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玉婷
非连续性文本,通常是以目录索引、数据表格、图解文字、说明书、广告等多种形式呈现,与单纯的语言文本相比具有简洁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的特点,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活技能,为了与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相一致,提升相应的阅读能力,教材专门编排了非连续性文本的课例。教师要结合非连续性文本的结构特点,立足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走进非连续性文本,探索阅读理解之秘密。笔者以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为例,谈谈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间涣散的思维迅速拉回到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借助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教学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动画演示等方式,调动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积极性。
《故宫博物院》由四篇材料组成,既有全景介绍故宫的说明性文本,又有太和门西的贞度门被烧的故事,还有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纵观这些材料,不仅有文字材料,还有图片提示,可谓形式多样,学习这篇课文非常贴近我们平时的真实阅读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选取了一段介绍故宫博物院的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播放,富丽堂皇的宫殿、真实的场景配以清晰的语音介绍,学生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画面上。跟着镜头,学生对故宫博物院的各个景点的地理位置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三大殿的外观和内景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因而对故宫博物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看完视频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学生就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非常顺利地从文本中、从图片中找出了自己在观看视频时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是比较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能够较为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从而成功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比较散乱,阅读难度也较高。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因为各种需要学生阅读过非连续性文本,但由于平时的阅读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学生也就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学法指导就非常有必要。
《故宫博物院》的“材料一”是一篇说明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故宫的主体建筑群,从故宫的名称、历史、面积、建筑风格、三大殿的功能、内廷的结构等方面介绍,叙述条理比较清晰。“材料二”是一则小故事,介绍能工巧匠重建太和门的传奇故事,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精彩,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注意。“材料三”是从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截取的一幅图片,图片上半部分的字体较小,各个栏目排列比较整齐,下半部分的字体较大,首先表达了对游客的欢迎,其次交代了故宫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第三是指出了参观时进门和出门的注意点。下半部分的文字是位于文本框内,文本框的上边中间有一个小箭头指向“游览须知”栏目,从这个符号中可以知道,这是游览必须注意的要点,阅读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游客找到游览故宫博物院的进口和出口。“材料四”是一幅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所列内容很多,详细标示了各个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字体很小。画面主要由白色和灰色构成,白色部分表示可以供游客游览的景点,灰色部分表示的是未开放的区域,游客不可以进去参观。统观整幅图片,可以感受到各个建筑物排列得非常整齐,充分体现了故宫独特的对称美。
由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跟平常学习的课文形式差不多,学生阅读起来得心应手,但是“材料三”和“材料四”是以图片形式呈现的,学生还是第一次阅读这种形式的文本,因而一开始比较迷茫,不知从何处入手。但是通过分析以后,学生就都能掌握其表现特征了。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往往是独立的、不完整的结构形式,在编排上还会涉及多个信息板块,虽然呈现的形式不同,但这些板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相关信息,衔接各个板块,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故宫博物院》的四个材料内容各不相同,阅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可以选择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在阅读“材料一”的时候,通过作比较、圈画中心句等方法进行阅读,感知各个建筑物的特点,再找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如“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穿过……就到了……”等串联词,初步提炼出参观顺序,然后再阅读“材料三”,提取“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神武门(北门)只作为参观出口……”等信息。阅读“材料四”,从中可以提取故宫里有哪些景点可以游览,哪些区域还没有开放等信息。在这张平面示意图中标上箭头,规划出从南门到北门的具体游览路线图,从而使自己和家人在游览时不逆行,不绕弯路,不到未开放区域去参观。故宫历史悠久,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肯定会发生许多传奇故事,了解这些故事,可以使游客对故宫更加感兴趣。课文中的“材料一”详细介绍了太和殿的面积之大、内部陈设之豪华,各种装饰之精致,体现了太和殿的美。“材料二”给学生提供了奇闻轶事的范例,如果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关于故宫的故事,课后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这样就会对故宫了解得更多。
与叙事性、文学性等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中包含的许多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或图表,给学生的顺畅阅读带来了挑战,通过设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从各个板块中提取相关信息,学生就能体会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实际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学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需要进行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把阅读视角与生活实际需要联系起来,在更多的阅读实践中,深刻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故宫博物院》从四个方面罗列材料介绍故宫,如果想对故宫了解更多,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如上网搜索从所在城市到北京的汽车、火车的时间表,从表格中筛选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班次等,结合实际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学生会找到很多去故宫的路线;再如上网搜索故宫的图片,展示故宫辉煌的历史;也可以搜集有关故宫的影片,如《开国大典》等;还可以搜集与故宫有关的历史典故,寻找介绍故宫的广告、宣传画等,了解有关故宫的知识。通过与真实的生活相链接,学生就会感到阅读材料的广泛性,除了语言文本以外,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公交车站牌,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需要展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天地,为学生打下自觉阅读的认知基础,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搜集、分析、处理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需求在不断增大,接受信息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学生就找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因而教师也要紧随学生的阅读需求,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非连续性文本的结构特点,探索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技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