由于我国的专业教育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专业院系进行组织,通识教育基本也是参照专业院系的模式进行,通过单独设立通识教育系统进行负责,这样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我国高校应结合国情校情以及国外经验积极进行本土化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一是立足自身,强化本土文化认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模式设置的多,但融会贯通、消化吸收的少,综合考察通识教育的历史,世界上开展通识教育比较好的国家,在通识教育中都是反映本国以及本民族的文化。所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立足于中华民族自身的语境,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融入通识教育中,文化兴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支撑。[14]构建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二是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在通识教育中要善于用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向上、向善,尽可能的释放出学生的创造力,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些都要求高校的通识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在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上下功夫,激发知识内在的价值力量,进而实现通识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三是重视通识教育的总结与传播。作为通识教育实施的主体,高校要对通识教育个性化实践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升华,为通识教育质量提升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国际拓展做出贡献。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彰显一所高校教育底色,还可以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因此,新时代我国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办好一流本科教育,进一步改革创新高校的通识教育,努力建设一流的通识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人才和一流教育强国。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