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俊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在原文语境中利用关联推理去理解原作意图及意义,与原作在认知上趋同,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理解的原作意图及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进行交流,从而完成一次跨文化语言的交流活动。翻译离不开读者的参与:译者阅读原文时是源语文本读者,表达译文时要考虑译文读者,译文质量的评定并不只是以源语文本作为唯一标准,也有赖于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而接受美学正是以读者为中心来研究文本的接受效果。要将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不仅需要优秀的汉语译者体会原文的内涵,更需要译者将接受美学中的主张应用到翻译过程中,凸显汉语的魅力和美感。从这一角度看,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汉译研究颇具现实意义。
认同接受美学理论的学家对历史客观主义理论持反对态度,即反对固定的文学作品只具备固定不变的内涵和意义。而随着时间因素的影响和历史经验的积累,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会呈现出更新和发展的状态,他们将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视为一种经验研究,并且接受历史条件因素对研究工作开展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这一理论的确立者是H.G.加达默尔,后经P.里科尔从哲学维度进行了补充解释,成为接受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也同步为这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1]。
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不同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对于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丰富。R.因加尔登(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当首先重视作品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再本着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态度对作品进行认知和了解。而结构主义美学之父J.穆卡洛夫斯基则认为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一种物质成品,其审美价值具有隐蔽性,需要读者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分析体会其审美价值。另外,法国哲学家里科尔则以诗歌为切入点,提出诗歌在相关研究中对于认识和发现信息的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置于重要的地位上,将研究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作品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上。文学作品的创作要首先做到为读者所接受,随后才能实现文学价值的体现。这里所指的“接受”非被动接受,而强调主动积极的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读者依托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感受的过程,也是读者参与文学作品价值再塑造的过程。只有读者以一种主观上积极的态度理解和接受文学作品,才能取得更好的阅读参与价值再创造的效果,读者带给文学作品内涵的变化和文学价值的发展才更具备时代价值和先进价值。
期待视野观点侧重于强调对接受者经验的吸收和发展,其具体内涵是指作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都呈现一种先在知识的状态。这是新事物被既往经验理解和接受的关键要点,同时也是期待视野的体现。另外,期待视野还强调读者所接受的作品内容和信息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信号传输和呈现形式来实现,具体包括内容预告、暗示以及形式化的信号传输。通过不同形式的引导和激发,尽可能将读者沉睡的阅读记忆唤醒,同时引出作者具有相对固定性的情感态度。这是不断引导作者的阅读期待,并且促使其原始的阅读期待在阅读进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有效路径[4]。
在接受美学背景下,文学作品中固定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新的意义变化,这主要是依托文学作品语言意义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特征而言的。这一特征也充分体现出读者在文学作品价值产生中的重要性,即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需要通过不同读者的阅读来激发和体现。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读者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文学作品本文自身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具有相关性和衔接性特征,这也为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提供了关键性条件。转换形成的结构是文学作品的基础结构,即召唤结构。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文本所具备的召唤结构的主要功能点有二:一是促进读者在阅读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对文本内容中的未定性空间形成一个具有确定性意义的理解,实现文本中空白部分意义的填补和完善[5]。二是保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本身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外国文学作品汉译工作的开展有了接受美学的支持,便于翻译人员以审美价值和文本信息传递为翻译工作开展的切入点,以一种中国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字表达和呈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重现。对于翻译人员来讲,这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6]。
不同地域或国家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于自身长期受到所处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的熏染,导致习俗和价值观、语言结构和思维习惯、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以及文学语言的架构截然不同。当翻译人员依托接受美学视角开展作品翻译时,可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的灵活运用尽可能为中国读者呈现出一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画景,这是帮助中国读者群体获得更好的审美阅读体验。
作为翻译人员,应当在翻译的过程中全方位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地还原原作者本身的信息传达意图[7]。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译而言,追求最真实的翻译效果是翻译工作开展最基本层面的要求。从翻译后的作品角度分析,翻译者则又充当着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作者角色。到了这一阶段,翻译人员就需要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对其期待视野进行预估,并且重视通过翻译过程的执行为引导读者参与到翻译的过程中创造条件。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人员,应当在翻译中充分追求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结构和内涵的融合,并且同步考虑读者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充当好信息传达的桥梁作用。
不同时代的译者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这也毫无疑问地导致了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翻译版本。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学翻译界普遍倡议的翻译原则是尽量直译以保持原文风味,忠实地传达原文文化和审美信息,以满足读者求实求异的心理。因此,翻译工作的开展中应当合理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策略,使翻译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这种具有跨文化特征的交流活动更符合中国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和精神思想引导需求,尽可能在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边界范围内创造空白的意义空间。
1.注重词汇的合理选择
从基本的大原则角度出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词汇选择应当重视翻译效果的理解性以及共鸣性。在具体落实中,要求翻译人员多使用中国读者更加易于理解的词汇融入翻译文本中,这有利于降低中国读者主观上的阅读困难感。另外,关于提升共鸣性方面,译者的翻译可为读者提供更加生动的阅读体验。例如,在翻译《Uncle Tom’s Cabin》这一儿童文学作品时,作品名的翻译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受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翻译产生的深刻影响,林纾将之翻译为《黑奴呼吁天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译者又将其翻译成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爱国人士林纾悲痛之心情可想而知。“岂独伤心在黑奴。”当时读者的感情和心声可见一斑。译者林纾与当时读者拥有同样的悲愤的感情,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当时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读者对文学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情趣还建立在仍占有主导地位的文言文基础上。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将他生活的时代带给他的“悲”“愤”和“痛”与原文中所描述的“悲”“愤”和“痛”相联系(即接受美学所说的“文本召唤”)并不遗余力地将它展现出来。
2.重视句式结构的适当简化
从原著出发进行观察,可知外文文学作品在原著内容中使用句式结构复杂性较高的长句、倒装句以及被动句的频率是相对较高的,而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达意而已。因此翻译人员就需要从作品的翻译阶段入手,充分分析和理解句式中包含的语法结构和特征,梳理好不同句式的主谓宾结构,并将其翻译出来,如翻译人员能力素质较高,还可适当尝试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思想感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文字和情感风格。例如,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Her bees and her crows and her wolves…but if she could only get hold of the Silver Shoes, they would…”句子的翻译中,“but if she could only…they would give her more power than all the other things she had lost.”一句就属于典型的复句结构。如果翻译者不考虑读者群体的学习理解能力,直接将其按照原始的长句结构翻译,则可翻译为“如果他们得到这些,他们就会获得比以前失去的魔力更为强大的魔力”。这种词汇的重复表达会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使读者感觉到阅读句子的冗长感。为了减低读者的这种阅读负面体验感,翻译人员就可以适当通过句子分解的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句子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句子。翻译成为“他们给她强大的魔力,比她以前失去的魔力更强大”,就更便于读者的理解。句子内涵的层次感也更加鲜明。
3.重视修辞手法的合理应用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美化翻译的效果,使得句子的呈现效果更加具有文采,这也是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质量的有效措施。具体的修辞手法类型包括了比喻、排比、拟人等。合理地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是取得良好翻译效果的科学手段。例如,排比修辞手法在翻译中的合理应用,就有利于增强文学作品翻译内容的感染力,使得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体现得更为充分。例如,在《瘸腿小王子》这部作品中,“Winds blowing,water flowing, trees stirring, insects whirring,…cattle, bleating sheep, grunting…”一句就包含了多个排比元素。不同的景物、动物本身具备并列排比关系,而他们发出的声音又同步形成了另一组具有排比关系的元素。声音和景象的结合不仅使得文字表达的生动性得到了加强,也给读者创造了更加充分的想象空间。例如,小羊咩咩的叫声、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风儿呼啦啦吹动的声音等,都是运用排比方式进行翻译,提升翻译效果生动性的表现。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有了接受美学视角的支撑,不仅促使翻译手法和思路得到了创新,更体现出了翻译工作开展中对译入语读者引起重视的重要性。翻译工作者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合理真实地通过翻译表达出文学作品的内涵的同时,依托读者中心、期待视野、文本召唤结构三方面基本内涵,通过对翻译工作者提出要求、依托读者本位思想以及合理运用语句组织方式方法的路径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为读者创造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