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毅
(兰州市民政局局属单位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兰州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兰州市慈爱特殊教育学校))
在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S.O.S儿童村、孤儿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社区特教班等一些特殊福利机构中,儿童福利院无疑是国内集养、治、教、康、置为一体的供养规模最大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且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权的弃婴、弃儿和孤儿,并负责救治、康复、特教等工作。本文由此群体聚集域出发,以孤弃儿童、教养工作者、机构人居环境为对象,在心理学视角下探寻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教养服务工作发展方向,推动孤弃儿童保障工作优质提升。
儿童福利工作是国家社会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2021年9月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出,关注和满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发展需要。民政部2021年3月起实施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中指出,明确儿童心理方面的需求,提供系统、全面干预,以改善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发挥儿童最大潜能。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孤弃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收容所,在保障儿童基本权益的前提下,更应着重关注心理健康的发展。
从社会化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大体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二者共生发展。群体心理一定程度上是个体心理的群像反映,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而群体呈现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倾向。由此来对儿童和教养工作者心理状态、日常行为以及人居环境进行分析,探寻服务困境和原因,预测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偏差行为和不良反应,促使个体、群体心理和行为符合儿童福利机构服务目标,实现教养管理科学化。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困境,莫过于“缺失持续的情感关怀”,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心与安全感。一方面,机构内鲜有健康儿童,绝大多数为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以及多重残疾症状的儿童,除身体因素外,原生家庭遗弃和领养家庭二次遗弃、教养工作者语言暴力、机构人文关怀欠缺等因素,都易使儿童低估自己、自我怀疑、自暴自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无法融入群体。另一方面,机构内存在“孤弃儿童多、教养工作者少”的现象,儿童可完全依附的人较少,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存在不确定性依恋等问题。心理学认为,这样会使得儿童在未来显得诚惶诚恐,时刻想要在周围环境中隐藏自己。在儿童福利机构,年满18周岁的大龄儿童需转入社会福利院继续进行抚养,此群体因对熟悉的生活环境极度依恋,在年龄方面变得极度敏感,会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抵触情绪和停止发展的现象。
(2)缺乏社会意识与社会情感。一方面,受早期成长经历或身体发育影响,机构内儿童少言寡语,对新鲜事物充满抵触,不愿与人目光接触,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情感,内心无法与外界建立联系。社会化安置的大龄儿童也存在相似情况,在进行社会调整、与周围环境抗争方面的能力较为贫瘠,不愿增加社交面、拓展社交圈,更不愿提及儿童福利机构的生活经历。但另一个极端表现是社会兴趣不但不缺乏,还会有过分表达的情况,与人相处欠缺边界感、分寸感,比如精力旺盛、喋喋不休,性别角色混乱,物欲观认识含糊,这也是社会意识与情感缺乏的一种表现。
(3)缺乏规则意识与秩序意识。心理学强调儿童发自内心理解规则和秩序的意义并愿意遵守。在儿童福利机构教养问题的显现中,一部分儿童缺乏对规则和秩序的理解,或者是对规则有所曲解,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义,例如,一些好斗的儿童一旦掌握某些特权,临时看管其他幼小或行动不便儿童时会选择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变得狂妄自大、羞辱他人,这无疑不是规则和秩序所强调的结果。另一部分儿童则是理解后也无法遵守,例如在养护区和特教区不得随意触碰危险电器、遵守特教课堂纪律等规则,一旦脱离教养工作者的掌控,便是一纸空文了。
儿童福利机构的教养工作者,分为提供监督指导的行政型教养工作者和提供直接服务的服务型教养工作者。服务型教养工作者又分为护理型教养工作者和特教型教养工作者。直接服务于儿童生活学习的护理型教养工作者和特教型教养工作者的心理素养,直接影响到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偏向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着重观察该群体后,发现教养工作者如何从心理上不带偏见地真正接受儿童,儿童如何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养管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职业敬畏心,存在职业倦怠。儿童福利机构教养工作从业者的发展瓶颈是“不具备年轻化、学历化、专业化的优势”。服务型教养工作队伍中绝大多数为临时聘用人员,受社会保险政策限定和薪资待遇较低的影响,出现“大专以下留不住、大专以上招不来”“35岁以下留不住、新招均为大龄人群”的表象反应。他们往往对职业认同度较低,存在等价交换的懈怠心理,缺乏基本的职业敬畏心。特别是在年龄、学历和家庭压力的影响下,个人对于持证上岗的愿景淡薄,导致护士、护理、教师等方面的职业资格持证上岗率未达到发展期望值,直接导致整体教养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基础薄弱。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教养工作者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2)缺乏主动创造性,存在教条思想。受整体教养队伍年龄偏大、学历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影响,服务型教养工作者在长年累月重复的工作中存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畏首畏尾,主动创造性不强,缺乏开辟新经验的勇气与魄力,普遍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只关注显性收入,忽视自身成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不能及时为孤弃儿童创造价值,缺乏抗逆力和责任心,这些因素都直接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进程。
(3)缺乏心理共情能力,存在不良偏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受儿童对外在现实关系的解读,即教养工作者除关注儿童自身潜能外,还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并用儿童正确或错误的想法、行为来全面判断环境、解读心理,这就要求教养工作者需要具备极强的心理洞察能力与共情能力。此外,教养工作者对儿童的偏见直接影响心理角色扮演和教养服务工作的质量,引发一系列教养问题。心理学认为,偏见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服务型教养工作者往往看管约束的迹象明显,未能及时捕捉儿童心理发展失败的信号,某些不良偏见导致的个人行为也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和阴影,招致儿童心理上的反感与行为上的反抗。相比之下,儿童更容易对在语言措辞和沟通交流技巧上更完善、更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敞开心扉。
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动态平衡,由此引申出儿童福利机构人居环境中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1)自然景观环境有待改善。自然环境景观是人居环境的一部分,对疗愈身心、缓解压力等层面具有积极意义。相比南方城市而言,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北方城市的儿童福利机构内自然景观建设略为滞后,儿童室外活动半径较小,仅限于操场和部分游乐设施,观赏性自然景观欠缺。
(2)功能性设施更新频率不高。儿童福利机构硬件设施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了完备配置,但在更新迭代上存在滞后甚至停滞。例如,直接作用于儿童日常生活起居的轮椅、假肢类的行走辅助器具,自习室、图书室、多功能大厅,操场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无障碍通道等硬件设施定期检修、置换更新的频率不高。
(3)文明创建教育宣传有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部分,加强对教养工作者和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有助于儿童福利文化事业形成和谐文明的发展状态。目前,机构内文化墙、展板宣传栏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引导信息较少,心理教育内容与形式扩展面不足。
(1)心理健康纳入教育教学。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孤弃儿童保障工作和教养服务中的心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及时有效的监测、评估与监督机制,确认教养服务心理防治第一责任人;定期组织教养工作者接受心理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识别和干预的能力;切实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开设满足早教、特教、康教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提高教养工作者和儿童自我调适、识别风险的能力。
(2)心理健康纳入防疫实务。严格落实民政部和省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在新冠肺炎等流行病的防疫封闭管理工作中,针对儿童出现的焦虑、恐慌、烦躁,教养工作者出现的低落、抑郁、浮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通过沙龙活动、微课堂、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援助热线、机构内广播等途径广泛宣教,开展心理咨询、个案辅导来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和防护指南,探索多种心理干预渠道及时增强群体心理调适能力,缓解心理压力,构筑战“疫”心理防线,守护心灵“绿码”。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均研究解决人的问题、关注人的发展,某些理论成果可直接作用于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督导和研究服务中,促使个体身心和谐、人格完善。将提高儿童和教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纳入社会工作整体部署,倡导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建立联动防治体系,加强机构内安置和社会化安置中心理介入的弹性力度,促使心理干预优势更好地匹配社会工作秩序,营造协同干预的融洽环境。
(1)心理治疗介入机构内安置。教养服务中注重在社会工作的架构下,运用心理学理论,从社工与心理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串联优势资源,相互支撑、深度融合,通过个案讨论交流、知识分享等途径,组合多种实操方法,动态掌握教养工作者和儿童的心理状态,增强服务工作中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个体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提升,为个体增能。一是扩容多样化心理治疗方法,儿童福利机构各年龄层次儿童需求不同,对机构内特殊教育儿童和机构外入学儿童开展课堂融合引导训练课程,为小学、初中和中专生提供SCL-90、CES-D量表和自创问卷评估、沙盘游戏、OH卡体验等心理咨询辅导和跟进追踪服务,矫正偏差行为,引导人际交往、安全自护等,精细化服务儿童,提高心理适应性。建立独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含心理咨询室接待区、咨询辅导区、情绪宣泄区)和沙盘游戏室,规范开展个案、团体、督导等社会工作。二是汇聚优质化心理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心理保健教育新理念及先进专业技术手段,与大型三甲医院儿保科心理组、省市知名心理专家合作,联合机构内心理咨询师开展常态化的心理治疗干预服务,为教养工作者和儿童提供全面、完整、一流的健康促进服务。三是开通信息化心理运维,开设心理健康公众号,通过心理评估、心理援助和评估报告三大板块提供在线心理测评、心理咨询预约、沙盘游戏预约和心理前沿资讯等服务,拓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健康信息运行维护渠道,扩大传播效应,引导群体关注心理健康。
(2)心理辅导介入社会化安置。从家庭寄养、收养融合和就业安置方面着手,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安置工作形成稳定秩序,为孤弃儿童选择最有利的成长环境。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全面介入,有效发现儿童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评估分析,实施干预措施,保证儿童心理卫生健康发展。一是对家庭寄养、收养融合儿童的进行心理追踪。儿童走出机构外,与社会面交流接触的机会增加,纷繁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使得儿童视野开阔,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与别人不同”“为什么我不能上学”“为什么我和爸爸妈妈长得不一样”等,通过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对儿童和家庭监护人的定期心理追踪,使儿童客观认识自己和了解别人,纾解紧张、怀疑、恐惧的情绪,增强抗逆力,促进儿童自我心理认同。二是对已就业安置的大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积极对接民政、人社等单位,以顺利融入社群为目的,拓宽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园林、执法等就业领域,定期派出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进行个案管理服务,帮助安置群体走出社会化困境。
通过强化教养工作者对角色的期望和领悟来实现职业认同,进而在互动中完成心理角色的承担。首先,提供监督指导的行政型教养工作者和提供直接服务的服务型教养工作者之间的互动。行政型教养工作者须全面了解人的个性差异,掌握服务型教养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从源头培养、补充数量,合理设置岗位、任用人才,为持证上岗提供便捷平台;改善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个人心理期待,使其主动带来服务效益,体现持续性、细节化的人文关怀。其次是服务型教养工作者和孤弃儿童之间的互动。多方打通对教养工作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渠道,预防职业倦怠,通过“四真大讨论”(即真情、真心、真爱、真意)等专题活动和心理辅导培训,强化教养工作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使其对心理角色确定和领悟,缩小与心理角色之间的距离,提高自我检视、自我解压和自我调适能力,引导和帮助教养工作者从教养成果中获取自信,强化职业归属感、认同感。
首先,继续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硬件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化更新迭代的频率,及时维修生活、娱乐、学习等硬件设施,为教养工作提供便捷服务。其次,建设观赏性生态景观,并通过家禽饲养、蔬菜种植的活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周围环境的利用与营造,纾解教养工作者和儿童内心的焦虑,完成心理情绪的自我调节。最后,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儿童福利机构文明创建工作中,扩大机构内文化墙、展板宣传栏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面引导,扩展心理教育内容与形式,加强对教养工作者和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有助于儿童福利文化事业形成和谐文明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