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确诊耳聋者颞骨CT的影像学分析

2022-12-31 21:30高健波
健康之友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中耳内耳耳聋

高健波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淄博 255020)

先天性耳聋作为人类最常见的身体缺陷之一,会对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现有听力障碍人群高达3000万,且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3万,由于受医疗条件的限制,以往在进行先天性耳聋诊断中以描述性诊断为主,临床筛查难度大,且精准度不高[2]。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发现新生儿存在的听力障碍,并对其实施科学的临床干预(如:佩戴助听器、听力康复训练等),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聋哑的发生。颞骨CT检查利用图像重建优势,成为先天性耳聋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颞骨CT的使用能清楚得看清面神经垂直段,精准评估听骨链是否存在畸形[3]。本研究收集了153例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患儿的颞骨CT影响学特征,为本地区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提升筛查质量献计献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抽选2019年1月-2022年4月10432名开展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其中有1012例2次筛查阳性者被转入本研究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流程如下:①对新生儿耳道实施常规清洁处理,检查鼓膜,借助中耳分析仪对中耳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全面了解外耳道与中耳的情况;②开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与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③若ABR检查结果发现有听力障碍,则进一步实施多频诱发脑干听力反应仪检查;④对确诊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实施颞骨CT检查。

1.1 新生儿听力检查

在专业隔声电屏蔽室中开展检查。

1.1.1 中耳分析仪

采用Grason-Stadler中耳分析仪,256Hz探测音实施鼓室声导抗测试。

1.1.2 ABR

采用国际听力Eclipse,刺激声为短声,带通滤波0.1-3.0kHz,叠加1024次,刺激率30.1次/s,分析时间为20ms,记录电极置于前额发际,于同侧乳突置入参考电极,将地极放置在眉间,极间电阻<5kΩ。

1.1.3 DPOAE

使用国际听力Titan进行检查,将初始音强度与刺激条件调整至合理范围,以诱发的耳声发射振幅作为纵坐标,以f2频率作为横坐标,其所收集到的信号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判断并绘制相应的听力图。检查8个频段,将信噪比≥6dB的设为该频率通过,8个频率中出现5个频率通过表示DPOAE通过。

1.2 影像学检查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rive双源CT和GE BrightspeedElite 16排CT进行检查,扫描时间为1.0s,层厚:0.625-1.250mm,螺距0.562:1,床速5.62mm/rot,间隔1.0mm。横断面薄层螺旋扫描(层厚1.25mm),后开展冠状面重建,通过MRP重建方式,层厚为1.25mm,层厚为1.25mm。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153例接受颞骨CT检查的新生儿中,影像学显示新生儿耳内结构存在各种畸形,总发生率为32.03%(49/153),其中外耳畸形发生率为42.86%(21/49);中耳畸形发生率为34.69%(17/49);内耳畸形发生率为16.33%(8/49);3例为并发畸形6.12%(3/49)。

2.1 外耳畸形

在本研究中发现14例新生儿为外耳道闭锁、7例为外耳道狭窄。其中骨性狭窄3例、中膜性狭窄4例、单纯性狭窄5例、中耳畸形4例、内耳畸形5例。

2.2 中耳畸形

在中耳畸形新生儿中,单纯中耳畸形为4例、伴外耳畸形7例、伴内耳畸形6例。

2.3 内耳畸形

在内耳畸形患儿中,有3例为单纯内耳畸形,有2例伴有中耳畸形,同时伴中耳、外耳畸形者有3例。

3 讨论

先天性耳聋是人类较为常见的身体缺陷,发病率约为1%-3%,听力损失若未能及时发现与干预,会导致患儿语言功能发育迟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心理、情感及沟通等能力的发展,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产生沉重的负担[4]。全球因聋致残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5%,新生儿听力筛查成为重点筛查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先天性耳聋三级防控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先天性耳聋筛查方式之一[5]。国内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已20余年,掌握了诸多的临床经验,其中部分省市在听力筛查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卫生部出台相关政策,应尽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并第一时间予以适当的临床干预,从而避免由聋致哑[6-7]。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大样本初筛,对可能存在先天性耳聋的新生儿进行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实施颞骨CT检查,成效显著。颞骨CT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对听骨链进行重建,不但能较为立体的显示听骨链的完整结构,较为直观形象的了解各结构间的关系,更好地显示各个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精准了解新生儿耳部的解剖关系及病变具体位置,从而提升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这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术前检查中得到充分证实[8]。除颞骨CT检查的实施,本次研究还使用ABR与DPOAE检查技术,但上述两种检查方式无法有效排除初筛阳性者的听力障碍,这是由于DPOAE技术无法反映蜗后的听神经与中枢听觉通路的情况,目前在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中还有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新生儿迟发性听力障碍等,因此还需借助技术更为先进的诊断技术。

本院研究结果显示,在先天性耳聋新生儿中外耳畸形发生率较多,总发生率为42.86%。外耳畸形是较为常见耳部疾病,包括外耳道畸形及耳廓畸形,单纯性外耳畸形最常见的是耳廓发育皱褶,严重者会出现隐耳、垂耳等,会对新生儿的听力造成严重影响[9]。本研究结果显示,14例新生儿为外耳畸形、7例为外耳道狭窄。在胚胎发育中,外耳起源于第1、2腮弓,中耳结构源于第1、2腮弓与第1咽囊,两者存在密切联系,由于新生儿外耳道的骨部与软骨都未完全发育,是由纤维结构组成,因此耳道易发生塌陷与狭窄[10]。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儿童的内耳、中耳及外耳结构中,所发现的严重耳廓畸形多数伴有外耳道闭锁。外耳道闭锁往往不是单独发生的,患者会同时存在多种耳部畸形合并症,因此应积极鼓励新生儿接受相关临床治疗,帮助其快速恢复听力功能。此次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有部分新生儿为内耳畸形,根据以往研究经验发现,Michel型是最为严重的内耳发育畸形种类,患儿内耳完全未发育,为耳蜗缺失,也可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与智力发育障碍,此类型是指内耳仅存在一个空腔代替正常的内耳结构,在内耳畸形中,此类畸形多见,另外前庭导管水管扩大多见,这与以往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11]。

在本次研究中颞骨CT显示患儿存在骨链畸形,表现形式多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出生后即出现耳聋而局部无后天性病变,单侧性聋于幼年时常被忽略;②耳聋为进行性,且检查时气导曲线呈水平型,骨导曲线一般为正常或略低于正常值;③X线检查时可见骨质增生或其他畸形。但每种诊断方式固有其不足之处,而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颞骨CT虽在新生儿耳部诊断中具备显著优势,能清晰显示听骨、股室的结构,但无法全面显示软组织等细小的组织结构,因此临床建议中耳畸形的确诊应依靠手术探查[12]。

综上所述,颞骨CT能清晰显示出新生儿的前庭、半规管、内听道等骨性结构,但无法清晰的显示膜迷路的异常,此外研究发现,由于MRI在临床诊断耳部疾病所具备的独特应用优势,因此在耳部疾病的诊断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先天性耳聋与遗传、分娩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对导致先天性耳聋出现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与预防,筛查人员在与新生儿家长进行沟通听力检查结果时需要注意,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也不一定说明听力功能完全正常,还需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当前诊治手段有限,无法开展完善地检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逐渐成熟,颞骨CT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中耳内耳耳聋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恐龙内耳的秘密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
耳道成形术在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中耳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