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打牢促进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2022-12-31 06:24刘万虎孙国军李月新徐利颖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交融中华民族民族

刘万虎,孙国军,李月新,徐利颖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促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①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蒙古多民族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华民族关系史中的一个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②自古以来内蒙古地区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高度融合交错的地带,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早在史前时期,内蒙古地区就是沟通连接欧亚草原和中原内地的枢纽地带,东西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往来频繁。战国时期,作为秦赵燕三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交错之地,本区不仅有中原政权所设置的郡县,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聚散生息的天然牧场。秦汉时期,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已被纳入大一统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大批中原汉人迁居于此,并与匈奴、鲜卑、乌桓等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北部边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诸族纷纷南下,于本区或先后、或并列,建立了许多地方政权。5世纪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内蒙古地区大部分归其管辖。

隋唐时期,作为大一统政权下辖的领地或藩属地区,突厥、回鹘、契丹、室韦等北方民族先后活跃于此,并与中央王朝确立了宗藩关系,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往来。辽夏金分别是由契丹、党项和女真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内蒙古地区的不同地段分别被这几个政权或同时、或先后所管辖。此一阶段虽是北方民族主导了本区的政权建设,但是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已经与契丹、党项、女真等北方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经济文化广泛交流,融合程度加深。对中原制度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成为此一阶段政权建设的重要特征,儒家文化影响极大,汉语与汉字亦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文字。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正式成为了大一统的王朝的内地,蒙汉回等多元民族汇聚,进一步发展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明朝时期,内蒙古地区逐渐成为蒙古诸部驻牧地,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并未中断,库库和屯的建立演绎着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史话。17世纪初,清廷在蒙古设置盟旗制度,对本区实施有效管辖,漠南蒙古诸部成为清朝治下的臣民,逐渐形成内扎萨克蒙古,即今天内蒙古形成的前身。伴随着“万里茶道”的开辟,内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加深,联系也日益紧密。近代以来“闯关东”“走西口”大规模人口迁徙,成就了北方诸民族间最大规模的一次交往交流与交融,影响巨大,基本奠定了今天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底色。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地区,晋陕文化影响深刻,建筑上包括一些藏传佛教寺院与伊斯兰教清真寺都深受晋陕文化的影响,而传统民间房屋仍然坚守着晋陕文化的传统风格。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存在“二人台”“漫瀚调”等民间戏剧也是文化交融的典型例证。饮食上莜面、炸糕、腌菜等典型的山西饮食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已经成为特色食品。饸饹面、刀削面等面食既是山西面食的传统,也是草原商路上的特色,方便快捷。烧麦、羊杂这些正是多民族饮食习俗与地方物产相结合的典型,成为文化交融的例证。

从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到,北方诸民族与中原政权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不争的事实。各民族在统一政权的统治下,随着交往交流交融的日益加深,不仅在政治上有了共同体的认知,在习俗和文化上也在不断相互影响、学习,最终实现了文化上的交融,不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些方面甚至已经很难区分彼此了。

近代在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了自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同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觉醒,交流交往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携手并肩,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日新月异,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深化,不同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上中原封建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诸如怀柔、羁縻、和亲、通贡互市、册封等等民族政策对北方诸族进行统治管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政治利益,这种政治利益是狭隘的,有些政策是以压迫各族民众为代价的,古代的民族关系很难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过程中,虽然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但始终是伴随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同化。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并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人口流动趋势和分布新特点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离不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人口在分布格局上一直呈现的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民族人口的这一分布格局也随之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民族的分布更呈现出了“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④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大批民族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目前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进入活跃期。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中的交往、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民族间的文化和情感交融更加深刻,不同民族之间相互联系亲密程度前所未有。

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不同,历史上民族一般整体迁徙,除了地域的变化,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基本上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当前我们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已经深入到个体,深入到精神层面。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巨大变革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是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活跃期的原因,也是必然趋势。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区,1982年全区生活着43个少数民族,1990年全区生活着48个少数民族,2000年全区生活着54个少数民族,2010年全区生活着54个少数民族,2020年全区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进程,到2020年内蒙古居住着56个民族的常住人口,是民族种类齐全的自治区。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从“1982年的299.6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511.36万人,增加211.69万人,增长70.64%,年均增长1.42%,增速快于同期全区常住人口和汉族人口”。⑤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和深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1683.86万,比“五普”时增长了一倍以上。这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占全国流动人口中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大约超过总人口的1/6。在全国2.45亿左右的流动人口之中,“居住在城市和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增长至3000多万人”。⑥这其中,已经有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1/5的民族同胞,到东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商、务工、求学。与此同时,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口到少数民族地区经商、创业、定居。这意味着,我国民族人口的流动是复杂的,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民族工作要在全社会拓展,不能仅限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胞。而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新变化,也要求我们在民族政策,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要有新办法、新举措,以利于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新时代打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础的策略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事实表明,物质生活的共享,并不必然实现人心归一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精神生活的团结共识,才能实现人心所向的“大家庭”认同。这正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任务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在解决物质生活差距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育精神生活的“大家庭”观念,就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现实任务。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⑦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了统一与自治的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实际。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在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和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特殊问题。

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做到坚持“两个结合”,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依法保障各族群众享受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为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济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的经济交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源泉之一。历史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茶马古道等商道,既满足了人民生活上购买商品的需要,也成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交往交流的渠道。当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发挥好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等自然资源禀赋和中央支持民族地方发展的政策优势,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所有这些,都需要民族地区更加深化改革开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更大力度地培养和引进人才、技术、资本,推动本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只有不断推进经济繁荣发展,才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大量的人才到本地安家落户、建功立业,也才能把更多的人口吸纳到城市,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必要条件。民族互助是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和谐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到“六个相互”。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⑧坚持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在这样的社会土壤里,必然会产生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要求,“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⑨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理念,是指引我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指导,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思想基础。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2014年在马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内蒙古,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在参加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冬季那达慕活动时,以蒙古族传统祈福方式为少数民族同胞祈福,为全国人民祈福。他还在这里详细解读了“守望相助”理念,让我们守好家门、国门,守好精神家园,共创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⑩

综上可知,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发展有力地证明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祖国北疆,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历程。在千年的发展史中,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保持了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近代以来,百年抗争,各民族更是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增强。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人口流动趋势和分布新特点,又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转变思路,开新局,谱新篇。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才能打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 释:

①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②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③2019年9与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④2019年9与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⑤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变化情况,2022年1月5日.

⑥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21年第21期.

⑦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⑧2014年5月29日,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⑨2021年8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⑩2014年1月30日,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猜你喜欢
交融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真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