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娟
(武汉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网站建设》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对设计要求较高,着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其中实训模块是关键教学内容,占比较大。目前,很多高校都将课时放置在课堂教学,没有设置项目实训任务,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失衡,不能熟练应用这门技术课。鉴于这一情况,学校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设立校内实训基地,定期发布项目,检测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化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趋势逐渐明显,网站成为获取信息资料的基本途径。因此,网络化管理成为各大企业、单位生产经营的重要方法。据数据统计,每年人才市场对网站网页设计制作人员需求量都增加5%,相应岗位类型数量也进一步扩大。《网站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杂融多元素,需要以其他课程知识为基础,其中包括HTML5技术、图像设计处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等,这也间接说明《网络建设》属于实操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网页网站设计与维护技术,还要拥有一定的美学欣赏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教师要深入研究《网络建设》课程特性,着重规划项目实训模块,实施精细化设计,组织学生系统化学习,掌握完备的网站开发知识与技能,强化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1]。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各大高校开始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将培育职业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成为一线行业高级技术人才。据调查发现,80%的高校设立的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建设》都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在当下教育矛盾冲突背景下,教师要贴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创新网站建设课程授课模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有序安排任务量,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网络建设》技能,挖掘内在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然而,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其一,课程教学设置不够科学,整体应用型不强。很多学校教师对《网络建设》课程定位不准确,将大量的课时耗费在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应用,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并且,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上也存在缺陷,整个大纲仅由教师把控,没有做好职业岗位调研,教学内容脱离企业需求,这就导致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无法达到市场标准和企业要求。其二,教学体制、模式滞后,不合时宜。从实际调查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课任教师都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学生单一的听讲吸收,这一方法只适应于基础理论,在《网络建设》这种综合性强、实践应用突出的课程上可能会产生反作用,降低教学效率。考虑到该课程涵盖多方面知识,以培育学生网站开发能力为目的,并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换,教师要职业为导向,系统化教授网站设计与开发技能,加强实训锻炼,促进专业素质的全面化提升。其三,学校缺少企业一线项目素材。大部分计算机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深入了解企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在实训教学能力比较薄弱,不能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网站设计、开发与管理。除此之外,在实训实习上,没有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网站建设课程教学案例、实训指导等资源基本出自互联网,缺少项目模拟训练,学生对网站开发流程不够熟悉,毕业后,需要在岗位中长期训练,这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下游。总之,在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实训教育,贴合学生专业基础,有意图性布置项目,保障学生积累丰富的网站开发经验,增强技术水平,为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2]。
在21世纪网络时代背景下,各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各类网络公司涌现,市场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在这一趋势下,高校要贴合市场导向,着重培育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网站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牵涉多方面的内容,实操性强,比较考验学生的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现下,根据毕业生调查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都不能有效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部分技术知识点滞后,导致学生业务能力直线下降,影响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反思当下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培育,将教学内容贴相应岗位,以项目为驱动,联合各项知识点,让学生边学边练,全面掌握网站建设的具体步骤,强化专业技术水平,为日后适应岗位打下基础[3]。
例如,在教授“网站规划与设计”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项目实训划分为两个部分,网站设计流程与准备(网站需求分析、免费域名)、页面布局(栏目规划、页面形象风格设计)。以“校园网上超市”网站建设为主题,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采取团队合作练习。首先,小组成员要明确每个人的项目任务,如制定网站建设方案、“网上超市”图文声像优化、CSS+DIV布局;期间,教师会全过程观察记录每个小组的项目开展进度,给予一定的参考性建议。为了强化学生的“网上超市网站”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一些现实案例,扩大学生的想象创造空间。最后,每个小组需将项目方案和设计成品呈交,教师组会综合性评价,选出优胜组;同时,会对每个小组的网站建设提出多项建议,辅助学生及时改进处理,有效弥补自身缺陷,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网站建设不仅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也是当下社会就业的一个方向。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以课堂教授为基础,参照指定教材顺序性讲解知识,并演示操作步骤,而后指导学生自主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占据着课堂中心点,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需求,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后期实训阶段,长期受到固化教学的影响,只会模仿操作,不利于锻炼网站开发能力。网站建设课程是一门讲解操作和实践的学科,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配备一套优良计算机器材,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指导学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高质量完成网站设计与制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例如,学校可以推动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整合多方面资源,丰富项目实训内容,满足学生需求,从而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网站建设》知识技能,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站建设实训室,模拟实际岗位工作,以“某电商企业网站建设”为项目主题,划分多个任务板块,由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任务,如网页(美工)设计师、网页前端开发工程师、后台开发工程师,教师会充当客户或项目经理,向每位学生提出具体的网站设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实训任务结束后,学生需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汇报,大家共同讨论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定期派遣学生到校外基地学习,企业会参照不同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序分配项目任务,如网页美工设计、网页前端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后台开发、网站测试等,带队教师会全程跟踪代岗学生实训过程,并对其做出评分。通过项目实训后,学生们会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企业项目制作流程,高水平的进行网站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毕业生也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适应现阶段的就业环境。
《网站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网站开发工程师”的需求量递增,高校要抓住这一趋势,以市场岗位为基础,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定期开展项目实训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网站设计与开发任务,从中发现自身缺陷,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目前,大学生的实操能力普遍薄弱,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为了不影响学生日后职业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基础,定制多元化的实训演练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学生专业能力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