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2023-01-02 23:4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高质量思政理念

李 莉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与新要求,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指出要在教育领域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课程思政成为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坚强阵地。

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新发展理念需要贯彻落实到社会各领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构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体系。自党中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来,经济领域发挥自身主场优势率先发力,社会其他领域也相继根据指引进行着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探索。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扩展“高质量发展”的范畴后,社会各界都加紧了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步伐,以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支持。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未落地,这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本身属于综合性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建设条件与建设资源支撑。但因整体平台、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方面影响,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资源的筹措等方面上存在不足之处。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特性与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需要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彻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以历史优势呼应新时代高职的高质量要求。

2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滞后于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有一个不断更新与丰富的过程,这一概念自党的十八大后历经酝酿准备、正式提出、扩展使用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高质量发展”被明确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发展的重要指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决策层的发展理念还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的发展并未给予及时、足够的关注。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才正式确立在教育领域应用,多数高职整体层面融入此概念,但尚未将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从高职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来看,旧发展理念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即还停留在追求课程思政的规模与范围,对于课程思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扩充量上,在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扩大课程思政阵地,并将课程思政全覆盖作为发展目标。但对于“质”的提升鲜有顾及,课程思政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自觉形成政治认同、增强忠诚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滞后于时代的要求,将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2.2 思政融入高职学科建设的模式亟待创新

审视现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推陈出新。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层在制定具体建设方案时,都能够结合高职学科特色、突出学科重点,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并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贯穿思政教育。面对新时代的新变化,不仅思想政治课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且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是主渠道,仅靠思政课教学、思政教育与简单嵌套已经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无可否认,思政课教育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显性效果,但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来组成高效的管理模式,过度依赖思政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蜻蜓点水般的体现,将难以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

2.3 教师团队建设力度有待强化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层主体教师是连接课程思政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而教师及课堂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影响力的主渠道。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可程度,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相关。面对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的高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执行层的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从执行层的不同主体来看,思政课的教师对于思政课教学已轻车熟路,对于思政课堂的掌握成竹在胸,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熟手优势。但这难免使教师产生倦怠心理,使其拘泥于固有的教学习惯,对于越来越多课程思政新要求的反馈流于形式,习惯型教学远大于创新型教学。其他专业教师执行课程思政的要求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很多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达以前,自身对于思政教育都不甚了解,以此来教书育人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了最为直接与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辅导员能够将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效果实现最大化;同时,辅导员又会被学生管理事务消耗掉大量精力,难以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成果。

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 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更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丰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促使课程思政实现质量齐升。高职院校领导要在顶层设计层面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注重课程思政的发展质量,推动高职教育从外延式高速增长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这就需要高职领导层对于课程思政有更进一步的重视,制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对以往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要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应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性,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并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之有机结合,在深化高校历史成果的同时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在历史成果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增强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吸引力,为课程思政的建设筹措更为丰富的资源。

3.2 为思政融入学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改进现有发展模式,为思政融入学科建设提供配套的体制机制保障。改变以“量的叠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构建具有公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质的转变”。这就需要突破课程思政供给方单方面发力的灌输模式,注重提升需求方的主动认同,在供给与需求的双向互动中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管理层应将课程思政全方位融入教学与实战中。注意强调提升“质量”并非完全忽略“数量”,还应注重对原有课程思政发展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重视课程思政的普及率、思政课的直接与先导作用,建立思政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机制。大力推进“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新媒体、新技术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系统促进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

3.3 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这对于教育领域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学主体应根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水平。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主体的支撑作用。教学主体即是课程思政的执行层,不同主体在贯彻课程思政要求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应注重自身专业素质。专业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但不能被自身理论功底所束缚,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活性。同时,由于思政课教师应加强相关理论与政策文件的学习,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课堂。对于专业可教师而言,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思政素材的收集与提取能力。量的积累才会带来质的转化,专业可教师应积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专业课堂思政化具备理论支撑。对于辅导员而言,应将学生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辅导员应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事务中强调政治意识,在课堂之外继续进行课程思政,通过学生日常管理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的成果。

猜你喜欢
高质量思政理念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思政课“需求侧”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