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与路径

2022-12-31 20:40
对外经贸 2022年10期
关键词:转型绿色生态

王 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近年来,气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变暖,联合国呼吁各国在发展转型举措中注重绿色和创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响应,提出力争到2030 年达到碳达峰,到2060 年达到碳中和。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概念已经家喻户晓: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上升、待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逐步下降,而这个峰值特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减的拐点。碳中和指的是国家、企业甚至个人在一段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建筑节能等一些形式,抵掉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中和不是碳排放的“绝对零度”,而是将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抵消为“相对零度”。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转型亟待进一步落实,而城市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2020 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3%,城市碳排放量占全国城市碳排放的85%以上。事实上,为了适应当今中国的新发展,现代化城市亟需进行一个调节与整合的循环发展过程。众所周知,城市转型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持续发展过程,它不仅受到自身发展周期的影响,而且也需要满足城市功能、城市经济、城市资源环境等模块的转型需求。然而,在我国追求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绿色转型在内涵和路径上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转型。中国预计2060 年达成碳中和的伟大目标,也就意味着我国的能源、建筑、交通、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系统性的变化,而城市将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

“转型”是指事物改变传统的形态和运动状态,以适应发展需要,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动态过程。当今世界“转型”是城市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需要向着更加综合全面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转型。所谓城市转型除了包含经济层面的转型,还包括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多维度转型,这一过程无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涉及从企业、行业到政府等方方面面。城市转型并不囿于一个层面,而是通过全面的系统调整和战略革新,推动城市的改善和发展,碳中和进程明显加快,迅速成为国际主流议题,全球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价值正在汇聚,绿色、低碳、生态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

首先,探究城市绿色转型现状以及路径是探究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基本前提。我国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色转型,既包含着城市绿色转型的基本特征,也包含着特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内涵。一般来说,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城市绿色转型具体是指:能源体系转型、产业体系转型、空间体系转型、治理体系转型。在城市转型过程中,逐渐摆脱单一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规模扩张模式,达成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

目前,城市绿色转型是学术界的热门议题,并且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又有了新的内涵特征。在城市转型目标方面,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色转型,除了强调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外,还注重能源资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脱钩,将能源消耗的强度下调,保证碳减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最终达成碳中和目标。在城市转型内容方面,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色转型更加重视将碳排放量降低,绿色转型的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能源资源、产业、城市规划、生态空间、城市绿色治理等等。由此可见,碳中和背景下,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已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谋求绿色增长的战略选择。

二、在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绿色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理念有待改进

近年来,各级政府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多年的发展惯性不可能在短期内成功转变。

(二)绿色技术发展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的城市绿色转型亟需先进的绿色技术作为支撑。绿色技术的发展是解决绿色发展问题的关键解决途径。绿色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甚至是沉默成本。当然,随着我国的发展,随着观念的转变,社会接受程度会提高,技术成本会相应降低。

(三)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有待完善

科学调查表明,碳中和的实现以及使得二氧化碳回归自然生态圈的重要手段是增加生态碳汇的重要途径。但是,中国城市存在明显的生态空间不足问题,由此导致城市空间格局满足不了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要求。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生态碳汇能力有待加强。

三、在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中国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

根据城市转型的阶段性属性我们须知,中国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国城市的绿色转型的实现,充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点是基本前提。我们要在全面了解传统模式下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出行动,更新理念、发展产业、转变生活方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一)积极倡导并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理念

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实现需要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协作,也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因为每个人都是城市绿色转型的直接责任者。倡导全民参与,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宣传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落实节能减排自愿承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扩大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范围。畅通公众生态环境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类举报热线的作用。

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首先,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的占比,并且有效促进低能耗第三产业的开发使用与发展,建构绿色低碳的经济结构,并大力加强生态修复;其次,对城市的环境加强综合治理,应当根据不同的城市类型,宣传和实施不同的污染标准以及环境质量标准,着重支持低碳化建设,完善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度以及减排标准体系。重视单位能源效率和单位碳排放;最后,倡导绿色科学发展观,鼓励绿色消费。城市的低碳、绿色转型不仅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要积极宣传保护共同家园的绿色理念将节约文化和环境道德融入城市运行的社会秩序,加强绿色消费政策的宣传,把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

(二)推动能源供应体系低碳化进程快速发展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城市的绿色转型要加快能源结构优化,推动能源系统向低碳化转型。第一,减少甚至淘汰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立足我国能源结构现状,把“减煤、控油、增气、强非”作为化石能源结构调整的总原则,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减煤需要平衡安全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天然气在化石能源中的比重。加大对CCS 和CCUS 技术的探索力度,为减碳提供兜底保障;第二,鼓励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的大力实施,其中应给以风电、光伏发电为重点,并且将生物质、地热能、海洋等作为补充;第三,鼓励出台市级双碳目标和“碳峰值”“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三)绿色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绿色市场建设是中国绿色城市转型的关键支撑

在政策方面,各级政府应对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大力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产业化进程。首先,应加速建立能够全面反映出的社会和环境成本的综合价格机制,从而可以有力避免资源价格扭曲或是低估等类似情况的发生,并促进资源比例的合理化进展;其次,应加强对环境税的推出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的注重,加强吸引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最后,各级政府应在在经济、税收、融资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倾斜,出台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鼓励世界上先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利用。

(四)积极推动城市空间接近自然的设计

一是提出将碳中和作为城市土地空间规划的关键目标,然后将碳中和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合理增加城市生态空间面积,适当扩大排放释氧固碳的“氧源绿地”;二是要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切实实现城市紧凑发展,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合理设置街边绿地和口袋公园,加大立体绿化建设力度。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提高植被覆盖度,并依托城郊农林区域带,打造生态屏障、碳捕捉、碳汇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复合;三是加强存量土地空间有机更新,努力实现城市空间再生产利用,合理推进集约利用和复合运用,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鼓励工业园区混合运用,推进多层工业楼宇模式交叉利用,鼓励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复合利用,增加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经营设施。

(五)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前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共同主题是就是国际合作。世界各国都在摸索适合当地城市的减碳、绿色的发展方式。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加快优化绿色能源结构和绿色产业结构、推进零碳技术创新、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倡导碳中和理念外,城市间乃至国际合作也应加强。中国城市碳中和和行动不应仅限于一个城市,而应建立城市间合作网络和共同体,以加强城市间在碳中和问题上的合作。在全球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下,全球城市间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应尽快破解城市间的信息壁垒和信任赤字壁垒,重视绿色能源需求的碳中和政策、信息共享和数据分享。在城市气候合作方面,中国应注重优势互动、合作共赢,中国城市应拿出更大的雄心和行动,努力加强城市和地方气候合作,推动传统城市气候合作网络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促进全球和国家间的碳中和合作。

四、总结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1/4 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的城市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很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供应体系低碳化进程快速发展,大力支持市场建设和绿色技术,积极推动城市空间接近自然的设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转型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转型
沣芝转型记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