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制度的内涵进行了丰富,使得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维结构。这一表述,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总结,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因此,在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今天,经济成果的展现除了以国家宏大叙事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新时代,应当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把“大”与“好”有机结合,方能让人民真正的实在的享受到经济建设的伟大成果,这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表达,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那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从根本上谋长远的工作框架,一旦偏离了这个基本框架,就容易脱离人民,无法达成“使经济建设是为了惠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从而就成了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背离,这也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事实上,党的百年奋斗也是围绕着“共同富裕”的主题来努力的,每一步的重大成就其实都是在为这个目标而做的铺垫。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可以看出,尽管西方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但终究无法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缺陷,因而在这样的体制下实现共同富裕是不现实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制度,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备着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经济成就,是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一系列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一步步总结经验,最终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经济探索是有一个明确的奋斗主题的,也就是说,要彻底消灭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然后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终目的,就是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济实践的内在逻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那样:“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实际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之前,要先以公有制为基础来保证生产资料为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然后结合按劳分配,使得共同富裕所需要的社会财富得以积累,列宁也提出过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一步步带领人民进行着经济探索。
首先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保证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为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打下基础。在建立政权阶段,党带领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一方面追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的思想,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之后的“减租减息”、《五四指示》等,都是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使国家的经济不被少数利益集团所把持而进行的努力。其次就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这一时期是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真正确立了公有制,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制度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之后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财富基础。这一时期我们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提升经济活力,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较以往有了更大的积累。最后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将社会财富积累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复,这一阶段就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反垄断、开展乡村振兴等,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了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最终形成了包括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完善,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朝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物质、精神、政治、文化、生态富足的目标迈进。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分为三个维度,也就是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经济体制。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构建未来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没有公有制的建立,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公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由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掌握,在中国就是人民掌握着生产资料。共同富裕就是要让人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如果人民不掌握生产资料,就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只会让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我们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符合实际的,这个实际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尚未实现高度发达的状态。这样做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又能够保证公平,可以说,只有效率没有公平,只会造成两极分化,只有公平没有效率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能够建立保障公平的制度体系,效率的提升也是可以实现的,由此可见,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分配制度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公平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处在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即便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但他们本质上依旧是市场为主导。我国的政府宏观调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发展需要进而保证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市场公平,使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可以这么说,在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无论是“共同富裕议题产生、议程扩散推广”,还是国家的动员,都看得出有为政府的动员与积极推动成了走向共同富裕的起点[3]。所以说,“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要用好,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人人共享的最佳写照。
由此可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备极大的优势,是能够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保证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制度,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
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单一的公有制,而到了到改革开放后,就逐渐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可以说,这一制度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4],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特别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实行了“社会民主主义”,具体表现就是“福利国家”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看似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在国家兜底下,民众似乎都享受到了财富的分配,实际上这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土壤上诞生的福利制度本质上是不同于我们为了人民而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这一深入骨髓的色彩就决定了它与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在性质上就不一样。另外,它的出现只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滞胀危机,以此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不公现象,其出发点就不是为了实现全体民众的共同富裕。这种制度运行,就是借助高税收带来高福利,“将从工人阶级与广大民众那里剥削所得的剩余价值通过社会福利形式部分返还,保障工人阶级维持再生产以持续不断地剥削累积剩余价值”[5],“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而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6]。这种制度治标不治本,就是西方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民主”,通过“主动”改善民众的生活福利,给民众作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这些制度的弊病也凸显出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剥削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遵循,我们首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确保了全体人民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而共同占有劳动产品,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在建立公有制之前,封建制度下的阶级压迫使得人民长期处于被剥削的状态,能够享受到生产成果的只有统治阶级,而当公有制建立后,广大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由此,共同富裕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在这之中,国有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这是我们的“根”。要知道,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各种领域是不可能完全遵循资本逻辑的,国有企业在很多方面承担着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员工也享受着单位给予的各项保障,很多时候,国有企业在各种领域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着巨大的优势,体现着巨大的优越性。因此,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重要保证。
除了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同样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56789”已经充分证明其是我们今天各项经济成就的重要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民营经济也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力军。广大人民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就业,民营经济提供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在创造共同富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上都有机会和平台,而且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有着制度灵活、市场嗅觉灵敏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依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健康、公平、公正的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各种所有制经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美好局面。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共同富裕问题提出,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可以说,共同富裕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共同”二字上,这是公平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分配制度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能保障发展的成果最终落脚到人民,更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贯彻。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事实证明,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并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能极大地调动生产积极性,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并且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避免贫富两极分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劳有所得,真正拥有获得感,相比较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制度,本质上仍旧是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环境下,广大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而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样的原则下,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使得自己的劳动贡献得到了保护,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我国还在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的分配机制,通过多种分配方式进行有益补充,进而缩小收入差距,尤其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最终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要想实现共同富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前提是要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这就需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了公有制就能够实行公正的分配方式,这就是我们当前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导致的结果就是贫富两极分化,这不可能实现人民的富裕,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说,没有公正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来保障社会公平,为共同富裕扫清障碍。这就涉及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邓小平曾经指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进而先富带动后富。这个初衷是好的。可是从今天的实际情况来看,内卷化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国家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否则,人民享受不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从何体现呢?所以我们要实行公正的分配制度,落脚点在“公平”二字上。在理论上,效率与公平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会存在矛盾,但这个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可以调和的。我们也应当注意,以往我们强调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体并没有切实发挥带动后富的作用,反而存在借着自身经济优势维持甚至扩大贫富差距的趋势,这就是“不公平”。的确,先富是讲求效率带来的结果,而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即共同富裕,我们倡导奋斗、倡导勤劳致富,前提就在于广大劳动人民自己掌握生产资料,从而我们实行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所以说,国家开展的诸如反垄断等一些行动,就是对贫富差距这种现象的拨乱反正,而且还强调了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发展效率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公平的保障,那必然会偏离最初的愿景,没有公平的效率迟早会走向两极分化的结局,最终只会挫伤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倘若不及时拨回正轨,再重新去构建一套新的公平体系也会有很大的难度。由此可见,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的效率才能走向良性发展,当每个人能够保证自己是处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的时候,它是具备发展生产的安全感的,这也能促使它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提升效率是有益的。我们当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恰恰就是能确保公平的,是能够促进发展效率的。
共同富裕的前提在于富裕,这就涉及“做大蛋糕”的问题。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要实现富裕,实现富裕就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来分配,这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创造社会财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国家刚刚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创伤,外部又面临着早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境地下,我们实行了计划经济,为我们的工业化打下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之前打下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实现这一伟大的创举,一直到今天,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经济效率处在高水平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另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确保了经济运行处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中,使我们的经济得以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前进,此外,在政府的推动之下,重大难题的创新、国家经济安全也都得到了保证,这是我们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保障。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必须实现有机的结合。如前文所言,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没有公平的效率会导致两极分化,所以政府在这里充当的角色就是保证公平,这既包括了对人的公平,也包括了对各个市场主体的公平,只有构建了公平的市场环境,方能保证效率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完善中长期规划、加强法治建设,发展核心技术打造智慧型政府,深化国企改革,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7]。不同于西方社会,中国自古以来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统治,因为各地的权力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权力也来自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具备类似管家一样的职能,对各项经济事务进行管理,回应人民的诉求,执行人民的意志。所以说,政府秉持着“天下为公”的中华传统并且还兼具着经济治理上的道德义务[8]。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就在于既建立了有效的市场,也拥有一个有为的政府,这个政府之所以“有为”,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党、政府、市场的三位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强调过“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9],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都必不可少。人民群众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也要得到满足。长期以来我们实现了物质方面的巨大收获,但是在精神层面还有着一定的缺失,所以人民的需求中,“物质文化”上升到了“美好生活”,解决了“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后就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内卷化,很多人纷纷选择“躺平”,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一方面人们的努力难以看到希望,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富有激情的创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直以来更多地侧重于物质富裕,而人民群众的精神富裕还不够。人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后就会对精神生活提出要求,反过来,精神生活的富足也能够促进物质生产的不断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剥削和压迫,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保证精神的富足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要保证精神富裕,在这样的土壤中才会孕育出伟大的力量。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的制度,能够使我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进而实现物质富裕,同时,这种制度建构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支撑起来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那么它服务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体现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理所当然能够实现人民的精神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