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优化“五位一体”医学人文关怀服务模式的探索

2023-01-02 07:37佳,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医养慢性病

潘 佳,纪 慧

(1 华东疗养院人事处,上海 214065,109153842@qq.com;2 华东疗养院党委办公室,上海 214065)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等系列国家战略及方针的推出,我国医养结合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医养结合不仅是健康养老服务的重大举措,也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也特别强调,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在老龄化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在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医学”模式转变背景下,如何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开展医学人文建设,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让医养结合之路走得更宽,医学人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人文关怀服务构建及应用进行探讨。

1 医养结合机构优化医学人文关怀服务的必要性

1.1 由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群体特征所决定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约19 063.5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3.5%,已超过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界定的7%标准,说明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0》显示,截至2018 年底,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达到623.3‰[3],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群享受健康生活的重要阻碍因素。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患者大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已进入衰退状态,其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患病时间较长,而且经常是一人多病、病种复杂,疾病恢复慢;对疾病缺乏认识,用药依从性较差;生理机能下降明显,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行动及反应迟缓,自理能力不足[4];缺乏饮食管理,机体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疾病发展进程加快,治疗难度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下降,应激性较弱,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严重不良负性情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5]。如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质量和内涵,做身心健康的幸福老人,安然度过晚年生活,人文关怀对满足老年患者的各项需求,改善其身心健康,对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6]。

1.2 由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决定

根据对我国大城市医养结合情况的研究结果,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的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7],导致 “医”“养”分离。医养结合机构存在严重的重技术轻关怀误区,由于受传统观念及服务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机构仍以“医”的技术性为主的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主要局限在医疗救治及基本生活照护方面,而对患者心理需求与人格尊严维护比较薄弱,缺乏相应的医学人文关怀。特别是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诸多负面情绪,导致与医护人员配合性等较差,易出现治疗或康复效果不佳的情况。另外医养结合机构在空间布局上的适老性较差[8]。医养结合机构的就医环境从设计到使用等环节,目前未全面做到 “以人为本”,未从长期居住出发考虑舒适性、便利性、私密性、安全性等问题,仍有待于持续性改进。例如 ,多人间病房未注意保护老年慢病患者隐私、诊疗活动缺乏明晰的、适合老年人的标识系统、未设置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的卫生设施,缺乏急性患病老人的隔离区域等[9]。

1.3 由目前医养结合机构人文关怀模式弊端所决定

医养结合在国内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医学人文关怀普遍存在缺失,人文关怀实施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现有人文关怀实施形式还较传统,主要包括服务品质、规范流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10],虽达到了一定效果,但在人文关怀实施内容方面不够全面、全程,实施形式较单一,内容相近,个体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均不强。应以老年慢病患者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为切入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施多角度的照护,尽量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设计出完善的医疗保健框架,为其提供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等,维护其尊严。

2 医养结合机构“五位一体”医学人文关怀服务具体内涵

2.1 “五位一体”的人文关怀服务构建内涵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著名的特鲁多名言,诠释更多的也是人文关怀。华东疗养院(以下称“我院”)始终坚持医、养、康一体化战略,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护中,更加认识到疾病或健康是自然、社会及个人行为和心理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维护健康不能仅靠医疗,而是需要医疗系统与其他系统协同,融合社会、文化、自然多种元素,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在不断发展实践中,我院提出“五位一体”全方位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即以医疗保健、营养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以及其他疗养保健因子为“五位”,在大健康理念指引下,从单纯医疗向健康促进一体化转型的方案。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从生理到心理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多角度人文关怀服务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2.2 人文关怀下的医疗保健

面向老年病、慢性病及病后康复期患者,采用中医和西医、临床和康复、医疗护理与心理调适相结合的综合手段,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体贴、周到、方便的医疗服务。建立每位老年患者入院的评估表,针对每一位患者潜在护理风险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监控和预防。根据老年人年龄大、易跌倒,以及高龄、行动不便等群体的情况,在做检查过程中安排护士“一对一”全程服务,从预约医生至检查结束回房休息。创立了“五到”服务措施,在医疗过程中确保眼到、手到、脚到、口到、心到,如采血后,及时为老年患者披上衣服,又如为晕血晕针患者量身定做“蓝房子”。实施了“五个一”人文服务: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确保技术过硬,“一针见血”,减少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痛苦,增强其对采血的信心;一套规范的采血设备确保医疗安全;一杯温开水,以备老年患者在发生晕血时饮用;一张舒适干净的诊疗床,让老年患者可以平躺采血,减轻对采血过程的恐惧,既安静又安全;一段温馨的心理护理,通过向老年患者普及采血知识,增强其对采血的理解,通过交谈分散老年患者的注意力,减轻采血的畏惧心理等。房间内强化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如老年病床设置为电动床,床位也较普通病床床位低15厘米,便于患者上下床;床头设有呼叫器,房间设置安全脚灯,挂避光窗帘;通道内、墙壁旁都设有扶手,便于老年人抓扶;厕所内铺防滑垫、使用坐便器、设置淋浴专用椅和防滑扶手,地面无积水、无台阶等。

2.3 营养保健中的人文关怀

营养膳食管理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自身疾病和特征制定精准化营养处方和膳食建议。近年来,为保证长期疗养生活饮食的科学性和人性化,丰富疗养饮食生活,致力于打造指尖的“智慧食堂”,我院定制开发了老年患者“App点餐+饮食管理+营养宣教”为一体的营养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系统根据营养师的指导意见,餐饮部门制定餐饮信息目录,明确营养价值配比等翔实数据信息,根据不同时令开放适宜菜品,采集网络订餐数据。营养师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疾病特点,建立个人饮食健康档案并制定个性化营养套餐,对慢性病人群的饮食特别是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和管理,控制病情发展、减少病发率,达到精准健康管理的目标。

2.4 运动保健中的人文关怀活动

制定精准化运动保健训练和有效运动安全防护,通过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促进老年慢病患者运动能力提升。在老年患者活动危险因素评估基础上,给老年患者匹配相应的运动量,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开展心肺运动锻炼,指导老年患者进行适量的心肺运动,通过多种措施为老年患者提供适量、安全的运动,并使其在运动中感受快乐。

2.5 心理保健中的人文关怀

心理关怀和认知健康是老年慢病患者护理的重点,结合老年患者的特征,我院积极探索整体化心理保健项目,入院即邀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同时安排心理压力测试、冥想球、心理保健师专门咨询,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老年慢病患者之间、老年慢病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感受到温暖和关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人文特色宣传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关注健康,维护健康。

2.6 其他疗养保健因子中的人文关怀

院内设置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让老年人享受健康环境,提升健康水平;开展多种康体娱乐活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舒适、满足、快乐;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一支玫瑰,让老年人感受像家一样的温馨;组织摄影踏青、阅读书刊、棋牌互动、戏曲联谊等,让老年人充分参与集体活动。

3 总结

3.1 “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是保障医养结合效果的重要措施

医养结合达到真正促进医养康一体化效果,需要医疗、营养、运动、心理、人文等综合化管理措施,构建以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多元化关怀服务,形成人文关怀“传递链”。在医养结合机构,从管理层、医务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各个层面传递“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服务宗旨,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五个措施融为一体,形成对老年患者的人文关怀闭环,让老年患者在医疗服务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11],这将对保障医养结合起到积极效果。

3.2 “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是实施医体融合的合理途径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是慢病治疗及康复道路上的阻碍因素,医养结合机构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与养生康复训练结合起来[12],通过健康宣教引入运动康复的理念,结合健康走步、八段锦、五禽戏等适合老年患者的运动方式,辅以康复医护现场带操与指导,老年患者的运动量增加,运动效果显著提升。由此,通过医体融合既增加了体育运动在医疗中的作用,又增加了医护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度,为治疗及康复注入人文气息,达到良好的医养效果。

3.3 “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

慢性病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3]。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需要系统的医疗支持,更需要老年患者的自我接纳和积极配合。医养结合机构通过良好的多学科合作、个性化营养支持、沉浸式科普体验、参与式治疗方案制定、细致的医护服务等外在支持系统,改善老年慢病患者对慢性疾病认知的片面性、对疾病治疗的消极性,进而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健康管理的自主性,激发自我照护的内在动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构建健康心理的有效实践

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且病程较长,长期的病痛折磨易诱发孤独、挫败、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处在亚健康或不良心理状态,进一步影响躯体健康[14]。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压力测试、冥想观察等,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医护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加入心理干预,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弹性,促使老年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行动去调整身心至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3.5 “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促进老年慢病患者的社会融合度,有效提升其主观幸福指数

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医养管理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能更好地满足其心理需求[15]。针对传统慢性病治疗更倾向于疾病本身的局限性,医养机构在医养结合中增加了景观、文娱、养生文化等其他人文关怀措施。通过丰富日常活动,提高社会生活参与度,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因长期身体机能下降及日常活动缺失造成的孤独、焦虑、抑郁等严重不良负性情绪及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医护服务质量,值得在医养结合机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医养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医养当兴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