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刘航 孙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教育扶贫的对象,也需要“志智双扶”。随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三全育人”理念深入高校各领域,融入资助工作理念,资助工作也开始吸收社会资源实现育人功效,实现广义上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新时代的资助育人工作指明方向,明确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即搭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体系,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讲话以及国家出台的两份纲领文件,点明高校资助工作“谁来进行资助育人”“怎么进行资助育人”的问题,为资助育人工作指明新思路和新方向。
为了保证贫困学生群体能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参照“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发展型资助模型,我院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本院贫困生资助体系,该体系以“助贫”“助德”“助能”为目标,“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实现贫困生既获得物质帮助也实现素质能力提升。
经过几十年的年发展,我院资助已形成“奖助贷勤免补”完备的体系,现有资助政策几乎实现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实现了资助工作的初心理念“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初衷;多年的运营,全方位育人的模式已基本形成,项目效果显著。
(1)经济资助广,贫困生生活有保障。我院贫困生以广西农村生源学生居多,近5年我院贫困生比率约为45%,每年贫困生人数约为750人。国家助学金覆盖面高达80%以上,加上4类企业助学金作为补充与辅助,我院贫困生受助覆盖面高达95%。
(2)物质赞助广,贫困生活动有支持。校友大力支持我院贫困生各类文体活动,贫困生参加学院运动会、传统保健运动会、学院篮球协会、学院足球协会所需统一服装、防护药物等,均由企业无偿捐赠。
(3)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贫困生育人基地有保障。为满足同学们需求,药学院积极与符合资质的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签订教学基地的医药企业超过40家。近5年,已有约500名贫困生在实习基地接受毕业实习。此外,药学院积极推荐贫困生学生前往医药企业进行短期见习,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
(4)贫困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近5年校级评先评优数据统计,获得三好学生的贫困生占学生获评人数比高达71.92%;获学校奖学金贫困生占获评学生人数比高达73.80%;获校级学生干部贫困生占学生获评人数比高达78.57%;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比过半,贫困生作为主持人申报课题高达59.01%。
(1)部分受助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不足,集中体现在沟通交流和办公写作能力方面。
(2)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就业迷茫。因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缺乏实地经验,就业定位不清晰,职业发展迷茫。
(3)资助育人质量缺乏评价反馈机制,不利于资助工作改善与提升。现有资助工作,注重物质资助,强调将资助款准确发至受助学生手中,缺乏过程和后续效果反馈,对于资助是否发挥育人功效,比如是否满足受助学生实际需求缺乏评估。
经摸底调研、日常观察以及学生约谈,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所以呈现出学业自信不足,人际沟通能力不强,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的特点,原因分析如下:
(1)生源地的影响。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农村生源生居多,主要来自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客观原因,“少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拓展特长潜能的机会也少,这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心理落差影响。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属医学类的调剂生,由于录取专业非本人第一志愿,调剂带来的心理落差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家庭提供的专业锻炼实践资源有限,而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为学生提供近距离认识就业市场的平台,认识求职岗位。缺乏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锻炼机会,会影响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判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脱贫实践经验与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农村扶贫的系列论述,其中就包括了“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理念,“扶贫、扶智”的帮扶对象在于贫困农民,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关于“扶志”和“扶智”,“扶什么”和“怎么扶”,结合文献梳理,学界提出以下观点。扶志,扶的是“志气和信心”“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3]“自尊心和感恩心”[4];去的是“等靠要”[5]“不思进取”“听天由命宿命论”[6],可通过“培育自尊心、感恩心、自信心”扶志[4]。扶智,扶的是“自力更生的能力”“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技能”[4],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调研和讲话中多次提及的“扶方法、扶技巧”,可通过“宣传政策、发展教育、发展致富门路”实现“扶智”[4]。
与以往的物质扶贫不同,“扶志”和“扶智”均强调精神扶贫,关注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激发,即,“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体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体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3]。
新时代资助体系与“志智”双扶理念具有高度匹配性。新时代高校资助体系强调发展型资助,该体系既强调物质帮助,又凸精神帮扶,即,凸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志智”双扶理论强调精神扶贫,关注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激发与技能培育,这与高校新型资助工作的“精神帮扶”具有很大契合度,为新时代新型资助工作如何实现精神帮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思路。概括而言,“扶志”为前提,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生动力,发愤图强,增强“读书有用”意识;贵在“扶智”,科学定位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定根”;并因材解困,为学生提供提升技能和本领的平台,“解困”。
根据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突出特点及其原因分析,我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路以“助贫”“扶贫”(稳资助)为前提,以“助德”“扶志”(强信心)和“助能”“扶智”(练技能)为两大基本点,近几年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
组织贫困生参加学院的“药之声”专业文化节。作为药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靓丽名片,已运营10余年,育人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每年的药之声专业文化节,项目众多,近几年开展了“中药饮片贴画制作比赛、中药药皂制作大赛、中药饮片鉴定比赛、中药饮片炮制比赛、中药香囊制作活动、香薰蜡片创意制作大赛、‘养生之道’茶包制作大赛、化学实验技能操作大赛、“五味感观”创意食品制作大赛等系列活动,以赛为抓手,实现以赛促学。近2年“专业文化节活动育人功效”调研数据,高达83.02%同学认为“药之声”专业文化节活动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增加了专业认同。
为增强贫困学习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同学们丰富就业资源、开拓就业视野、认清就业发展路径,我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组织优秀贫困生赴50余家教学实践基地参加企业寒暑期见习活动,通过与一线带教老师学习,在实践中锻炼专业知识,促进对专业思考,明晰未来的职业规划。
为提高贫困学子综合技能,解决贫困学子亟需提升的“办公文体写作技能”“社交礼仪技能”“新闻稿写作技巧”,学院每年都会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类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对贫困生宣传骨干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培训。
为提升毕业班贫困学子的临场应变能力,面试不怯场,我药引进企业冠名开展的“模拟应聘”比赛,模拟面试场景,邀请企业高层和企业资深人事经理入校担任嘉宾和面试官,挑选优秀的贫困生学生干部上台回答面试问题,在模拟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临场应对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据近2年“模拟应聘”满意度调查,参与问卷的85.71%同学认为模拟应聘有助于锻炼面试技巧和沟通能力。
结合我院历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育人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总结了以下经验:
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大需要[7]。资助育人工作也应考虑不同年级受助学生特点,结合不同年级受助学生需求,激发内生动力。针对大一受助学生,项目重点为“思想稳定”以及“经济保障”;针对大二、大三受助学生,项目需关注“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针对大四受助学生,资助项目围绕“提升就业能力”,满足学生实现理想抱负需要。
要实现大学生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个人”四大主体的密切配合。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多元资助主体,学生多一份关心,成长多一份资源与动力,实现资助与育人融合。对于医药院校,尤其注重与医药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丰富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校企合作,合力育人。
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和专业讲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见习活动,各类科技竞赛模拟比赛,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习、比赛、培育、孵化促使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以赛代练、以赛督学;以赛找不足、以赛促提升。
资助是方式,育人是目的。任何资助项目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因此,对于资助工作亮点的评价,应从是否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是否达到育人目的出发,对于学生认可度高的活动,纳入资助育人经典活动中,并将其打磨成育人品牌项目。
发展型资助是目前资助育人新出路,因为发展性资助强调“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志智双扶,融合物质资助与精神帮扶,与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相结合。诚然,发展型资助育人是一个新的思政课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熟的并可以借鉴利用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挣脱传统资助工作的弊端和开启创新的发展型资助体系,为社会培育更多“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8],对于中医药高校资助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个上下求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相关链接】
广西中医药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广西2011计划、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世界手法医学联盟、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北部湾海洋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是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发展的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源于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1941年省立南宁区、梧州区、桂林区三所医药研究所合并为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1945年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1949年12月学校停办,1956年恢复办学,成立南宁中医学校。1957年梧州中医学校并入组成广西中医学校,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12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