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及其德育价值研究

2023-01-02 00:07徐明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道德

徐明月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军事战线和文艺战线是党领导人民解放斗争的两条重要战线,文艺战线具有打击敌人和团结自己的重要作用,并从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和工作方法方面阐述了无产阶级文艺工作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艺工作“团结自己”任务日益凸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文艺工作的时代使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从个体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语境出发,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进行具体要求和宏观部署,并多次出席中国文联及中国作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构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体系,为“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交会时期的文艺作品“团结自己”的德育功能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解读。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

(一)文艺创作应该坚持人民立场

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成就“史诗”的文艺作品必然以人民群众为中心。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195。毛泽东认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文艺观的底线”[2]857。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为谁创造、为谁立言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3]。优秀的文艺作品产生于人民群众并为人民群众服务。阶级社会中因为脑体劳动的对立,文艺创作总是偏向对绝对精神或抽象人性的宣传歌颂,只会把“描写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4]579。唯物史观则强调从实践出发来理解概念,而不应该创造一个抽象的概念来阐释现实的生活,坚持文艺作品对人民群众生活的现实描述也就是坚持文艺观上的唯物主义方向,是文艺创作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5]8-9。

文艺创作的人民立场一方面表现是文艺作品的人民性倾向。人民性倾向既是政治方向,也是基本的价值立场,是指文艺创作为谁服务的问题。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在文艺创作上表现为从内容到情感和人民的需求相通,对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和历史作用予以肯定和讴歌。阶级社会文艺作品总是为剥削阶级服务,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从上位者的俯视角度进行价值观的表达。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孕育值得文艺作品描述和歌颂的真实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6]232。文艺工作者要超越自身的“小小悲欢”“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3]。可见,优秀文艺作品只有扎根人民群众,才能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需要;只有服务人民群众,才能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向上品格。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来源和评价标准,文艺创作的大家、大师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大作品”,就是因为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

文艺创作的人民立场另一方面表现是文艺作品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也就是文艺创作要采用人民群众可接受的方法,并能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文艺创作方法上的唯物主义。生活是具体的,“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7]12。文艺工作者需要走近人民、了解人民,扎根人民,才能发现美的特殊性,而不是局限于唯心主义的先验美。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文艺工作者要用大众化的语言完成大众化的传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专门阐述文艺工作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今天随着人民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对文艺表现方式的要求更高,但是文艺作品创作和文艺学术研究仍有着显著区别。受到马克思盛赞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时的一首革命歌曲,便是用大众化的语言深刻反映人民生活,展现群众生活的“勇敢的、战斗的呼声”“具有如此的理论性和自觉性。”[8]357。文艺创作的语言和表现形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日益多样化,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方法,也为实现文艺作品的德育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文艺创作应该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文艺作品总是渗透着文艺创作者的价值选择和道德趋向,对社会观念形成价值引导。“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5]14中国共产党在文艺创作上的初心与使命便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文艺创作者应该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通过文艺作品启迪和引导人们感受和热爱生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传达时代精神,思考社会发展规律是文艺创作的“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生活中的正能量典型则是文艺作品的“善”与“美”。

首先,文艺作品应该表现出崇高的道德风尚。正如恩格斯所言:代表着道德发展未来的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9]99。现实生活的丰富多样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但生活中哪些素材可以进入文艺的时空需要经过道德的筛选,“文艺要生活,但绝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和鼓吹者”[5]15。能够弘扬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蓬勃之气的人物和实践需要在文艺作品中传播和升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情境则要进行批判,具有崇高道德追求的文艺作品才能鼓舞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

其次,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美的感染力。劳动创造了人,是人超越生物本能的基本生存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9]99,163。文艺创作的“美”和“真”与“善”的价值相比,具有直接体验的特性。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美好情感的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文艺作品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劳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彰显时代审美旨趣和价值观的同时体现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

最后,文艺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5]14文艺创作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创造性工作,只有心忧天下、埋头钻研,才有可能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引领价值导向的不朽作品。文艺工作者要立足生活,“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5]16,不能因为金钱放弃道德底线,为资本所控制成为金钱的奴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对文艺创作怀揣敬畏之心和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5]15。

(三)文艺创作应该围绕经济生活变迁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只有反映生活变迁的文艺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西方学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世界,在审视东方文化及价值观时,鼓吹超越阶级的“人性”,因近代以来东西方在经济上的差异使国民缺乏文化自信,这种理念在中国一度非常受到推崇。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172。“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制约。”[1]186恩格斯也用“经济发展的轴线”来描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文艺作品总是植根于特定的时代,反映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与这种状况紧密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优秀的文艺作品格局是宏大的,立意是高远的,内容是和时代发展密切相连的。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史诗般的变化”,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7]13创作“新史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融入时代,贴近生活“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另一种方式是省思时代,展望未来,“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7]22。只有如此,才能把握文艺创作的结构,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展现社会发展的全貌。

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649,上层建筑一经产生后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文艺创作上表现为文学艺术和其他上层建筑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对经济基础有着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描述文艺创作对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文艺作品对经济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其发展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文章中描述过这种作用。恩格斯通过反面的例子指出多愁善感、疲惫的作品会使人在生产中产生负面情绪,马克思则把文艺创作看成“精神方面的生产力”。文艺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最终统一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适应自然和社会时并非完全被动,这也是文艺作品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的前提。人民群众在特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创造历史,也创造文艺发展史,并把文艺这种理论上的精神力量运用到特定的社会实践之中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先进的文化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阻碍。”[10]19先进文化为群众掌握所需的时间,决定了认识转化为实践的周期。因此,文艺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为经济基础服务,也就是说,文艺创作者“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5]7。

(四)文艺创作应该展示时代进步

现实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准则,立足于时代,反映特定时代下的现实生活是对绝对精神支配下唯心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1]544。恩格斯也指出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动机并非源自纯粹的个人欲望,而是源自具体的历史潮流。[4]440与时代同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5]6,文艺工作才能在时代发展中大有作为。

文艺作品立足生活,讴歌时代首先要超越个体,反映时代整体的发展状况。文艺作品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脉搏同频率,才能产生正向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创造伟大事业的历史时代,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7]7。展现民族精神的文艺创作,要体现民族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上层建筑是一个以政治为核心的复杂体系,其内在构成的相互关系使其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历史继承性,文艺创作在马克思看来是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服务现有的经济基础从而体现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彰显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会不断拓展和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其赋予强烈的现实意义。

文艺创作的时代性还表现在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重要路径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总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1]544。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历史从未中断,其根本原因便是强大的文化内核代代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逻辑的一致性决定了民族精神的发展离不开文艺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也需要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养分才能经久不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2]17。文艺创作要扎根民族传统,才能做到文艺工作的“守正”;要善于在社会发展大势之下“创新”,才能促进文艺作品的繁荣。文艺作为时代精神的号角,在时代生活中选取典型进行塑造,在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时代环境中表达社会的本质和意蕴,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做出符合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根本利益的价值表达。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德育价值

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产品总是在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基础之上产生,人们在鉴赏文艺作品时认知力、理解力获得提升的同时,也会带来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思和提升,从而体现出特定的德育功能。文艺作品会对受众者的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文艺形象的典型性会使其传递出文艺创作者复杂的道德体验和价值冲突,会把受众者的个人观感上升到家国层面进行思考,这个道德教化的过程称之为“文艺育德”。相较于政治宗教等育德途径,文艺育德受众面更广,形式更多样,因而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一)文艺育德的理论前提:文艺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谈及科技发展的深层根源时说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732。德育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现代德育社会化走势和趋向更为鲜明。人类历史上德育现象与教育现象相伴而生,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教育的不断普及规定了德育的社会化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新时代德育更加深邃而广阔的内涵。学界将现代德育的内容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情感情操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德育的形式分为大中小学序列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因此,新时代德育社会化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大众传媒日益突出,文艺在德育功能中的载体意义与时代价值凸显。作为上层建筑体系中重要构成的文艺与德育,其二者的关系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与一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德育体系总是决定着文艺的价值导向,文艺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服务,彰显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的道德方向,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文艺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德育发展状况。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并非简单的抽象,而是会通过典型人物的加工渗透个人的道德价值,从而影响受众者的思想,起到德育的作用。社会生活流行的文艺作品总能反映这个阶段人们总体道德状态,为德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二)文艺育德的时代使命:揭示人间正道,弘扬时代价值

“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文艺创作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13],因此,揭示人间正道弘扬时代价值是文艺作品的任务。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知基础上承载着特定的时代价值,弘扬时代发展所需的道德情操。也只有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完成人民群众德育培育的社会使命,使受众者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道德育化,这是文艺创作的德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后,“立德树人”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教育重要载体的文艺作品,有着形式多样化、内容直观化、成果长效化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长,因而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使命。文艺作品“育德”功能,首先要明确“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是当下文艺作品的核心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人间“正道”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天才发现[14]160,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文艺创作必须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人世百态、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解读,才能引导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培养与塑造。只有揭示人间正道,弘扬传统美德,文艺创作才能实现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三)文艺育德的关键抓手: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

文艺育德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创作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通过文艺作品去描绘,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文艺作品去弘扬,使得人民群众在优秀文艺作品鉴赏过程中感受生活的情感和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社会德育价值。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是文艺工作向人民群众价值输送和引导的桥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5]10。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要求文艺作品创作要达到思想内容和形式表达的有机统一。把正确的价值观注入美的艺术表达,内在的灵魂和思想与美的艺术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流传久远。一方面,注重文艺作品形式的多元化创新。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只有摆脱了模仿、山寨和克隆的境况,才能迈向更广阔的文艺天地。因此文艺创作者既要对前人的成果含有敬畏之心,又要有超越的勇气,开启新的创作时代。新时代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艺术门类层出不穷,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既催生了文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空间。文艺创作在形式上可以体现时代的多元化,丰富拓展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可能性也必须多元化,方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文艺作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在内容上要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根基,把传统道德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文理念等优秀价值观与当代审美相融合,激活传统文化活力的同时实现作品的德育价值传递。

(四)文艺育德的现实路径:自我育化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他指出,“正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其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获得道德营养而建构了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3]。主流价值观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必须通过合适的路径融入生活。文艺作品相较于传统的道德说教,更易于实现大众化传播。个人品德在社会教育中完成教化,其方法主要是自我育化,其途径主要有内化和外化两种。所谓内化是指主体在特定道德规范践行和道德情感感知的社会实践中完成自身道德观形成;外化则是指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涵养的外在表现及社会评价,文艺德育功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内化”到“外化”再到“内化”的不断转化和提升。

德育内化是德育外化的前提。内化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道德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是情感转化为觉悟和思想的表现,这要求文艺创作要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道德认知是德育主体形成正确道德观、进行道德批判的前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新时代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文艺作品的生产基本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但新时代其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教化的功能必然在生活中日益凸显,这要求文艺作品可以实现文艺创作者和文艺作品受众者在作品内容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才能使文艺作品完成道德育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使受众者完成由情感认同到思想内化的过程。另外,文艺创作要勇于创新,运用现代化的形式传递正确价值导向。艺术来源于生活,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万千生活内容的简单堆积,需要在正确世界观、道德观的引导之下形成与广大群众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升华,完成道德育化。文艺作品只有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形式上勇于创新,方法上不断探索才能完成道德内化的功能。德育外化是德育内化的最终目标,道德认知和道德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现实的道德评价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德育外化的过程是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飞跃,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物质前提。文艺创作者立足于时代、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文艺创作通过道德育化产生强大的精神内推力,最终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力量,完成文艺创作的社会使命。

三、结语

重视文艺工作的德育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受时代生活决定的文艺工作内容和使命在不断发展之中,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文艺工作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4]2,完成时代德育任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道德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艺范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