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优化和课程改革探析

2022-12-31 11:40刘道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大学生评价活动

刘道强

(肇庆学院团委,广东 肇庆 52606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义上是指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外,实施开展的所有活动。它是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开展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的教学形式,是大学生实现成长基本途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桥梁。[1]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确定为一门必修课。因此,它又被称为“第二课堂”教学。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一门重要课程,同时,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1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活动组织和管理不够精细,缺乏系统化管理

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上,大部分高校存在“多头管理”和“无头管理”相叠加的现象。“多头管理”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由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如教务处、团委、后勤处等,由二级学院、各个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来配合组织的方式完成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无头管理”是指学生自主参与的不在学校必修内容中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出现没有管理部门负责,没有后续保障的情况。“多头管理”和“无头管理”导致分工不够明确,责任划分不到位,产生问题之后难以追责,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此外,有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策划,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缺乏相关保障体系,都凸显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不够精细,缺乏系统化管理。

1.2 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缺乏科学化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普遍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健康劳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形式多为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身体劳动、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对于“00”后的大学生来说,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不能紧跟时代热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会导致大学生缺乏热情和兴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社会实践课程失去课程本身的价值。此外,大学生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致使他们所学理论不能充分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和实践产生脱节,学不能致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

1.3 课程学分设置不够合理,缺乏计划性制定

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是安排在大学生整个四年的课程安排中,学生只要在四年内修满相应学分即可。然后,由于缺乏计划性安排,很多大学生忽视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大学前三年,甚至到了大四第二学期都没有积极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才突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生由于忙于毕业论文、参加工作面试或者升学复试,不能及时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就会影响正常毕业。而短期大量的毕业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又给社会实践课程系统造成工作压力。部分没有完成学分的毕业生,为了快速获得社会实践课程学分,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操作,包括虚假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和买卖社会实践学分,对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产生恶劣影响,对学校学风产生负面舆论。因此,课程学分设置不够合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规范化构建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不够量化,科学性和规范化不足。大部分高校采用学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服务单位给予学生相关意见,并加盖公章。有些由学院给予学生相关评价和分数,有些则直接根据学生所完成的活动次数给予相关分数。针对这种形式,很容易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或者虚假单位的认证意见。只凭借一个单位意见,一个公章,学院无法对学生是否开展社会实践进行核实。这种评价体系对社会实践产生的效果更加无法评价。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活动失去真实性和导向性,社会实践课程自然失去它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同时,社会实践课程虽然普遍被纳入必修课范围,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将它纳入学生最终的毕业成绩单中,形成“重头轻尾”现象。

2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优化路径

2.1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多头管理”和“无头管理”现象,高校应该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主体,明确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后勤处、二级学院及实践基地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管理主体,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的组织架构。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协调各个配合部门,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方案,从活动的计划、经费、人员、过程、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着手,做好每个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管理主体要形成闭环机制,保障社会实践的完整性。管理主体还要做好精细化管理,不能忽略细节。例如,学生外出的衣食住行等后勤保障工作,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保险保障情况。

2.2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设计须区别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达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开展实践应用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又能够达到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常见的形式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参加专业实习等。在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例如创新创业比赛、直播带货、发表科研论文或者其他刊物等。实践课程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契合,在学生成绩管理体系中赋予一定的学分,对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要计算工作量,只有这样才能让方案落到实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发展。[2]

2.3 针对性设置社会实践任务和要求

对于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刀切”的现象和问题,应该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的思想认知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社会实践任务和要求。在大一阶段,应该更多的设置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理论课程,配合一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等目的。在大二阶段,应该多设置一些志愿服务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达到锻炼大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在大三阶段,应该更多设置一些和专业技能相关的社会实习、顶岗实习等活动,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目的。当然,不能简单地以年级划分课程任务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开展,也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需求,交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专业学习成果,深入社会各层面,提升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

3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改革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课程培养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建立一个科学的课程培养目标。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全社会的高度共识。[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实践作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了对社会的认识。[4]大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理论知识的教育,要检验所学理论的效果就必须开展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自然承担起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的任务。因此,社会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践育人为目的,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大学生应该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开展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从实践中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真正让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构建高效的课程管理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区别很大,它是校园和社会两个课堂、老师和人民两种教员、社会和书本两类教材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课程体系,要确保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构建高效的课程管理体系。[2]社会实践课程是全校所有学生同时开展的一门课程,课程主体数量庞大,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课程实施过程复杂。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实践课程,不适合由教务处管理。大部分高校都将社会实践活动归口到团委管理,课程管理体系也应该有团委牵头负责构建。各高校团委应该学习理论课程体系的管理模式,构建社会实践课程的管理体系。同时,针对社会实践课程的特点,可以开发一套APP或者专门的网站,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形式来管理社会实践课程。课程管理体系应该设置奖罚制度,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补社会实践课程学分,也要警戒学生不要弄虚作假。针对社会实践课程以外出社会实践为主的特点,课程管理体系中必须满足充足的经费保障。

3.3 配备专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对象是学生,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一门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社会实践课程比较特殊,它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又需要社会实践操作。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为主,以专业技能教师为辅的搭配方式。课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理论专业知识,还要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不仅要安排相应的实践训练任务,还要公平的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针对社会实践课程以社会实践为主的特殊性,学校还要和地方合作,建立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针对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除了配备专任教师之外,还要邀请校外知名企业家、公益机构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新兴行业专家等具有业务技能的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为社会实践课程的授课和实施开展增加更充足的师资保障。

3.4 设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将评价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紧密联系,是对社会实践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反馈评价,能够使课程各个环节前后衔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可以更好地优化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应该设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信息化,方面课程的反馈和改革。社会实践课程不同于第一课堂的理论课程,不能仅仅通过对教师的评分就可以进行课程评价。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利用信息化建设,开发相关APP,形成学生评论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建设评价体系。社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还要纳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的综合测评中,形成学业成绩之外的素质测评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够让社会实践课程更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也更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够体现和实现实践育人价值的一个途径。在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下,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理应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社会实践课程改革上,也要更加符合教育改革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加强调教师的发展,更加重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成效。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