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波
语言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当学生再次置身于与语言匹配的生活情境时,眼前之形、耳畔之声、心中之感等一切影像都能唤醒其大脑中储存的相应语言,能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并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关于优化学生言语习惯的思考与实践。
语言学习要建立在读者与作者相似或共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现象,引发读者与作者表达经验的冲突、碰撞,在冲突和碰撞中觉察到作者表达的准确、形象、精妙,并能够自觉地接受其言语经验的洗礼与涵养。
【案例】:关于“掠”一词的教法。
出示: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三年级下册《燕子》)
师:请同学们圈画出描写燕子的一连串动词,圈好后静静地想一想哪个动词与我们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
生:横掠。
师:知道“横掠”是什么意思吗?谁能用手比作燕子,做一个“横掠”的动作?
(生演示横掠的动作)
师:我们看到这个动作通常会想到哪个词?
生:横飞。
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横掠”与“横飞”有什么不一样。把这两个词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生:“横飞”只是描写飞行的速度快。
师:“横掠”除了表达飞行速度快,还表达了什么快?
生:接触水面的速度很快,刚一沾到水面,马上又飞起来了。
师:从“横掠”一词,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燕子?
生:我看到了一只灵活的小燕子。
生:我看到了一只敏捷的小燕子。
师:这正是郑振铎要表达的意思。语言表达只有准确,才能带给别人生动、形象的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生读,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情景可以用“掠”,用上“掠”一词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生:轻轻摇晃柳树,柔嫩的柳条轻轻掠过水面。
生:一阵微风掠过我的额头,撩起我的发丝。
师:一个“掠”字,把柳条的轻柔和微风的多情刻画得多么生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感受“横掠”的表达效果。
(生读,略。)
师:此时,你觉得“横掠”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燕子怎样的感情?
生:满腔的情。
生:浓浓的爱。
……
学生的表达习惯除了与他掌握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外,还与其观察习惯密切相关,甚至会受观察习惯左右。观察浮光掠影,表达必然模棱两可;观察杂乱无章,表达必然没有逻辑;观察缺少联想,表达必然单调乏味;观察缺失思考,表达必然流于浅表。所以,我们要优化学生言语习惯,务必先要优化学生的观察习惯。例如:
观察对象:一块黑板
观察过程:
1.优化仔细看的习惯
师: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黑板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块黑板。
师:谁能看得更仔细?
生:一块黑得发亮的黑板。
生:一块镶着金色边框的黑板。
生:一块凹面形的黑板。
师:同样在看,有些学生只看到了一块黑板,而有些学生却看到了黑板的特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越仔细,表达越具体。
2.优化联想看的习惯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文章要写具体,首先要看仔细,看出事物的特征来。就这样一块黑板,大家尝试联想看,除了一块黑板,还能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黑板为我们传播知识,每天默默地忍受着粉笔划过肌肤的疼痛。
生:我仿佛看到了过去我在黑板上书写词语,老师含着微笑赞美的表情。
师:他们把黑板看得多丰富、多生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他们一边观察,一边展开丰富的联想。
3.优化深入看的习惯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观察时不仅要看到眼前的景,还要联想到过去的景,这样观察的事物就变得丰富而生动了。大家尝试着透过表象往深处看,还能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黑板无私奉献的品质。
生:我看到了黑板无怨无悔的精神。
师:看,现在我们看得多么深入、多么深刻。你们想说什么?
生: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我们要看出事物的精神、品质,这样的看才深刻、入骨。
师:刚才我们仔细看,联想看,深入看,一块普普通通的黑板就能被我们描述得这么具体、生动、深刻。
师:看来,要练好笔力,首先要练好眼力。请大家以“一块黑板”为题,把刚才看到的写出来。相信大家此时写出的内容一定具体、生动、深刻。
制约学生言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习得的语言如果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能在对应的语境里出现,这些新鲜的“语言”在学生的视线里就会渐行渐远,甚至丢失。为此,教师应尽可能让语言与学生频繁相遇,不断创设匹配语言的实践情境。
李白坚先生说: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解得再深再透,甚至让学生背出来,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深刻。学生对某篇作品中词汇、主题、结构、意境的理解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们阅读的广度。他们对某一篇作品的理解程度,将随着同类文章的阅读量的增加而自然生长。笔者认为,每单元的拓展阅读,应该改变纯粹以主题内容拓展为主的阅读形态(如写景主题、人物品质主题、革命精神主题等),开展同词语不同情境、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泛阅读。笔者曾在教完每一单元课文后,鼓励学生利用本单元出现的新鲜语言,编写出一则则生动的故事进行互阅互评。
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从本文生词中筛选出“触”“巴”“贴”等词,这些动作在学生的生活中常常遇见,由于对这些动作的发出方式、程度、目的等把握不准,运用词语时往往模棱两可,通常用“靠”“碰”等词替代,表达的生动性大打折扣。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深入体验这些动词的力道,如,让学生用手比作爬山虎的脚,分别表演“触”“巴”“贴”等动作,学生感受到了“触”是表面的轻微接触,“巴”是防止下滑而吸附在墙壁上,“贴”是接触得很近,紧紧地靠着。有了这样准确的认知,课后再布置学生围绕这三个词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情景,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们来看学生的小练笔:
我写作业时,透过窗户,发现一只小蜗牛巴在玻璃上,它一动不动,仿佛正在偷偷地看我读书。我拿起一支铅笔,轻轻触了一下它那透明的壳,它似乎受到了惊吓,摇晃着细长的触须,慢吞吞地爬走了。过了一会儿,我把脸贴在玻璃上,却再也找不着它的身影。
我家的阳台上爬满了绿萝,远远望去,仿佛小小的瀑布。拨开层层叠叠的绿叶,我发现它的每一节都长出一寸来长的茎,刚长出来的嫩茎像小脚丫一样轻轻触着墙壁,过了几天,便巴得牢牢的,贴着墙壁往上爬,几个月下来,就铺满了墙壁。
第二天,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不同语境的不断切换中,学生逐步领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把握了“触”“巴”“贴”这些词语的普遍意义和特殊用法。同时,随着阅读的增多,会进一步丰富这些词语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图式,内化进学生语言系统中。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独特的语用现象、科学的观察视角、多样的语境实践,以此来优化学生的言语习惯。如是,我们一定能打破语言教学的壁垒,使学生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