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慈(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吉林省长春市)
多媒体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能,与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保持同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被要求拥有专业的语文学科素养之外,还需要学会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漫灌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多媒体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何结合自己的课程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多媒体教学利弊出发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同仁提供参考。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去辅助课堂活动的开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将文字、图片、视频用一定的思路整理在同一个课件中,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中十分普及,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给学生带来有趣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相关视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的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素养,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一些课堂内容的拓展,而语文本身是一门生活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零碎,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实教案。
比如,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搜索与克隆技术相关的内容,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看,还可以搭配一些图片、视频来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学习或者向生物教师请教相关的克隆知识,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引入克隆技术的概念,通过照片之间的对比来展现克隆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去寻找有代表性的克隆故事并谈谈自己对于克隆技术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发展成熟,对世界缺少一定的了解。传统的语文课堂多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对书本上的字、词、句进行朗读,然后对文章进行学习,总结主题大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上,很难进行深入了解,这种教学模式消耗了教师大量的体力,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师如果仅仅采用口头讲解知识点的方式,学生也很难联想到相应的场景,进而影响到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营造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多媒体可以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借助一些图片或者影像资料展示出来,搭配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将课本内容中的重难点单独整理出来。这种方式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情,进而产生共鸣。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程设计,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故宫博物院的照片或者视频,用文章中的线索将多媒体资料串联起来。做完课件之后要预览一下播放效果,将在课堂中展示时会遇到的问题提前罗列出来并做好准备,让课件可以充分发挥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在课堂上,首先应该播放一段视频或者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具体的语文情境,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入正课的时候,则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可以制作单独的ppt,最好不要再添加动画等,让学生带着这些目标和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在播放课件的时候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表情行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生进行互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中,保证学习的效果。在课后,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布置线上作业,让学生通过边玩边学的形式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络或者班级的学习群内,方便学生进行复习。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去体会语文的魅力。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来优化自己的课堂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讲解一篇文章通常需要两节课的时间,文章篇幅长一些或者难度大一些则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教师往往通过板书的形式将一些课堂中的重要内容展示给学生,但是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的知识点,内容也比较丰富,教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板书上。但初中课程安排紧张,每节课的时间有限,用来授课的时间将受到压缩,教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而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将重点内容提前设计在演示文档上,让学生明白本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学习。语文学科具有人文美、精神美等特点,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运用语言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中所展现的内容,还要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还应该设置师生互动,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种传统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后逐渐减少,教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课件的制作和操作中。
如果教师一味将重点放在多媒体上,将导致师生之间缺少足够的情感交流,无法实现语文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初中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被多媒体上的视频或者图片所吸引,而忽视了本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忙于操作,也会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这种情况会使语文学习变得走马观花,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多媒体设备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展示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资料,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比如在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画面性较强的诗句时,直接给出相应的画面会让学生认为,只有教师展示出来的画面才是这首诗句对应的场景。但是不同的读者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和思考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现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但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要求则没有传统教学模式下那么严苛。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教师会直接使用在网络上下载好的文档进行知识点讲解,跟着其他教师的思路进行授课,没有加入自己对课本的理解,以及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这种情况造成了教师的懈怠。教师要正视多媒体带来的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内容。
多媒体课件中包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即使在文字部分也会设计一些动画效果,学生很容易被课件上新颖的东西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会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学习。很多比较年轻的教师喜欢在课件中插入一些音效、表情包等,虽然这样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让课堂氛围比较轻松,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等到下课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不清楚这堂课的内容,只对一些好玩的动画留下了印象。
如果使用课件上课,教师会将上课的内容以及重难点整理在多媒体课件中,这样就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但是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的形式,再加上课件转换比较快,学生的笔记很难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下课后,学生的笔记更是无从做起,影响到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如果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根据自己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课件,首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一切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要从教学出发,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到知识。三是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不要盲目依赖于多媒体。具体措施如下:
教师要引导学生习惯多媒体教学模式,教会学生使用课件进行语文课文的预习和复习,理解课堂中所讲的知识并及时巩固。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课件发到班级的学习群和校园网络上,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己查看课件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基于多媒体设备布置一些线上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去体悟文字本身的内涵,可以拿具体形象的影视作品和语言文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关注文字的力量,用心去体会文字描写的功能。
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完成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通过搜集材料、筛选重点以及组织设计课件顺序,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文章想要传达的思想。并且这种让学生参加课件的制作的作业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课堂。教师也需要对每一个小组的作业进行点评和修改,再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的知识点,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于文章重点的抓取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多媒体资源只能作为语文课堂的辅助手段,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改变使用计算机授课的思想,而是去思考哪些环节可以不用计算机,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机多媒体资源的滥用。如果除了计算机,也有其他的工具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话,也要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件设计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一些突兀的音乐和图片,字体的颜色也不要太过于鲜艳,避免吸引学生过多的注意力。课件的设计色彩和风格要和授课的内容相符合,一切设计和安排服务于教学活动。
一个优秀的课件往往都需要教师进行多次打磨,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来调整自己的内容和节奏,以期将课件的作用放大。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会花费一个星期或者以上的时间去准备课件,并在课上多次练习,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本身的学习基础不断调整课件的内容,让课件真正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巧妙地运用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来思考文章具体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
相比之下,语文学科更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情感的沟通,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要仅仅充当课件的放映员,而是要把握课堂节奏,捕捉学生的表情等信息,调整讲课的速度和内容,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课件设计上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插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当代作家对于文章的理解,等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门生活中的课程。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朗读文章,来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体验语言的魅力。
总之,初中语文学科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一些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的展示,给学生营造出具体的语文情境,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文章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情感。并且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但是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多媒体教学仍存在着一些弊端,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主导,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制作时间较长,成为新的负担。多媒体课件如果制作得太过于花里胡哨,则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上的图片、视频、表情包等,而忽视了对课文本身的知识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利弊,从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不断规避多媒体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教学活动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