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远的观摩课

2022-12-31 17:18聂闻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普适性共性特级教师

◇聂闻

“现在特级教师的观摩课,越来越沉沦为一种赏心悦目的欣赏课。”有人这样评当下特级教师的公开课。

这样的评,我不知道该说是毁还是誉,只是听起来感觉怪怪的,感叹现在的人说话越来越有水平,表达了意思,却不留痕迹。

特级老师上出来的观摩课,精彩,让人想看,想知道这个教学内容之下,能上出怎样的精彩与不同;但特级教师的课,也让人失落,课再好也与自己没有半点关系,学是学不来,用又用不上。不看,心痒;看了,失落。纠结矛盾之下,发出心灵映射之下的妙叹。

为什么会这样?特级教师进行的是个性化教学,而我们一线教师进行的是达标性教学。这里的个性化,应当分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依据自身的个性显示“教”的个性化,二是教师尊重学习个体因材施教。前者因是纯个人教学素养、积淀、才情将教学内容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不具有普适性,不能纳入达标性教学;后者具有普适性,可以纳入达标性教学。特级教师在追求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弱化了教法的普适性,从而远离了达标性教学。

我国古代的私塾教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全靠私塾先生个人学养来完成,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突出教师个性化的特征依然明显,因为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都有《教学大纲》。“大纲”,意味着是纲领性的文件,那就是为学科制定了方向与目标之后,将实现的路径交给了教师,只讲结果,不问过程,给教学的个性化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进入21世纪,教育已转变为一种产业。产业,讲求的是“标准”,《课程标准》应用而生。当年的《教学大纲》是为教师而设,如今的《课程标准》也不单是为学生而立。尽管至今仍没有人站出来挑明由“大纲”转为“标准”的原因,但教育的产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说明“标准”的必要性。“课程”设置“标准”,我是这样来理解的:一门课程,不管由谁来教,学段结束之时,每个孩子都要拥有规定的、确定的能力,都要达到这个标准,因此称为一种“达标教学”。现实是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手下,孩子拥有的基本、基础的能力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的。要实现“达标”,首先需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前三者,可以概括理解为“教什么”,这一点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已基本实现;“教学过程”,是实现前三者的路径,属“怎么教”的问题。要想实现课程的教学标准化,在前三者已经确定并实现的情况下,只有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也是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与结果是同一标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执行者是教师,这就要求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要拥有大致相同的教学素养,现在的教育通过学历来实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要求、目标都一致,教学过程和方法尽可能一致的情况下,尽管有执行过程中个性化带来的差异,但不管是谁来执行,教学质量与结果十有八九能得到保证,不会太走样、太离谱,从而实现教学的标准化。如果教学质量与教学结果实现了标准化,不管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孩子最后都能获得他应拥有的能力和应达到的高度,那就不再有择校、择班、择师这种现象,至少不像现在这么越演越烈。这当然是教育产业化的一种理想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的推出,追求的是达标教学,教学的普适性是其核心所在。在尊重学习主体个性的基础上要寻求教学的共性,解决“怎么教”的共性问题,是首要问题,而不是要极度张扬、放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性。不是说教师的个性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上不能张扬放大,而是强调在解决好“怎么教”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再说教的个性化问题。

特级教师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为是特级教师,就具有引领性,人人追求个性化的教学,人人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所有教育者都期望在个性化的追求中实现对共性的跨越,最终只有一个结果——两极分化:在个性化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人,带着一小撮学生在自己的特色领域里一路狂奔突袭,取得令人惊叹咂舌的“战果”;追求个性化教学却没有成功的,或是好高骛远,或是朝秦暮楚,因为对普适性“怎样教”的缺失,到最后连《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都无法实现,遑论其他。前者因小众化,只能成就一个人一时盛景,后者因无法保底而饱受质疑,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课程标准》需要的内容。

社会发展带来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要求教学标准化,教学标准化亟需的是教法的共性,而不是教法的个性。在普适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之间,普适性教学无论是价值还是重要性都远远大于个性化教学,可是我们现在却在个性化教学道路上蒙眼狂奔,这是一个需要正视并重视的问题。

猜你喜欢
普适性共性特级教师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特级教师批作文
分层均匀结构地电阻率影响系数一个重要特性普适性的证明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共性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普适性四旋翼飞行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