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医家黄石屏金针运气法探析

2022-12-31 02:34黄斐陈宇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330038
江西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金针黄氏痹证

★ 黄斐 陈宇(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330038 )

黄石屏,又名灿,生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江西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大桥乡人,是民国时期国内著名的针灸医家。黄石屏自幼学习少林武艺,师承清末御医聂福生“石针铁针”遗技,创制金针,为人医病,能推察人体经络气血的变化,手之所下,气随以行,病者毫不觉苦而病已除,常使聋者聪、瞎者明、偻者直、蹇者驰、咳者愈。他先后在上海、扬州、江苏一带挂牌:“江右金针黄石屏”,医病不用草药,只以针灸治疗内外科疑难病症,有“神针”之称。1916年著《针灸诠述》,侯官谢叔元、状元实业家张謇亦为其作序。

黄石屏所创的“金针疗病法”始源于《汉书·艺文志》中的“针石”。班固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1]其中石即指砭石,火即艾灸。古人刺病以针,攻病以砭,今人所称“一针二灸三汤药”,即是针法为治病首选,以调和五脏六腑精气神之要法。对于针灸材质的选取,古代针具以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为主,近代、现代针具以不锈钢针、磁极针为主[2]。而黄石屏以其独特的个人经验选取金针治病,他认为自古针灸医生所用的铁针质地太粗,而针以精金为贵。金针的优势之处有三,首先金针性纯而入肉无毒,对病人伤害小;其次金针质地柔软而中窍无苦;最后金针体韧而经久无折。殷赫然等在现代研究中发现,通过选取不同材质的针灸针对比得出,金针在核磁共振扫描中显示成功率高达100%,且金针总体的图像质量优于银针[3]。金的特征为光滑而不生锈,其性软,不伤筋骨;其味甜,能祛风败邪,辅羸补虚,调和气血,较之铁石截然不同。黄氏临床用针软细而长,长度最长达1尺2寸,最短也有4寸,非用阴劲不能入穴,这也是金针完全不同于普通针器的地方[4]。

1 金针运气法原理

对于金针运气法,黄氏总结到,金针的选取固然重要,但临床取效的关键要点在于医者用自身精气以灵活运用金针,以神明之气来引导至病所,正如《灵枢·宝命全形论篇》中所言:“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5],医者的聚精会神与病人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医者在行针之前,须仔细诊脉,将深浅、补泻、随迎、缓急、主客、上下、左右等治法熟记于心,审察病情,可针不可针、可灸不可灸等种种情况,须细心判断。沉思良久,立眉目,生杀气,“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将全身精气神集中灌注于指下针内,对周围视作无物,然后将两手握拳运力,操针在手,擦磨数次,将针缠于指上,复伸直数次,势如擒龙,聚精会神,先以左手在患者身上按穴,右手持针在选定穴位处点数次,将针慢慢以阴劲刺入肌肉内,病者不觉痛苦,直达病所,如此则针到病除。

2 金针运气法临床应用

对于中风、咳证、痹证、霍乱等临床疾病,黄石屏俱有其独到的诊治经验。

2.1 中风

对于中风病,黄氏认为人体阳气不足以御外邪,贼风趁虚而入是其主要病因病机。《灵枢·刺节真邪》中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5]以及《灵枢·九宫八风》亦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5]正是说明了外邪中身与内虚相合而发中风的病因病机。风邪入里,挟热则从热化而为阳证,挟寒则从寒化而为阴证,故黄氏认为中风病致病的关键因素为邪从外至。在治疗上,须补虚泻实结合,治疗中风病强调祛风邪外出达表,汤剂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6]。药用麻黄汤散邪出表,石膏清里热,当归、川芎活血行气通络,干姜、人参温中健脾、益气守中,内外兼顾,补泻兼施,如此则病邪达表,正气得复,中风得愈。陈爱云运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针灸取穴如阳陵泉、足三里、外关、合谷等,临床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显著[7]。在针灸选穴方面,黄氏对于中风偏枯阳证,多用祛外邪之风市、风池、风门、合谷、天窗穴等配伍补里虚之百会、悬钟、囟会、昆仑、命门、气海、神阙穴等,以补虚泻实;对于中风暴喑,选用驱邪之合谷、哑门、天窗、风池、风府、鱼际穴配伍补虚之灵道、阴谷、复溜、涌泉、百会穴等;对于中风口眼歪斜,选取祛邪的地仓、颊车、上关、外关、八邪、阳池、承浆、听会、水沟穴,配合补虚之通天、足三里、手三里、大迎穴等,如此则痼疾可疗。

2.2 咳证

黄氏认为咳证虽病种多样,然其主病脏腑不离乎肺,又不拘于肺。即《素问·咳论》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内经》中又将咳证分五脏咳、六腑咳,以及风咳、寒咳、火咳、湿咳、痰咳、干咳、劳伤咳等,因此,黄氏认为临床辨治咳嗽应审证求因,针对病因论治,方能取效。如针灸治疗风咳,其选用散风除邪之列缺、风府、肺俞、天突穴等;寒咳者,选取缺盆、气户、风门、云门、商阳、阳溪、孔最穴等;火咳者,选用合谷、列缺、天井、浮白、聚泉、肝俞穴;湿咳者,选周荣、少商、缺盆、华盖、行间、太冲穴;干咳者,选天突、水突、涌泉、然谷、大钟、肺俞穴等;思虑过度致劳咳者,选心俞、肺俞、少海、神门、大陵穴等;房劳色欲无度之肾虚劳咳者,选心俞、腰俞、肾俞、肺俞、膏肓俞、大钟、足三里、少泽穴等。王洪峰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整理分析近5年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外感咳嗽选穴配伍的规律,总结治疗外感咳嗽的穴位选取中以肺俞穴最常用,在穴位配伍中以肺俞穴、风门穴最常见,其次是膀胱经的背俞穴[8]。李玲等通过整理文献研究发现,刺激经络腧穴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法,其中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临床将其作为治疗咳嗽的重要配伍主穴之一[9]。

2.3 痹证

据统计,“痹”在《黄帝内经》中共出现160多次[10]。在《针灸甲乙经·阴受病发痹》篇章中关于痹证的论述及治疗十分详尽,对后世临床亦有重要指导作用,比如梁丘、犊鼻、膝阳关穴是治疗膝痹的重要主穴,圆利针疗法对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具有重要作用[11]。张鑫发现,运用针灸治疗痹证之腰痛病时,不仅需要辨证取穴,运针、行针的技巧也同样重要[12]。对于痹证病因,其病邪无外乎外感风寒湿三邪,《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5]。《内经》中又有五脏痹、五体痹等之分。黄氏认为,针灸治疗咳证,脏病者取其俞,而腑病者取其合。对于痹证则刚好相反,脏病者取其合,而腑病者取其俞。如痹在肺脏取其合穴尺泽,痹在心脏取其合穴少海,痹在小肠取其俞穴后溪,痹在大肠取其俞穴三间。

2.4 霍乱病

《伤寒论》中有“呕吐而利,此名霍乱”的论述,并有主方五苓散与理中丸,一者治热,一者治寒[13]。黄氏临床诊治霍乱病,提出应根据其病性及临床表现而辨证取穴。如肚腹急痛,见霍乱吐泻交替发作,证属阴者,选用上脘、手三里、关冲、大白、公孙、解溪等穴;霍乱吐泻属阳证者,选用胃俞、脾俞、乳根、条口、中封、承山、委中穴等;霍乱转筋属阴证者,取穴条口、腕骨、曲池、承筋、京骨、期门穴等;霍乱转筋阳证者,选取巨阙、承筋、内踝尖、外踝尖穴等;干霍乱者,选用合谷、中脘、手三里、太冲、委中穴等;霍乱腹痛难忍者,选用悬枢、上脘、关冲、三阴交穴。

3 小结

根据记载,黄石屏运用金针运气法为人治病验案众多。例如侯官谢叔元因平日久坐,痰湿内生,浸淫筋络,循至全身牵掣疼痛而难忍,日常翻身运动都受到明显的影响,苦不堪言,遍寻中外名医,五年期间未见寸效。偶得友人陆成章介绍至黄石屏先生处诊治,黄诊脉辨证属寒湿痹证,为谢叔元连针3次,诸苦尽除,背渐直,站渐稳,行渐开展,坐卧渐安,不久恢复正常行走。又如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素患腿疾而行走不便,经黄石屏以金针运气治愈,后成莫逆之交。著名武术大师霍元甲患关节病,黄石屏亦以金针为其疗病。袁世凯患偏头痛多年,每于天气转寒、情绪激动后发作,甚为之苦,延请德国著名脑病专家亦束手无策,特请黄石屏到京治疗。黄氏审证求因,先运气至指下,直取太阳穴周围,不久则针去病除,一如平人。袁世凯大喜,题匾额“一指回春”相赠,并赏银四万两以嘉奖之。后黄石屏以此钱赠送与张謇创办企业。留居上海的英国商人李那路患腿疾,多方求治,其曾在伦敦因求医花费英镑五千,均未取效,而黄石屏“一针起之”,从此名震西欧。德国妇女黛利丝腰部长有碗大的赘疣,德国医生认为非开刀不可,但她怕开刀,后经人介绍到黄石屏处医治,黄石屏辨证为痰瘀互阻之癥瘕,针灸3次就基本痊愈,甚为之喜。

黄石屏运用金针运气法,强调医者用自身精气以运行金针,结合少林内功,运气于针下,诊治临床病症辨证取穴,对于中风、咳证、痹证、霍乱等,将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与针灸取穴等结合起来,“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表里、寒热、虚实之病性与内外之病因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型论治,分经取穴,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金针黄氏痹证
百年黄氏,传续经典
“卖艺黄家”文艺界黄氏兄妹的精彩人生故事(上)
“卖艺黄家”文艺界黄氏兄妹的精彩人生故事(中)
狐生子
乡村的金针花
人与羊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金针花黄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胡斌治疗痹证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