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31 09:22胡浩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创设

胡浩薇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0 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被称为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日内瓦学派皮亚杰(J.Piaget,1966)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建构主义十分注重学习者的背景知识经验,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交互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此初中英语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传统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观点,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现下,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更高效的课堂学习,更深入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构建起良好的英语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学生将来的英语语言运用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现状

皮亚杰(J.Piaget,1966)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也是现有学习理论中目前最契合我国所提倡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上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和认识。对于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知识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程度不断变化再出现新的解释。人们会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也就是形成了新的图式。对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外界新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为学习者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各不相同,所以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处理也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学,建构主义反对传统的“生搬硬套”和“填鸭式”教学,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搭建起新知识和已有旧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自觉建构新知,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案。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成为现在英语教学的主流。

2 传统语法教学与建构主义语法教学的对比

在传统语法课堂上,教师是处于主导和发布命令的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听从和服从命令的位置,这种错位使得学生会紧随教师的“讲授—认知—强化—操练”的步骤,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学习,缺少了思考和内化知识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容易产生惰性,不再进行深度思考和发掘。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展。而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来看,教师是处于辅助位置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不是课堂的权威统治者。课堂的主体由教师逐步转化为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建构新知,学习者也从被动地接受、消化知识转变为积极地发现、解释、联系和参与建构新知。例如:教师在教授一般过去时时,就可以联系一般现在时,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对两个语法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学习和内化新知。而这一角色地深度转换可以使学习者不再是被迫地接受灌输,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对于呈现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的方式,两种模式也是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对于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固定的、备好的知识,大多是教材上的固定的语法知识点,教师在讲解过语法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后便开始进行无情境的操练,学生没有发挥学习能力的空间和时间,被动地输入而不加思考,教师也无法正确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层次。而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来看,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帮学生搭建起脚手架(scaffolding)也就是建构主义所说的支架式教学。学生身处于教师所搭建的教学情境之中,在建构新知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进行充分结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3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

在二十一世纪初Gagnon&Collay(2001)等教育学家曾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建构主义的六大设计要素,分别是: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桥梁的搭建、组织协作、成果的展示和过程的反思。

3.1 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根据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所创设的贴合教材的,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生活学习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围绕教学内容,且要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启发性等特点,不可出现脱离教材或与教材内容有很大出入的情况。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尝试通过做英语小游戏、播放英语原声带和观看英语电影小视频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也会身临其境,更好地沉浸到教学内容中去,从而集中上课精神,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下一步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3.2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出问题也是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一步,学生也可以在此期间自己发现新的问题,在多次提问时,学生的身份就会得到转换变为课堂的主体,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寻找新知来解决问题。在教学情境中教师提出恰当的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深度挖掘、思考问题,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样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

3.3 桥梁的搭建

搭建桥梁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一步。建构主义强调在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教授和建构新知,将原有知识和新图式进行联系。教师应该根据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知识水平后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合理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巩固复习已有的知识,再在原有知识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加工和内化。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可以主动联系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搭建桥梁来加速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和已有经验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在搭建桥梁这一步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自主性大幅提升,完成了从“学中理解知识”到“理解中学知识”的转变。

3.4 组织协助

合理有效的分组协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完成的重要一步。学生怎样分组,采取什么形式的合作,小组内部能否协作完成都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关键。小组协作学习大多出现在大学课堂中,由于中学的特殊性,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重要步骤,在为学生搭建好桥梁之后就开始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没有给予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的时间,因此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对于个人观点的表达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小组讨论期间,学生各自的观点,思维火花的碰撞使学生可以辩证地、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目的。

3.5 成果的展示

学习小组以各组独有的方式将其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PPT课件、角色扮演、电影角色配音、小组汇报等都是学生提升能力和输出知识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平台来让学生展示自己,也要适当给予指导,防止学生出现跑题、偏题的情况。学生在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可以充分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能联系到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创造。

3.6 过程的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整个课堂活动进行反思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我反思,小组反思等活动来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在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的同时也带领他们反思本堂课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深度加工碎片化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4 建构主义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设计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Go for it》Unit7 It’s raining!Grammar Focus-3b为例,简述建构主义六要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4.1 情境的创设

然后运用多媒体或是希沃白板展示一则英语版每个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小视频,帮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关于季节和节气的知识并预习关于天气的知识。先询问学生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晴朗的,秋天是多云凉爽的,冬天寒冷下雪。例如:春天有谷雨,雨就是今天所学内容raining。创设的贴近生活的语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4.2 问题的提出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谜语”的游戏,几名学生上台根据教师题词版上的天气,用英语描述出来,让全班同学进行猜测。教师先进行示范,例如:raining教师会描述为,We need to take our umbrellas.学生会猜测为雨天或是下雪天,教师再描述,There are many clouds in the sky.学生便可以猜测出是cloudy多云的。

4.3 桥梁的搭建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Unit6中所学的现在进行时(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的相关语法结构,主语+am/is/are+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回顾询问某人正在做某事的疑问句形式,“Whatis/are主语doing?”。教授学生关于询问天气的句式“How’s the weather?”,展示几个真实情境的图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图片所展示的对话。抽选2-3组进行展示。

4.4 组织协作

将学生分为4个大组,教师运用多媒体或是希沃白板展示一则英语的全球天气预报。第一遍播放前提醒学生记下笔记看都有哪几个城市,播放第二遍,让学生记下对应城市的天气,并进行小组讨论,是否记录正确。

4.5 成果的展示

在小组中讨论结束后,请每个组选一位代表汇报所观看的内容。运用句型“……(城市)is raining/snowing(天气状况)……”。小组内制作简易的天气预报手抄报,分组上台进行展示。

4.6 过程的反思

同学们根据checklist为每组的手抄报进行打分。教师带领学生对照checklist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成为每位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肩负起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做出积极的改变,从让学生“被迫接受式学习”到主动积极式学习;从僵化的教学模式到灵活多样的课堂;从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到完整的知识体系。消除学生的惰性思维,培养其积极参与课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最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创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