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及其物质空间研究

2023-01-02 00:07曾泽伊王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天坛中轴线中和

曾泽伊,王铭

文化遗产是人类记忆的载体,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其作为人类文明延续性及多元化的重要见证,对于历史、当下乃至未来均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内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开始时间较晚,在社会中的受关注度还略有欠缺。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神乐署作为其主要生存空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展演体系,为复原中国古代宫廷乐舞、重现传统礼乐文明贡献巨大。

中和韶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相应的物质空间。当前学界对于中和韶乐的研究基本围绕其自身展开,或加入些许与神乐署有关的要素;而对于中和韶乐和天坛,以及更大范围的物质空间的联系还缺少进一步的探究;有的也只是一笔带过,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将在把握中和韶乐基本内涵及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中和韶乐与神乐署、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的联系,并借以探讨物质空间对于中和韶乐的重要意义。

一、中和韶乐概述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广泛应用于皇家祭祀、朝会、宴飨等重大场合的大型宫廷乐舞。其集礼、乐、歌、舞于一身,既包含中正、平和之“中和”之美,亦有音律、舞蹈的形式之美,更蕴含着古老、正统的文化之美。

(一)中和韶乐文化内涵

“中和”一词早在《周礼》《礼记》中便有记载,其最初主要体现在先秦时期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中。《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691,即“中”者不会将喜怒哀乐等情感随意迸发,“和”者能够将爆发的情绪进行及时抑制;此外,君子治理天下也需要以“中、和”为基本规范及道德准则,唯有如此国家方可实现和谐统一与长治久安。

“韶”字在古语中意为“美好”,且早期大多被用作乐舞名。韶乐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时期便已产生。《史记》记载,“舜奏韶于山岳”,后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2]51的说法,有歌颂舜帝功德之意;《论语·述而》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3]79,又给予《韶》以“尽善尽美”之极高评价,其魅力可见一斑。但值得注意的是,“韶”等古代乐舞文化除陶冶情操、维系统治等基础功能外,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化。如《周礼》中记载,“(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4]326。古代统治阶级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故而从音乐文化中吸取精华并为后人所取,有利于改善人民气质、心态与情感等层面的不足[5],进而影响人的整体素养,共同推进社会之和谐发展。

(二)中和韶乐历史变迁

“中和韶乐”的完整体系并非在“中和”与“韶乐”二词出现之后便自然形成,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明朝以前,宫廷典制性用乐多被称为“雅乐”,曾广泛见于皇家祭祀与朝会典礼等重大仪礼活动中。按照音乐史学家黄翔鹏教授的说法,历代雅乐之发展是“随代而异,流变万端”[6]的。正是由于统治者需要以礼乐制度来维系国家稳定,再依据历史上各个王朝自身的时代特征与社会背景,虽政权更迭不断,但总有源自于宫廷或民间的崭新元素融入到宫廷雅乐体系之中。也正因如此,尽管其政治意味多有变更,却仍然能在战火纷飞的历史环境中相对延续下来。

明朝初年,太祖一改前朝雅乐杂乱淫亵之状,以乐章和音律、和中正为美。他认为,元时古乐皆废,淫词艳曲和胡虏之声相杂于正音,舞队戏谑于朝廷,并指出“礼以道敬,乐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为治”[7]7,且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方能施以教化。《明史·乐志》记载,“(洪武三年)凡大朝贺,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之东西,北向……其大宴飨,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8]1504,此为“中和韶乐”之早期记载。及至清朝,“世祖入关,修明之旧,有中和韶乐,郊庙朝会用之”[9]2732。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和韶乐皆为皇帝、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等享用,而其余形式的乐舞如丹陛大乐,则主要用于王公百官、外藩使臣的行礼[10]4,故而以中和韶乐地位最高。清代中和韶乐除个别乐器和乐章上有所差异,几乎全面承袭明代编制。后随着清王朝之覆灭以及帝制时代的彻底终结,中和韶乐也停止了演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重获关注。

自明清以来,使用中和韶乐不仅反映出统治者对前朝雅乐文化的凝练与提升,更有恢复古乐中正平和、追求以礼治国、祈求苍天赐福之意。在《御制律吕正义后编》等文献中记载了中和韶乐的演奏程序,即“每鼓一声,搏拊左右各一声,乐阙时鼓,连击二声,少停,再击一声,拊亦如之”[11],这样的演奏方式与行进速度不仅体现出祭祀之时的庄严肃穆之感,也反映了皇室贵族及参演之人的高度重视,同时又将儒家所追求的中和、平和等观念充分展现出来。尽管其在清末日渐式微,但对于明清两朝乃至中国宫廷音乐史的发展和演进来说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和韶乐需依赖物质空间的必然性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实则任何遗产都是由物质的一面与非物质的一面共同构成的。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及空间。基于此,笔者将以中和韶乐为例,探究其必然性。

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

“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所使用的专有名词。多年来,在对不同类型的遗产提出界定与规范之同时,也体现出国际层面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及关注方向的重要转变,即从以往注重对物质形态遗产的研究转向非物质及文化传统类,并更加强调两者的关联。

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后,国际上很快又注意到保护无形文化的重要性,同样出台了些许重要提案,均反映出由物质向非物质、再向两者结合之观念的演变。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遗的定义曾明确指出,除了各种缺乏实体形态的实践、观念、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外,还强调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2],即已经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脱离物质载体和空间而存在的,同时遗产纯粹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区分也逐渐变得不甚明晰了。

2.传统音乐类非遗的特殊性

在传统音乐类非遗中,无论是宫廷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属,即走入民间、走向大众。事实上,音乐文化之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分界线早已随着时空变迁而模糊不再,今日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均是符合人民大众审美情趣的高雅艺术,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因此,古时宫廷中音乐文化的演出与流传方式几乎无法再普遍适用于今日中和韶乐的保护和传承,而是需要充分发挥民间传承的力量。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较为明显的区别所在。因此想要获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必须在特定传承主体的带领之下走入民间,让更多人充分了解并亲身体验该项目,这也是当今时代非遗的整体发展趋势,而拥有一个固定的、专门的物质空间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同时,传统音乐类非遗与传统技艺或传统美术等类别不同,其具有明显的即时性和不可再生性[13],即使演出同样的作品,也会受人员、技法、环境等众多元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另外,其难以通过简单的实体化或市场化的形式留存下来,还是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效益来评判其传承与传播效果。故而有场地将音乐文化的相关实物、历史文化等信息保存下来,并有作为展示与演出的空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传承形式。

3.由中和韶乐自身的独特性决定

中和韶乐作为古时从宫廷传承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的,即其排练与展演自古及今皆有专门的空间和场所,这是中和韶乐与生俱来的优势。随着时代推移,原本的乐舞机构变成了今日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建筑,而中和韶乐和神乐署又归属天坛管理处管理,具有共同的物质空间。将视野再扩大,天坛公园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和韶乐也是这条线路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的联系便愈加明显。正是由于中和韶乐之种种独特性,决定了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物质空间。

二、中和韶乐与神乐署的关系

中和韶乐最直接的生存与展示环境为天坛公园中的神乐署。神乐署是当今唯一能够欣赏到中和韶乐演出的固定场所,与中和韶乐相辅相成,联系极为紧密。

(一)神乐署历史变迁

北京神乐署建成于明朝永乐年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改为“神乐署”[14]。神乐观最早建于南京;至朱棣迁都时,“题乐舞生三百名,随驾于燕”[15],并仿南京旧址重新建造;嘉靖年间,神乐观规模鼎盛,且乐舞生全部由道士担任[16]。至清初,乐舞生在观中大量种植花木,并设酒肆、茶坊等,出现了“陈蔬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芳树之下,竟日忘归”[17]21的局面;后乾隆帝降旨,乐舞生严禁习道,并将观中道士尽数驱逐[14],又将“神乐观”多次更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享乐无度的局面。清朝末年,神乐署遭受八国联军侵袭,大量文物藏品被洗劫一空,逐渐走向衰败;民国以来又先后被众多单位占用[18]。此些遭遇不仅对于整个建筑本体产生了极大破坏,也使其完全丧失了历史面貌与往日辉煌,是对中华文明的严重摧残。

在经历了常年无人管理、被大面积占用等窘境后,天坛公园于2002年将其收回,并开始修复神乐署的主要建筑,至2004年修复完成,次年正式对外开放[19]116。在神乐署开放后,还陆续举办了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开辟了中和韶乐展演厅并展出全套乐器,逐渐让中和韶乐这一珍贵遗产在当代社会重现生机。此外,神乐署还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正警醒着每一位来此参观的游客:硝烟远去,勿忘国殇!

(二)神乐署之于中和韶乐的重要性

中和韶乐之最大优势在于其拥有直接的、专门的、物质性的生存与展示空间。神乐署无论于古代还是今日,都对中和韶乐的延续意义重大。

1.神乐署为古代中和韶乐乐舞生提供训练场地

自清代顺治元年(1644)开始,神乐观(神乐署)的乐舞生便于每月三、六、九日演习于观(署)内凝禧殿[14],并逐渐固定下来。另外,署正、署丞、协律郎、司乐、乐生、舞生等各司其职[14],一同服务于宫廷乐舞演奏,这也是古时神乐署最基本的功能。

2.神乐署是现代中和韶乐专门的展示平台

神乐署的正殿凝禧殿是用于陈列中和韶乐乐器及展示乐舞作品的重要场所,其余厢房则被开辟为介绍古代乐器、乐舞等相关知识的展览厅,以实物、文字、图片等动静结合的手段向游客展示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些古乐器甚至可以直接触摸并敲击感受。天坛神乐署通过博物馆的种种形式让中和韶乐呈现在大众面前,并以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演奏方式为观者认知,使其愈来愈成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圣地”[20]122。

3.神乐署是传承中和韶乐的主要阵地

神乐署复建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翻阅大量古籍以搜集曲谱,查找乐器的尺寸及形制并进行制作,深入学习演奏方法和步骤;后又开始广招学员,不断扩充表演队伍,成立雅乐中心,使得原有短短五分钟的演出延长至几十分钟,仅仅五人的表演队伍扩展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21],为中和韶乐的传承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与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和韶乐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来进行传承。在中和韶乐研究、探索、排练、展演的过程中,众多乐舞生及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为古代宫廷雅乐的复原与重现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整个雅乐团同样可以被视为重要的传承主体,而此时神乐署的地位及重要性便更加凸显了。

三、中和韶乐与天坛的关系

中和韶乐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发展方式应为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此方式的独到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神乐署这个专门的展示空间,而是在于中和韶乐是依托于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天坛而延续、发展的。天坛是为数不多的既是世界遗产、又保存有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因此,加强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联系并促使其繁荣,应是未来天坛及中和韶乐的共同发展趋势。

(一)天坛与中和韶乐的双向互动

古时天坛及神乐署为中和韶乐乐舞生的培养与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中和韶乐的应用提供了场地;而在现代社会,虽然其生存的原始环境和土壤已发生巨大改变,但天坛对于中和韶乐实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天坛是中和韶乐及神乐署共同的生存、展示的物质空间,也是其他众多非物质文化之传承载体。它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再现与交流的平台,以扩大其群众基础和知名度。故而走出神乐署,在天坛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内进行传播,中和韶乐便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传承空间,对其了解与喜爱之人也会愈来愈多。总之,非物质类遗产必须要以物质作为载体方能更加完整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而天坛公园便是除神乐署以外的、中和韶乐最重要的物质空间。

中和韶乐对于天坛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统治者通过祭祀活动,不仅使天人关系变得极为紧密,同时对社会中的等级序列和伦理道德进行界定,用以维系统治[22]145。而在祭祀的过程中加入乐舞演奏,则有区分仪式性质与规格、增强现场氛围、表达精神主旨等众多功用[23]330,且经礼、乐、歌、舞的完美融合,其整体规模也愈发完善。至于现代社会,中和韶乐的服务对象早已从皇室贵族发展到普罗大众,而中和韶乐的重现更是为天坛增添了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色彩与精神魅力,不仅成为了其标志性印记,也让人们对天坛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加以了解,这使得后人能够在观赏物质载体的同时感受精神魅力,在体悟思想内涵的同时瞻仰古迹恢弘。

以往在探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时更为注重对其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与修复等工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对于物质性建筑同样意义重大。且唯有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联系,并一同保护传承,才算做到了对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

(二)以天坛为根基更有利于中和韶乐的传播

在现代社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是中和韶乐为大众认知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今时代,通过各大卫视及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传播的综艺节目屡见不鲜,一度成为热门话题。2019年,由北京卫视推出的大型文化体验类节目《遇见天坛》获得广泛关注,其对于天坛内众多古建、景观、文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嘉宾的亲身体验向观者展示天坛之美及其文化内涵。《遇见天坛》的第一期便是关于中和韶乐及神乐署的推介,其既让观者对神乐署及凝禧殿的整体布局得以把控,对乐器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许多屏幕前从未亲自到场观看过的民众感受到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对中和韶乐之宣传、展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传播途径。据了解,在节目播出后,天坛神乐署的游客量增加了6倍[24],让其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除此之外,天坛公园还举办了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对象以儿童或亲子家庭为主;事后,还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活动内容、流程及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解说。其中包括多期与中和韶乐相关者,对其传播、传承以及培养青少年一代之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度意义重大。

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特定的、公共的传承与展示空间则不易寻找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元素,其受众范围便难以扩大。但中和韶乐因天坛这一物质空间而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应充分利用此平台,以天坛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向国内外传播。

四、中和韶乐与北京中轴线的关系

中和韶乐最根本的文化内涵还是要集中于“中和”二字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用来约束古代帝王统治、构建和谐社会以外,“中和”文化还多次彰显于城市规划与建设。而运用中轴线的传统也一直延续下来,并在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中发挥了其重要性,形成了今日所言北京老城真正的“灵魂和脊梁”。

(一)中和韶乐与北京中轴线联系紧密

北京中轴线是“中和”思想的重要载体。这条长达7.8公里的文化线路将明清北京之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全部串联起来,容纳了坛、庙、门、桥、殿等众多元素,并跨越时空之阻隔。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将其赞誉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且“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25]。而天坛公园作为北京中轴线南段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群之一,承载了古代帝王祭祀祈祷以及现代市民休憩娱乐等众多职能。中和韶乐,虽然与中轴线分属两种不同的遗产类型,但实则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首先,中和韶乐及中轴线均为“中和”文化的集中体现。自明清中和韶乐改组以来,其所蕴含的中正、平和之内涵便愈加显著,并在相应的演奏程序中尽得体现。中轴线之注重对称、讲求对应的建筑布局思想,更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平心静气、不偏不倚之风的典型代表。譬如汉字“中”字,其间的一竖也正因位居中央而显得更加坚毅、挺拔,并将其两侧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态,而中轴线便同样是如此。另外,两者都是巩固政治统治、维护社会治安的关键要素。古代君王大多选择以中轴线的方式来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更有利于突显建筑本体,塑造庄严有序的环境氛围,使其成为“表达权威和秩序的基本规划手段”[26];对以宫廷音乐为代表的传统礼乐文明进行规范同样可以用来维护国家统治,并期望整个社会也都能够按照和谐、稳定的态势发展。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中轴线和中和韶乐分别为北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多年来,中轴线的遗产申报筹备工作一直有序进行,中和韶乐也已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故而两者也都占据着极为有利的发展契机。实际上,传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一种基因和血脉。它与中轴线上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流动的、充满韵律与色彩的文化空间。因此,在中和韶乐未来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与天坛的联系,还应以更加宏大的视角待之,着重探究其与北京中轴线的双向联系,发掘古老文化的潜在魅力。

(二)促进中和韶乐与北京中轴线的共同发展

梁思成先生早先认为,北京中轴线是有音乐节奏的。例如从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天安门是重点的节拍,而之后又进入了新的旋律篇章;且任何一座建筑物上的构件,如窗、柱等,都可以用音乐节拍来表示[27]。实际上,整条中轴线也可以当作是一部旋律鲜明、优美动听的乐作。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再至北延长线,整体旋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却又首尾相应;历史卷轴亦随之展开,千百年文明建设之路一一呈现。中和韶乐作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这部宏伟曲作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齐整辉煌的建筑布局与中正平和的古老旋律,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之典型代表;且二者的有序相和,方可使固定的建筑本体增添流动的韵味之美,同时将这条北京城的脊梁之真正内涵进行宣传与弘扬。如此一来,不仅对于中和韶乐之保护传承有益,甚至可以继而为中轴线的申遗贡献力量。

另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了中和韶乐以外,还有如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天桥中幡、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天坛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某种程度上与中轴线这一物质遗产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轴线文化。中和韶乐作为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且与中轴线文化极为相近的国家级非遗,更应在未来中轴线及相关非遗项目的发展中起到领头作用,推动多方元素共同繁荣。

五、结语

音乐文化的整体演变趋势与社会历史之进程相似,都在交流与融合中发展。明清中和韶乐摒弃了外来文化要素,在整体内容及形式上过于注重政治性;且因其曾广泛服务于皇室贵族,在民间无法流传,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故而与王朝兴败息息相关,亦难逃衰落萎缩的命运。但无论如何,中和韶乐在今日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却是极为深厚的。再加之“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获得广泛关注,多年来,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对其保护、传承等投入大量精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进入了崭新阶段。

中和韶乐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物质因素紧密相关。神乐署、天坛公园以及北京中轴线,三者作为中和韶乐的原生土壤及展示载体,与之联系极为紧密。无论是古时乐舞生的培养、祭祀仪式的应用,还是现在的中和韶乐展演、普及与文化融合,这三者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中和韶乐今后乃至未来的展示、传播、传承等工作中,仍应持续发挥既有优势、发掘未知潜能,并注重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促进中和韶乐及其物质空间的共同发展。

中和一闻祈国安,韶乐千年冀永传。任何遗产都是属于未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像当代这样受到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遗留的文化印记,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保护与传承。经由天坛管理处、神乐署雅乐中心等多方力量实行的宣传手段及传承措施,笔者希望其可以增加人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关注与喜爱,以期更多人投身于中和韶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当中,让无形的文化传统在现代世界也能够精华永存,繁荣依旧。

猜你喜欢
天坛中轴线中和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天坛之美》
首付10万起! 做广州业主!坐拥中轴线+名校资源+三大商圈!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中和”的大美之学
半碗粥道
魅力广州——灯光璀璨的广州新中轴线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