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建航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财务部)
长期以来,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专业人士青睐的职务。但新《证券法》确立证券集体诉讼机制之后,上市公司出现相关问题时,独立董事甚至会承担上亿元连带赔偿责任,引发了资本市场独立董事“辞职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国有股东,应当如何有效应对?
2018 年12 月,证监会对某药业公司立案调查,公告其财务报告虚增货币资金800多亿元。2020年末,投资者对该药业公司提起诉讼。
2021年11月,广州中院的一审判决判定,该药业公司5名独立董事均承担上亿元连带赔偿。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独立董事第一次承担如此高额的连带赔偿责任,此前鲜有独立董事被处罚的案件判决。上述判决直接导致独立董事一职蒙上“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阴影。仅2021年11月当月,就有49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以“个人原因”辞职,范围涵盖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进而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和声誉受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A股市场建立。独立董事,即不在上市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要独立公正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确保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在新《证券法》实施后,越来越多独立董事在公司人员聘任、签署定期报告、控制权争夺等重要事项上,通过投反对票、公开发表独立意见等表明立场,但独立董事闲职化的质疑声也不时出现。近3年,证监会对独立董事作出行政处罚约60次,交易所对独立董事给予纪律处分110次以上。
独立董事履职尽责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独立性难以保证、知情权难以保障,而且他们投入职务工作的时间精力不足。监管机构对独立董事处罚力度较小也是原因。
根据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规则,独立董事不得与上市公司任职人员及主要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但实际上,大多数独立董事由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提名、推荐,身处人情关系网中,在审核议案、发表意见时倾向于与推荐人保持一致。
在履职时间精力方面,按照规则,单人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每年为所任职公司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个工作日。但实际上,部分独立董事在多家公司任职且身兼数职,难以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履职。同时,独立董事薪酬较低,这也导致其履职积极性不高。
在知情权方面,按照规则,独立董事享有与上市公司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但实际上,大多数独立董事远程参与议案材料审查和相关决策会议,获取的信息有限。更关键的是,独立董事的公司外部人员性质导致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程度有限,加之部分上市公司及管理层对敏感事件刻意隐瞒,更增加了独立董事履职难度。
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监管趋严和处罚力度加大,导致聘任独立董事难度加大。独立董事一旦缺位,公司就不满足法规对董事会结构的基本要求,同时会向市场传递出公司“有问题”的信号,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
一要加强与独立董事的沟通交流。在到期换届之前及时选出合适人选,依法合规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程序,避免独立董事空缺不满足监管要求,对资本市场造成误导。二要配合好独立董事和审计机构做好工作。一旦出现独立董事不签字或非正常辞职等情形,将对公司的资本市场形象造成较大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要尊重独立董事及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配合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既过得了关,又经得起查”。三要加强与社会投资者沟通。近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估值持续走低,如果此时出现合规问题,更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上市公司应该及时通过业绩说明会、发布会等形式和线上线下窗口平台,加强与社会投资者的沟通。四要督促和保障独立董事履职尽责。国有上市公司要严格按照证监会要求,督促独立董事确保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履行职责并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上市公司国有股东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支持工作。一要支持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一般不会为个人利益主动大规模造假和操控证券市场,但会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资金流转、关联交易等存在较多关联。我国已建立集体诉讼制度,一旦出现不规范运作导致的诉讼案件,企业声誉将受到影响,控股股东也将受罚。二要为公司选聘优质独立董事出一分力。国有股东应指导帮助上市公司高标准、严要求,把好独立董事选拔标准和入口,支持选聘相关领域专家、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具有证券或会计等机构背景的独立董事。三要增强从业人员意识和能力。要邀请外部证券和法律机构开展警示和普法教育,强化风险意识,加强规范运作,压实管理责任,督导股东单位和直属企业切实履行股东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