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资源让语文教学与科学课牵手

2022-12-31 09:51江苏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赵州桥科学内容

◇徐 芸(江苏: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是为了逐步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强化学习能力以推动自己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从1~2 年级的“识字”开始,逐渐深化学生的汉语拼音、听说读写、阅读素养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系统性的推进意义。在小学的其他学科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都能与小学语文的各阶段学习内容相呼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注意到这一点,将学科交叉融入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科交叉的实践应用,揭示了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分析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据此提出了小学语文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与科学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本与实际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有许多板块都与科学内容相关,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了解自然科学等知识内容,比如课本上就有许多取自科学知识与现象的内容,以及科学家的故事等。小学语文与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就是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小学科学课程更深入地学习,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其结合科学课程的实际内容,更加深入地了解体会语文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学科转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科交叉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每个学科都有更深的了解与体会。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学习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缺乏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来了解课本知识内容,并且通过学习科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学习的理论体系框架,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思考、操作、交流表达等方式来培养自身的学科素养,可以通过语文的理论知识内容加深对科学实践课程内容的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运用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通过理论讲解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厌倦的学习情绪,这都是由于教学模式的落后,让教师持续地通过单一的理论讲解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所造成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由旧的教学理念引出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与内容都不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兴趣来引导的,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不然只能使其在不感兴趣的学习环境中停下学习的步伐。而教师如果抱持旧的教学观念,对这种情况不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是单纯地觉得学生没有学习的想法,将原因都归结到学生身上,用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督促,反而会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途径通常都只有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学习足以让学生通过多听多学多练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按时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也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反复的课堂听讲和作业练习就是学习上的负担,不仅十分枯燥,而且还对自身的学习成长没有更多的帮助。学生需要的是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教学,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这一点,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甚至忽略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任务,表面上看似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反而有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科学课程融合策略

(一)关注学生身心感受,发挥同伴的示范作用

在当下的小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不论是前期的教学设计,还是中期的教学实施,乃至于后期的教学评价,都越发重视对学生的关注。在进行小学语文与科学课程融合的时候,更要注重学生实际的课堂体验。学科融合,涉及很多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有效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课堂中,对教师引导内容的思考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对此,发挥同伴的示范作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整合知识,同时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大胆地进行联想、思考,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进而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科学学科教学建筑结构、受力结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赵州桥》等文章进行情境导入,以文章《赵州桥》为例,通过对《赵州桥》这篇文章描述性内容的解读和感受,分析文章是如何系统、全面地对赵州桥进行描述的,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结合结构相关内容描绘赵州桥的模样,并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学生比较积极地参与分享,也有一些学生有些胆怯,害怕出错而不敢动笔。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主动分享学生的画作,并给予肯定、鼓励,合理分析、指点,以同伴的示范鼓励学生积极动笔,参与学习。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等相关设备,展示现实中赵州桥的图片,结合科学知识点分析结构等内容。在进行科学知识讲解赵州桥为何如此坚固的原因后,再类比讲述其他知识点,然后给出相关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模仿赵州桥的表达进行文章创作,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强化互动沟通交流,鼓励表达展示自我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想要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处于领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种领导地位带来的教师的权威,容易让学生产生习惯性的畏惧心理,在面对与教师的互动环节时,容易因为这种畏惧心理而不敢进行互动或者举手发言。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破除这种权威崇拜就很有必要。为此,在小学语文与小学科学的融合教学中,教师要以更亲切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互动。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多提问与引导,弱化教师的领导地位,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提问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说明文《太阳》一文时,可以结合小学科学的相关内容。在课文学习前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我们所处的地球位于宇宙中什么位置,让学生讲述自己对太阳系的了解,以及对宇宙相关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可以结合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进行回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回答方向。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科普短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问之后,教师要进行适当总结,然后将话题引向课文。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科普文的逻辑、框架、语言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关于火星等的科学知识,实现语文教学与科学教学的融合。

(三)构建帮扶合作体系,丰富学习实践活动

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随着生产力和各项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新课标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融合知识体系以及跨年级整体知识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格局,培养能动口、能动手、有思想的新时代学生。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在尝试进行小学语文与小学科学的融合、教学资源整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无论是哪种活动形式,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帮扶和互补,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例如,在进行《赵州桥》的绘画活动的时候,就可以用合作的形式支持这一实践活动。在对课文有大致了解后,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座位分布或者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展组内合作,共同描绘出心中所想的赵州桥。这种合作的形式,可以避免学生无序交流而产生混乱局面,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不敢在教师面前表达的学生也有能充分展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无障碍的,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因为每个学生所掌握、了解的科学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对课外知识的了解是不同的,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能够丰富对科学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帮助阅读能力、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拓想象空间。在进行创作之后,小组组内总结描绘的依据及其所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并选出代表举手发言,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与帮扶,更好地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学科交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内容,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石。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行深入改革,将小学语文与小学科学课程结合起来,整合小学语文与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参与示范支持的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通过沟通交流,让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科学课程的内容穿插于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更加显著地看到学生的成长提高。

猜你喜欢
赵州桥科学内容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主要内容
学了就要用,不用就没用
科学拔牙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