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之间教略读

2022-12-31 09:07丁振东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赵一曼原点梅兰芳

文|丁振东

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中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在深入浅出与浅入深出中回溯到文本的教学价值原点,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努力实现学生思维的生长与言意的共生。

一、深入,回溯教学的原点

略读课文教学需要删繁就简,在不断追问、溯源、对比中找到课堂教学的原点。

1.回溯问题的原点

略读课文没有课后习题,取而代之的是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通常会围绕课文内容、表达形式、获得启发等方面提出一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抓手与落脚点。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结合语文要素,这些问题都围绕父母之爱,从父母、子女、读者三个角度展开,观点的不同源于角度和认知的差异。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回到人物评价的现场,在代入中理解人物评价背后的思考。

2.回溯情节的原点

还是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精彩极了”代表母爱的鼓励,“糟糕透了”代表父爱的批评。鼓励是一种力量,为什么批评也是一种力量?往往学生只是基于生活的经验,基于自我的认知得出结论,导致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不深。教师引导学生还原当时的场景,母亲是“一念完那首诗”就给予了“精彩极了”的评价,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是在“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后,虽然“几个小时”有“我”紧张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父亲阅读的时间要比母亲长。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差异:母亲“一念完”就想到了什么?父亲一进门就看到了什么?走进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发现父母的评价都不是客观的,母亲的鼓励不用说,父亲的批评是基于母亲的过度赞誉和“我”有点要“飘”的样态,父亲“读了几个小时”,“读”的不是作品,而是母子的态度和儿子的未来。回溯人物想法的原点,在“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中言意共生。

3.回溯矛盾的原点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各种矛盾冲突,读者要读懂这些矛盾与冲突,特别是要找准冲突的原点。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表面看是梅兰芳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冲突,演与不演是爱不爱国的表现。其实,除了外部的冲突,还有更激烈的内部冲突:梅兰芳对艺术的热爱,“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外部冲突虽然关系生死,但对于主人公而言并不难选择;内部冲突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这种痛只能主人公自己默默承受。选文的意义在于特殊的“一”,梅兰芳在众多爱国者中的“一”就是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在两个冲突中艰难而坚定的选择。紧扣冲突,感受大师选择的痛,才能体会大师的“大”。

4.回溯创作的原点

有些略读课文只是节选,甚至还进行了修改,教学中教师结合特殊的创作背景,追溯源头,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与人教版比较,第1自然段多了“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而这一处恰恰是质疑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合理”,解释“不合理”,就是本课教学的原点。

二、浅出,提炼探究的任务

原点是“教”的创生点,是单元语文要素在本课运用的落脚点和源代码,而基于原点的“学”则是源代码的可视化呈现。

1.任务在“意”的思辨中生成

“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教学时教师常常将这个问题转化成表格,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如此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他的“民族气节”上,体会不深。于是,教师从课题出发,在对“蓄须”还是“装病”的质疑中确定本课研讨的大任务——梅兰芳的选择。生命、艺术、气节,梅兰芳作出了令人钦佩的选择——生命诚可贵,艺术价更高,若为气节故,两者皆可抛。“梅兰芳的选择”这一大任务,更有利于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伟大。

2.任务在“言”的勾连中合成

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核心任务是将一个传统节日的过节过程写清楚。基于表达,教师确定本课的大任务就是“介绍名画”,并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课内活动和一个课后拓展活动:名桥与名画——介绍之前有框架;画家与作家——选择介绍有重点;课文与插图——练习介绍有进步;一画与百科——创造介绍有突破。一个任务、四个活动将本课与整个单元勾连起来,并拓展到课外,任务与活动都指向“言”,从形式到表达,单元语文要素得到充分落实。

3.任务在“研”的拓展中延伸

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除了指向课文内部,还有不少指向课文内容的延伸、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本书的推荐阅读。其中,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师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比较广泛的,学生搜集资料的目的性不强。如教学《一个粗瓷大碗》,课前已有关于赵一曼资料的搜集,那么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搜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可以编一份小报呈现赵一曼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探究赵一曼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等。

三、浅入,创设实践的情境

文本解读需要深入浅出,略读课文的课堂则应当是浅入深出。基于大任务,教师在丰富的实践情境中教语文、用语文,情境如何创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基于问题的转化,创设“学”的情境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问题指向复述,为了让复述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学时教师创设了“我是革命历史文物讲解员”这一大情境,不仅彰显“粗瓷大碗”作为革命历史文物的非凡意义,更将“要我讲”转化成“我要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基于生活的表达,创设“用”的情境

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的学习提示提供了两个任务:“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教师围绕这两个任务和学生交流:“你要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两个任务从生活出发,创设旅游策划的情境,学语文用语文,学用结合,乐在其中。

3.基于“类”的并联,创设“研”的情境

略读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印证、补充、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上。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都是同一类,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前后观照,创设研究性的探究情境,在“类”的横向比较中去发现、去运用。

四、深出,思维生长在言意

浅入是为了更好地深出,略读课文的“深”不同于精读课文的多点开花,宜在一处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寻求突破。

1.思之深在“意”

思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思在合理处,发现不合理。《一个粗瓷大碗》故事情节简单,但很感人。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但问题从何处诞生,仅仅提问“读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看似合理中的不合理,如“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为什么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那么这段时间她用什么吃饭?”“赵一曼把好吃的倒进锅里,盛不好吃的,为什么要‘趁人不注意’?碗‘丢’了,赵一曼咋还‘笑着说’呢?”这样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去深度学习,并在思考这些“不合理”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达到“意”的升华。

2.思之深在“言”

语文要素多指向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形式处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故事情节有重复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几个小故事的“相同”与“不同”,续编才会合理而有新意。再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让学生给课文换个标题,标题如何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炼的技巧与原则。略读课文重在运用,发现“言”的密码实为关键所在。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略读课文也可以以少胜多,以少见多;略读课文教学也可以在“深”“浅”之间独辟一条言意共生的新路。

猜你喜欢
赵一曼原点梅兰芳
梅兰芳评传
赵一曼:用“红枪白马”书写抗日传奇
致敬钢铁女战士:赵一曼鲜为人知的原名曝光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紧扣教材原点 巧解创新型实验探究题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示儿书—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儿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