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莹秋,陈露露,张欣希
(江苏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本科生培养和管理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即为本科生导师制。不同于研究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重在科研上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重在德育上的引导、学习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疏导,旨在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导师(tutor)与教师(teacher)有所不同[1],在高校中,教师更像是一门课的“代理人”,上完课后离开,只是定期地教授学生们一定的知识,少了一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意味;而导师则是在全方位、多方面地帮助学生们,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可以在生活和学业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成长。
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科生导师制“一对一”的辅导能满足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本科生导师制通常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制度的基础上,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第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广泛推广和实施或将成为中小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推动力。然而,目前本科生导师制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导师制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本科生导师制的提出由来已久。起初,英国教育家在14世纪提出了导师制,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在17世纪初开始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2]。我国一些知名高校曾在早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导师制也仅仅局限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于2002年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试点,随后一些高校纷纷结合自身特点实行该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专门的老师对接学生的精英教育模式,对本科生的培养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极力提倡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也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发展起来。
本科导师制是以本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2],在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担任的学业导师制,品学兼优的硕博生担任的生活导师制,年轻教师担任的负责班级管理的班导师制,以及有教授担任的学术兴趣导师制[3]。此举针对本科生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等不同的需求,全方位地给予学生亟须的帮助,如生活导师、班导师给大一的新生提供意见,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大二的学生通过学术兴趣导师的介绍,建立起对专业的兴趣,而学业导师不仅可以“培优补差”,还可以给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考研、工作的经验。比如,我校在新生入学时便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一年的学习后,基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了解,本科生开始导师的选择。除了基本的学业方面的指导,本科生还可以跟着导师从事一些科研相关的工作。该措施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合理的利用业余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或者科研课题,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尽早地为自己的后续职业方向进行规划。
学校邀请导师积极开展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导师及其所研究的方向,而导师又通过线下面谈、线上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指导学生,最后,经过一学期或者一年的熟悉,师生双方再进行相互选择。这种双向的选择制度,不再机械化地分配师生,而是将选择权交给师生,在相互的交流下进行选择。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与方向性;对导师而言,能大大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效率。学生在与导师的日常交流中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了解了对方的性格,更能适应彼此的节奏,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都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该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能够在学生心里形成比较系统的脉络,并且其考核方式保证了升学的绝对公平。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减弱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等。本科生导师制则注重师生双方的沟通,不单单重视成绩的高低,而将目光投向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此举若能顺利实施,或将成为教育的模板,进而演变落实到中小学教育中,聚焦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改革,向着“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新时代青年前进。
本科生导师制虽然试行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科研论文的发表,创新性课题的申报及考研率的大幅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丘吉尔曾说:“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及时发现限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因素并灵活调整,将给此举注入全新的活力。
我国目前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导致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通常是“一对多”,并非每个学生都能选到心仪的导师,或者导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系统和耐心的指导所有学生[4]。因此需要学校完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将时间彻底留给导师分配。同时,发展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志愿者,培养成导师助理,既能帮助导师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保障导师的精力,又能更高效、更全方位地帮助学生。
习惯于中小学老师课堂教授的权威,步入大学的本科生,怯于与导师进行除学习以外的交流,或者与导师的沟通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导致导师制只停留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导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因材施教,积极帮助和指导所带的学生,真正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职能。比如,老师可以和学生约定每周或者每月进行一次学业、思想或科研方面的指导,让老师能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度进行及时跟进,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全周期、系统化的指导。学生也应按要求及时填写导师指导记录本,对导师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及时改进和完成,主动增强与导师之间的沟通。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处于初步上升阶段,因此许多教师处于“临危受命”的阶段,对导师的具体工作并不熟悉,对其目标并不明确,这可能就会导致导师制的实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对导师进行专项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导师工作的标准体系,按月和季度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中肯的评价,并每年表彰一批优秀的本科生导师。通过激励措施,以提高导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确保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制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导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传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校老师回归教学,不再是除上课外完全沉浸于科研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方面、学业和科研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言传身教,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借老师之力,助学生成长,可以在无形中推动师生关系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