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花,艾 竹,向之明,贺雪平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1400)
肝硬化为各种慢性肝病所致炎症、肝细胞损伤坏死、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1]。早期肝硬化指肝功能Child-Pugh A级肝硬化[2-3],起病隐匿,临床多无症状,约40%患者确诊时已至晚期[4],影像学常表现为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代偿性肥大,且毗邻器官随之发生变化。目前CT诊断早期肝硬化主要依据肝脏形态学改变,如肝右后叶凹陷征[5]、胆囊窝扩大征[6]、门静脉周围间隙扩大[7]及肝尾状叶肥大[8]等征象;随着肝右叶萎缩,肝右后叶-膈肌间隙脂肪堆积,右膈肌应力性肥大[9]。GHONGE等[9]发现,早期肝硬化CT可见肝-膈肌间隙脂肪增多及右膈肌增厚。本研究分析根据CT所见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及右膈肌增厚征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价值。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1月—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接受上腹部CT检查的47例早期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男34例、女13例,年龄35~87岁、平均(56.1±1.8)岁;其中乙肝肝硬化32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丙肝肝硬化3例、胰源性肝硬化1例,7例病因不明。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10],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2-3];② 肝内结节最大径<2 cm。排除标准:①上腹部手术史;②上腹部CT显示腹腔积液、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脏明显变形等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现;③图像质量差。以45名同期接受上腹部CT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33名、女12名,年龄31~86岁、平均(56.0±2.0)岁,均无慢性乙肝病史。
图1 于显示右肾上腺层面测量CT相关参数示意图 A.以右肾上腺(箭)所在层面为测量层面; B.勾画肝-膈肌间脂肪间隙ROI(红色区域); C.测量肝-膈肌脂肪横径(记为F)及肝右叶横径(记为D); D.测量左、右侧膈肌厚度(红色线段)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Toshiba Aquilion 64排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前上棘水平;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350 mA,转速0.5 s/rot,探测器宽度0.5×64 mm,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0.8,矩阵376×376。完成平扫后经肘前静脉以流率3~4 ml/s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 mgI/ml)1.5 ml/kg体质量,分别于延迟28 s、70 s及180 s后采集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扫描结束后重建门静脉期薄层图像(层厚1.0 mm)。
1.3 图像分析 将图像导入Philips PACS工作站(3.1.S16.2版本),由2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影像学诊断经验的主治医师共同阅片,以门静脉期轴位薄层CT显示右肾上腺层面作为测量层面(图1A),手动勾画肝-膈肌间脂肪间隙ROI,即肝右后叶、右肾上腺、膈肌至膈肌脚共同围成的狭长形脂肪间隙区域,测量肝-膈肌间脂肪面积(图1B);于相同层面沿椎体右缘作直线,测量肝-膈肌脂肪横径(肝右后叶脂肪最低点距离椎体右缘的距离,记为F)及肝右叶横径(肝右叶最外侧缘距离椎体右缘的距离,记为D),并于椎体外侧缘肋椎关节水平(左右侧对称)测量双侧膈肌厚度(图1C、1D)。计算F/D值,以F/D≥0.5为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以双侧膈肌厚度差>2 mm为右膈肌增厚征阳性。对上述参数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针对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均值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不符合者,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根据CT显示肝-膈肌间脂肪面积、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及右膈肌增厚征阳性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组间一般资料及CT相关参数比较 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组肝-膈肌间脂肪面积、F/D值、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率、双侧膈肌厚度差及右膈肌增厚征阳性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表1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及相关CT参数比较
2.2 ROC曲线分析 根据肝-膈肌间脂肪面积、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及右膈肌增厚征阳性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67、0.78、0.79(P均<0.01),见图2及表2。
图2 肝-膈肌间脂肪面积、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及右膈肌增厚征阳性诊断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线
表2 CT相关参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为动态发展过程,可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1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多为Child-Pugh A级,其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7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多属于Child-Pugh B级或C级,其死亡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9.7倍以上,中位生存时间仅2年[12]。若能及时确诊早期肝硬化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阻止甚至逆转疾病进展[13],使得识别及诊断早期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结构具有不对称性,肝左叶、右叶及尾状叶血流及解剖存在差异[14]。早期肝硬化常表现为肝右叶萎缩、尾状叶及左叶代偿性肥大;随疾病进展,最终整个肝脏萎缩[15]。肝叶形态学改变及体积重新分布是影像学诊断肝硬化的重要基础[16]。CT诊断早期肝硬化主要依据肝脏形态学变化,具有主观性;单一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价值有限[17],需综合应用。理论上,随着肝右叶(Ⅵ和Ⅶ)萎缩,肝右后叶与膈肌间隙将扩大,腹膜后脂肪疝入并填充该区域,同时肝脏对右膈肌的支撑减弱,促使膈肌力矢量改变,最终致右膈肌应力性增厚、肥大。
GHONGE等[9]指出,肝-膈肌脂肪横径及右膈肌增厚阳性征均与早期肝硬化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组间肝-膈肌间脂肪面积、F/D值及双侧膈肌厚度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T显示肝-膈肌间脂肪面积、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及右膈肌增厚征阳性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67、0.78及0.79,敏感度分别为57.40%、85.10%及72.30%,特异度分别为80.00%、66.70%及82.20%;其中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阳性及右侧膈肌增厚征阳性的AUC均>0.75,均有助于诊断早期肝硬化,与既往研究[7]结果相近。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①不同病因所致早期肝硬化CT表现不同[18],但因样本量较少,本研究未能对各参数诊断不同类型早期肝硬化的价值进行分析;②随年龄增加,健康人肝脏也可逐渐萎缩,使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 CT所见肝-膈肌间脂肪疝入征及右膈肌增厚征有助于诊断早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