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研究

2022-12-31 03:22黄燕刘铭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5期
关键词:肾衰竭肾脏病半胱氨酸

黄燕 刘铭雅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慢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很多,例如众所周知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1]。慢性肾衰竭发展到后期便成为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相比,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预期寿命通常较短[2]。终末期肾病主要治疗手段为肾脏替代治疗,条件许可下进行肾脏移植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案,都对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因此筛查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预防肾衰竭及减缓肾衰竭的进展便尤为重要。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的巯基,这种氨基酸存在所有的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通过两种代谢途径降解,其中一部分通过肾脏排出[3]。肝脏、肾脏、消化道、胰腺等器官包含了所有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所需要的酶。肾脏在清除循环的同型半胱氨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慢性肾衰竭及急性肾功能疾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常见的临床表现[4]。血清肌酐值为临床上用来评估肾功能最直接的指标。本研究通过收集近两年在深圳市保健办体检的中老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肌酐值,分析两者关系,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肾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0 年6 月~2021 年8 月到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体检的259 例中老年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32 例,女27 例;年龄47~95 岁,平均年龄(67.25±10.70)岁。根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 μmol/L可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5]。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 μmol/L 作为对照组(85 例),血同型半胱氨 酸水平>10 μmol/L 作为病例组(174 例)。对照组年龄(66.25±9.70)岁与病例组的(67.95±10.70)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年龄≥45 岁;②血压、血糖、血脂根据指南控制达标;③非疾病终末期。

1.2.2排除标准 ①肌酐≥707 μmol/L 的尿毒症患者;②血压未控制,60~75 岁人群诊室血压≥150/95 mm Hg,≥75 岁人群诊室血压≥160/100 mm Hg[6];③血糖控制不理想,60~75 岁人群糖化血红蛋白≥7%,75~90 岁人群糖化血红蛋白≥7.5%,≥90 岁人群糖化血红蛋白≥8%[7];④明显恶液质状态或各种疾病终末期。

1.3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抽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肌酐、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检测的指标参考值在不同时间段参考范围基本一致,其中血清肌酐参考值范围为44~133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值范围为5~15 μmol/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连续性变量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肌酐值的相关性分析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评价中老年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以0.05 为检验水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生化指标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肌酐为(91.00±23.07)μmol/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11.49±2.78)μmol/L,尿酸为(367.36±83.21)μmol/L,收缩压为(127.73±16.26)mm Hg,舒张压为(74.91±10.10)mm Hg,空腹血糖为(5.65±1.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13±0.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72±0.95)mmol/L。

2.2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比较 病例组血清肌 酐(94.35±25.15)μmol/L 高于对照组的(84.15±16.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比较(,μmol/L)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比较(,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血清肌酐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肌酐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387,P<0.05)。见表2。

表2 血清肌酐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2.4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肌酐值14.6%由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决定,血清肌酐值85.4%由其他因素解析。把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Stepwise,enter≤0.05,Remove≥0.1),可发现R2逐渐升高,根据在控制血压及血糖情况下,血清肌酐值25.3%由年龄、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共同决定。见表3。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肌酐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他变量的多元性线性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模型有意义,并可得出该多元回归方程为Y(肌酐)=2.191×1(同型半胱氨酸)+0.581×2(年龄)+0.066×3(尿酸),回归系数均有意义。见表4。

表3 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表4 回归系数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慢性肾衰竭作为多种累及肾脏疾病进展到后期的一种结局,治疗手段有限。慢性肾衰竭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基本很难逆转,进展到后期机体无法代偿,通常只能通过肾脏替代治疗,医疗费用高,治疗过程繁琐,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发展呈渐进性,病程反复,迁延不愈,最终发展为尿毒症[8]。慢性肾脏疾病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蛋白尿。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很多,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是大多数病例的原因。慢性肾脏疾病在致病的病理机制停止后,内在的持续损害仍然存在。因此,早期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9]。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短期内肾功能急剧下降、代谢产物蓄积,是一种危重患者的常见临床综合征,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内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全球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0]。

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当体内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时,例如缺乏维生素B 及叶酸,会使得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发生障碍,最终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在肾脏主要通过转硫化途径被代谢,肾脏作为同型半胱氨酸重要代谢场所,肾功能衰竭使得体内同型半胱氨酸蓄积。多种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DNA 低甲基化等机制促进肾脏疾病的发生及发展[11]。Li 等[12]研究发现,与单纯使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依那普利联合叶酸治疗可以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了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发生及延缓肾功能衰退。Cianciolo 等[13]团队的系统性综述中得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加叶酸治疗,与单独使用ACEI相比,ACEI 加叶酸治疗使慢性肾脏病进展风险降低2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率降低10%。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从叶酸治疗中获益最多,其进展风险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分别降低了56%和44%。多种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慢性肾脏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与肾功能相互影响。

本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清肌酐呈线性相关,能决定血清肌酐水平的14.6%,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为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徐畅等[14]通过回顾性研究186 例患者中脑白质疏松患者肾功能不全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为脑白质疏松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相符。

尿酸及年龄对血清肌酐亦有较大影响,既往多种研究基本证实影响血清肌酐值的常见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等,而本研究结果发现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血压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有关。因此尚不能单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测血清肌酐值进而预测肾功能,但降低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仍有很多不足,样本量较小、未将肾小球滤过率、半胱抑素C 列入肾功能研究指标等,仍需继续探索同型半胱氨酸与肾功能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何种机理影响肾功能。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脏病半胱氨酸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临床肾脏病杂志》稿约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