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珣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18 年8 月,我国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2019 年4 月,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这标志着“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在国家社会发展催生新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新在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上,新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上,新在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上[1]。当前,以国家意识和新文科理念构建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已经成熟。同时新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对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世界,创新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念为我国发展搭建了新的国际舞台,需要我们尽快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融入更加广阔世界。这就对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要求。一方面,需要我们丰富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细节认知和全面认识,科学研判研究对象国及与其合作的发展形势和条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度[2]。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对外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加快我国文化“走出去”和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发出更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国门谋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成绩显著,对外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46462.57 亿美元,在全球贸易领域的份额达12.9%,2020 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01.5 亿美元,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2555.4 亿美元。但我国企业“走出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平稳发展,我们需要对合作国家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需要培养更多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区域国别研究需要诸多条件,其中掌握研究对象国的独特语言对深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十分重要。阅读一手资料和引用一手数据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读和误用,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传统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往往存在懂专业却不懂外语的情况。外语能力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胜任区域国别研究的任务。对此,大力发展外语学科下的区域国别方向研究和人才培养,满足我国对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需求。这也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语,更要使学生成为知识面宽广、专业基础深厚、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需要对学生实行交叉型培养、贯通式培养、线上线下融合培养、创新性培养,同时不可忽视思政建设。
从研究广度来说,区域国别研究是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行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已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3]。对于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研究和人才培养来说,可以将外语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科学联系起来,实现传统文科的学科重组。此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与计算机、大数据等理工科新兴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新文科的重要增长点。
从研究深度来说,区域国别研究不应停留在对研究对象国的宏观研究层面,更应该进一步深入至微观层面,对某一领域内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且清晰的论述,不断填补区域国别研究的空白、弥补短板,构建起关于研究对象国的知识体系[4]。这就要求外语学科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只有推动外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在本科阶段就进行区域国别方向专业教学,实现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才能讨论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研究人才。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大程度实现学术研究的传承性,更有助于培养出高层次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为拓展区域国别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外语学科需要更新课程结构,除了开设外语专业课程外,还可跨学院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自主辅修经济、政治、外交、历史、法学、社会学、新闻学、艺术学、计算机等课程,同时保证课程设置的贯通性。对于外语学科本科生,可在低年级基础阶段重点进行外语基础知识教学,在高年级提高阶段加强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和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外语学科硕博研究生阶段,可从其他学科遴选教师教授相关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甚至担任导师,以拓宽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培养高水平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多个科学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仅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文科学术研究中,新技术越来越渗透其中。从研究对象来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最新动态、热点事件首先出现在互联网上;从研究参考资料来看,许多参考文献和数据都已建起了资料库和数据库,实现了电子化;从研究方法来看,各种问卷调查软件、统计软件、数据建模软件层出不穷。在当前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人员应紧跟时代潮流,“学会利用数据方法和分析手段,实时洞察热点事件”[5]。
大量新技术还被应用到新文科教学中,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成为新型教学形态。MOOC(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课程、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学习平台,为从传统教学模式向OMO 教学模式转换提供了重要渠道。OMO 教学方式重塑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主动学者;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承担起引导、调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6]。OMO 学习方式将从内部驱动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全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因材施教提供新路径。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既要求“博”,也要求“专”,因此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教与学的问题。一方面,本院校内往往存在师资配置不足和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较繁重,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和线上资源,从而更灵活方便地完成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补充。对此,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更是迫切需要“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7]。应鼓励外语学科区域国别方向师生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和平台,着力打造智慧课堂。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前或课后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线上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相关测试练习,以便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做出反馈评价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新文科建设要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当前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独立科研能力欠缺的问题。对此,应首先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社会需要创新外语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在外语学科框架下,加强各方向课程资源的整合,打通重复课程,避免重复设课造成的资源浪费,使课程体系更为合理。与此同时,可根据外语学科下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设能够体现不同研究方向特色的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使学生更加关注本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界前沿动态,从而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多方式多渠道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如举办入学专业认知教育会、学术沙龙、学术经验分享交流会、学术会议等活动,规划面向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等。入学专业认知教育会主要针对新入学的学生,可邀请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任课教师和学业导师进行专业和研究方向介绍。入学专业认知教育会不仅可使新生在短时间内对专业以及任课老师有更多了解与认识,更有助于新生尽早找到学业前进方向,合理科学制定学习和研究规划。同时,可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研究领域开展专题性质的学术沙龙,通过学生汇报、教师答疑等具体环节为学生展示和师生交流提供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此外,还可定期举办学术经验分享交流会。一方面,邀请校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请具有一定科研成果的高年级学生总结科研经验并分享给低年级学生。这种师生和生生间的学术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科研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尝试独立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经验。举办面向学生的学术会议也十分必要。通过设置专家学者主题演讲、参会学生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和专家学者点评等环节,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为学生搭建起一座学术沟通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视野,不断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重要的是规划大学生和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专项科研资金和科研基本保障条件,提高学生的自学、发现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区域国别研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材料和数据获得成果,更需要一头扎进研究对象国,沉入当地社会,实地考察调研,掌握当地的真实情况。对此,可通过选派学生短期留学、出国培训、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等举措,为学生提供到研究对象国开展田野实地调研的机会,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5]。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新时代外语教育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培养扎根中华大地,具有世界眼光,融合政治定力、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能力及话语能力的卓越国际化人才[9]。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由于专业和方向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把立德树人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首先,构建融入式一体化课程思政模式。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整体学科发展规划和课程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依据学科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育人总目标,紧扣“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明确思政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其次,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注重加强思政实践课程建设,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可定期开展思政系列活动,如历史博物馆体验式教学活动、学生党员讲党课大赛和廉政情景剧大赛、历史舞台剧表演等,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的热情。再次,打造全天候的思政队伍。努力打造以专业为核心,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学业导师、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工作模式。具体可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原则,一方面,成立由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业导师兼任思政导师,提升思政队伍亲和力和与专业的融入度,同时鼓励任课教师与学业落后的学生认亲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切实帮助学业落后的学生顺利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文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优势,在外语学科下建立起高水平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仍将是外语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