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林
高效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学员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然就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教学内容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员们喜欢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大家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更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
例如,在教学《智能手机基本功能》一课时,我给学员们带去了从2G到5G的各种式样的手机,还从课堂上临时收集了学员自带的部分手机。我让学员分小组表演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情景,通过询问和解答分析手机功能,大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智能手机基本功能的认识,提升了教学效果。
听十遍,不如自己动手做一遍。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员要多动手,如练一练、画一画、点一点、搜一搜、查一查等,使一些抽象的计算机操作原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使学员在动手过程中理解新知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例如,在教学《拍摄视频》一课时,学员们对于“拍摄景别”“拍摄镜头”这些知识点感到不好理解。于是课堂上,我让学员自己动手,利用课堂上讲的这些拍摄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室、走廊及校园中拍摄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一些美丽的场景。学员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拍摄出许多非常有创意的场景和镜头。看着校园中的花、树、建筑等在自己拍的视频中变得那么漂亮,学员别提多高兴了。事实证明,通过这些活动,学员们加深了对拍摄视频手法的认识,在看到学习成果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新的求知欲望。
一堂课效果如何,要看是不是每个学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上,我通过观察发现,凡是基础不好的学员,都不怎么参与课堂互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会走近这类学员,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课上先做自己会的,慢慢地一点一滴积累,当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例如,班上有一部分年龄稍大的老年学员,由于基础知识不足,课堂上很少能独立完成操作。于是,我每次上课的时候,会让小组长跟他们进行结对练习;或我单独对这部分学员进行操作任务的辅导。坚持几节课后,很多老年学员由不会操作到游刃有余,课堂参与感也变得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