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社会回归

2023-01-02 07:37巩守平吕建瑞裴红红杨惠云徐尔迪王睿智王虎清富隆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肺炎防控

巩守平,吕建瑞,裴红红,杨惠云,徐尔迪,王 蓉,王睿智,王虎清,富隆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shpingg@126.com)

2021年底,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陕西省西安市暴发,经过近1个月的抗疫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短时间整个城市社会面病例实现清零,进入疫情后的恢复阶段。恢复早期,人们对尽快回到疫情前学习生活工作状态有着迫切的期待,基于恢复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既往经验,新冠患者、医务工作者和疫情发生地重点人群以及整个社会尽快回归正常生活,仍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此,研究团队在2022年1月30撰写了1篇题为《新冠患者治愈后如何回归正常生活?》的科普文章,新华网客户端转载后5天阅读量突破100万,说明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1]。

1 新冠肺炎患者回归社会遇到的问题

1.1 精神或心理障碍

在定点医院救治新冠患者期间,研究团队发现很多患者对回归社会充满担忧。亦有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痊愈患者在返回社会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碍。刘占肖等[2]对25例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访谈后发现,患者康复后对疾病仍充满担忧。部分患者担心再次感染和复阳,表现为过度关注周围环境和个人卫生的躯体行为。还有患者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疫情的不自主回忆仍会给其带来痛苦。部分康复患者表示,社区、工作单位的过度友好行为,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伤害,以至于更换住所和单位,并且影响患者的社会积极性,对回归社会感到焦虑。陆林等[3]调查发现,武汉有接近6万新冠患者,其中疫情后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症状的分别达到75%、71%、68%,即大约2/3的患者会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即使多次核酸检测阴性,很多新冠患者痊愈后仍然对结果持怀疑态度,不能从痛苦和悲伤中走出来,部分人群发展为严重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的情况。

Taquet等[4]分析了236 379名新冠病毒患者的健康记录,发现有高达34%的新冠患者在治愈后6个月内被诊断出神经或心理疾病。其中17%的患者被诊断为焦虑,14%的患者存在情绪障碍,且这与患者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及发病情况无关。因重度感染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中,近2%的患者被诊断出痴呆症。新冠肺炎由于其特殊性,患者较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1.2 歧视性对待

关于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受到的歧视,目前尚缺乏全面的调查,但也有媒体报道。这其中包括:嫌弃、惧怕、歧视、辱骂甚至攻击。新冠痊愈者从康复医院返家时,可能会被小区拒绝进入,甚至被家人拒之门外。在福建漳州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50~70岁的人群绝大部分不愿意与一些区域的人和治愈者过度接触。部分新冠痊愈者在租房时也会面临歧视,以至于居无定所。在返回工作单位时,新冠痊愈者需要经过各种检查、拿到各种证明,却仍有可能被调离工作岗位,使他们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个别新冠痊愈者会被单位拒之门外。新冠痊愈者在求职中被区别对待,使他们面临更多的就业困难,部分痊愈者只能自谋出路。

1.3 属地防疫政策“加码”

在新冠痊愈者返乡后,部分地方政府对防疫政策“加码”执行,具体表现在:随意拒绝新冠痊愈者返乡;随意增加新冠痊愈者核酸检测的频率并延长监测时限;随意延长新冠痊愈者居家健康监测期限……浪费宝贵的防疫资源。对此,2022年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部分基层工作人员面临防疫政策过于严厉与新冠痊愈者切实需求的矛盾,同时受困于对新冠病毒恐惧心理与繁重防疫管控工作的双重压力,工作态度简单粗暴,进一步给新冠痊愈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2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困难

研究团队成员作为参与过武汉和西安抗疫定点医院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发现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过程存在中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多项研究显示[6-8],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中职业倦怠问题较普遍,进而给自我、患者、机构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张利等[9]对2 328名精神卫生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精神卫生工作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情况较为普遍。陆林等[3]调查了16 000多名医务人员的精神状态,45%医务人员存在抑郁,34%存在焦虑,22%存在失眠,34%存在应激症状,甚至许多人出现了躯体化的症状。在抗疫期间,医务人员有长达1个月左右的“两点一线”生活,疫情结束后还会有14天左右的隔离期。亦有研究[10]比较了亲身经历过隔离的人群和未经历隔离人群的心理状态,发现隔离会对个体造成广泛的、长期持续的、实质性的负面心理影响。王太兰等[11]对220名援鄂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调查发现,援助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出现压力过大、入睡困难、抑郁悲伤、感觉麻木的比例高于援助非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而女性医护人员出现上述症状的比例高于男性。夏维等[12]调查了新冠疫情发生一年后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脑功能和心理健康,发现仍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受困于躯体化、抑郁和偏执。

3 普通居民回归社会面临的困难

普通民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影响着普通居民回归正常生活。陆林等[3]对5万武汉居民进行线上调查,结果发现抑郁发生率为27.9%,焦虑发生率为31.6%,失眠发生率为29.2%,急性应激症状发生率为24.4%。金曼等[1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湖北3地市的普通居民调查发现,女性在疫情期间存在更严重的心理反应,31~40岁和已婚人士较其他人群恐惧反应更为突出。此外,患有慢性疾病的居民的所有负性情绪都较无慢性疾病者明显。

据统计,全球最高峰时有超过2亿学习者停课,部分地区停课时长超过70周[14]。受教育时间的缩短、人际交往的受限以及日常生活结构的改变则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隐匿的不良影响[15]。国内一项在8 000余名中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发现[1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其中43.7%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37.4%的中学生存在焦虑症状,31.3%的中学生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其中女生出现焦虑、抑郁问题的风险高于男生。在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以及中国调查发现,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儿童暴力事件均显著增多,这些暴力事件中有九成与疫情有关,这些负性经历会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增加多种躯体和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17]。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给新冠肺炎患者、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普通居民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表现在其本身,还表现在它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而如何使上述人群与社会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这成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重点社会问题。

4 新冠肺炎疫情后回归社会的应对策略

4.1 对患者提供有效心理干预

新冠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专业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在出院后康复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现状仍需予以高度关注,帮助患者共渡难关。对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应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并甄别其不良情绪,做到及时有效疏导。有调查显示[15],心理健康问题患病率与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呈负相关,因此需加强患者对新冠肺炎病毒和疾病的认识,让痊愈者对自身的健康状态有客观的认知。在不同阶段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调整疏导方案,帮助患者健康融入社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大卫生”“大健康”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健康价值观的理念,积极拓展心理康复这一服务内涵,可以系统化地监测评估新冠痊愈者心理状态,及时有效纾困,促进其积极健康回归社会,如推动辖区内线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困难群众开展针对性帮扶,举办相关知识讲座等,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强调“新冠痊愈者”这一身份,以免造成心理不适,增加其回归社会的难度。

各级医疗机构按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指导原则,应该逐级延伸服务,对基层医疗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如线上或线下的专业心理咨询、指导与干预,开展科普宣传等。各级组织和单位在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普遍状态和特殊群体心理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让员工身心愉悦地工作。

此外,新冠痊愈者家属有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问题,至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亲人患病后所承受的一系列社会和个体的“歧视”“冷眼”所带来的应激源反应;二是家属本人对自己健康担忧的心理压力,以及对家人病情的未知和担忧,甚至因“孤独、焦虑、猜想”等心理应激所带来的一系列躯体表现等;三是呈现着和患者同样的心态,总怕已痊愈的家人再次复阳,出现“亲而远之”“笑而忧之”等行为表现。这些刺激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亦不同,也应给予重视。我们需要理智对待这一现象,既要相信亲情的力量,又要在必要时给予干预,保障新冠痊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

4.2 对医务人员回归障碍的应对策略

新冠肺炎期间对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有效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应激状态,减少负面情绪产生[18]。研究发现[19],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存在对防控知识掌握不全面的问题,加强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可增强医务人员工作信心,有效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从而提高心理应对能力。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所表现出的白衣执甲、逆向而行的职业担当,感动了全社会。然而,医务人员主动请缨、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奔赴一线的一腔热血与抗疫工作的现实反差和个体差异感受,客观地考验着医务人员初心和意志,特别是诸如队员新冠救治知识结构的不全面、医疗队员间的磨合、救治任务的艰巨、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等因素地反复持续刺激,极易导致医务人员出现心理问题。

作为抗疫队员切身体会到,心理应激所表现负面状态实质与以上诸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办法和建议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一边抗疫一边学习,学诊疗方案和感控要素,结合患者救治学,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组内学、医护相互学、线上辅导学,把每一位医务人员培养成新冠救治的行家里手。在组织管理方面,合理安排医务人员进行轮休,各级组织在落实国家关爱医务人员政策上多做一些“脚带泥土”的工作,比如及时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关注一线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同时,亦应在经济上予以必要的补助与支持,组织的温暖行动往往会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研究发现,医疗队员完成任务返回岗位仍然在相当一段时间会出现回归障碍,表现为呆坐、流泪、不愿回忆或强迫回忆抗疫的不良情绪反应,一些队员亦存在强烈心理反差的心理和躯体表现。特别是遇到不良刺激时,会表现为心理躯体过度应激表现,因此既要关注干预,还要积极引导医疗队员理性回归,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刺激。此外,对一线医务人员的表彰与宣传有利于给予其“特殊时期结束”的心理暗示与付出得到肯定的自我认可,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产生,充分发挥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价值导向作用。医院各科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政府、医院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有序恢复医疗秩序。

4.3 对普通居民回归生活常态提供支持

针对普通民众在疫情防控期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关部门应及时披露疫情相关信息,让民众心中有底,制定防疫政策应具有连续性,切忌朝令夕改。可结合大数据进行精准防疫管控,把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对隔离中的民众,有关部门应提供生活保障,关注其精神状况,同时关注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制定具有人文情怀的防疫政策,减少工作人员与居民间因政策落实所致的摩擦。对停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线上复课的同时应注意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可开展线上交流活动以加强教学互动性。对隔离中的慢性病患者,社区行政机构与卫生服务机构应坚决负起责任,重点关注病情变化与心理健康,保障基本生活与用药。待疫情恢复常态化防控,各地政府应对民众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持续关注,严管严控防疫状态的解除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民众心理状态的稳定,可在社区建立窗口,对因疫情导致的困难群众开展针对性的情况了解与帮扶。医疗机构、社区及相关专业人士可持续进行科普宣传,着重于心理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社会职能部门,如医院、学校等应依照疫情防控政策,有序恢复常态。针对疫情后工作积压等问题,政府及各企业单位可有序推动工作开展,必要时应对部分安排做延期处理,避免部分人群因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状态反复。

4.4 多部门协调,形成社会支持体系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社会回归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政府、法律和制度层面共同破解。各地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的防疫制度,严禁“层层加码”,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与经验,制定具有人文关怀且可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可利用多种媒体,以各种形式向大众传递关于新冠的科学知识和应对策略。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时的社会支持以及用科学知识武装的思想,可以减少人们内心的恐惧,增加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正向评价自己,尽可能地减少对痊愈者的歧视现象。对于可能的疫情传入窗口如机场、边境及其他风险地区,应严格进行人流的检查与隔离,避免疫情的传播与反复,以免再次造成恐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在员工因疫情被隔离或政府采取其他紧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时,企业不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法律工作者可对相关法律知识及维权方法进行普及宣传,可为新冠痊愈者提供法律支持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在网络世界里,对于那些污名化、极端语言暴力的行为,可通过有关责任媒体进行事实的澄清,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让施暴者得到相应的惩罚。多项措施并举,有利于公众建立正确的认知,让人们能够顺利地回归正常的生活。政府应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同时可开放专门咨询窗口,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