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2022-12-29 03:28高琦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管理体系公立医院

高琦

(靖边县人民医院 陕西靖边 718500)

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绩效管理奖惩兼顾,可起到提升医务人员改革执行力、激活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领导力的重要作用。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坚持公益性发展理念,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有效解决宣传工作不到位、绩效管理标准不客观、绩效管理奖惩随意等绩效管理问题,为医院业务水平提升及整体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新医改、绩效、绩效管理的概念界定出发,明确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医改

2009年3月,新医改政策正式实施。新医改政策是改善民生、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应从自身运营角度出发,开创办医新格局,健全奖励制度,优化相关工作流程,朝着努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努力提升接诊效率、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等方向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第三则明确指出,公共卫生机构应转变以往的运行机制,明确各类人员岗位,按照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加强绩效考核,坚持社会效益、公益效益原则,建立适宜的激励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以此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二)绩效

绩效这一概念,起源于企业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工作方式、行为所导致的客观成果,即成绩与成效。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一是微观角度。涉及技术含量、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职业暴露风险、个人工作表现、综合考核等方面。二是中观角度。打破以往“大锅饭”模式,全面评估各组织、部门对医院发展作出的贡献,优化薪酬结构、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体现各尽所能,调动内部良性竞争,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宏观角度。在绩效指标中,充分体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并借助绩效管理数据,明确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安全运行。

(三)绩效管理

在以持续提升绩效为核心的既定目标指导下,员工和管理者通过沟通交流、计划制定、全面落实、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反馈等方式,最大限度完成目标,即绩效管理。将其引入公立医院管理领域,以科学的手段,提升各部门工作效能,约束岗位人员工作行为,提升医院整体业务水平,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阶段,一是岗位分层分类;二是落实任务指标;三是过程检查与监督;四是绩效管理结果反馈。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以严格的标准、健全的管理程序、严肃的管理态度、健全的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绩效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作用

(一)政府层面

公立医院关乎民生,具有纳入财政预算、公益性特征显著等特点。优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服务态度、收费标准及日常行为,便于公众、政府对公立医院开展监管,有助于降低医院运营风险。不仅如此,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不承担纳税义务,以国家财政拨款和医疗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强化其绩效管理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二)医院运营层面

现阶段,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采购成本、耗材试剂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后勤保障成本逐年增加,大型设备购入、基本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财务风险随之加大,强化绩效管理十分必要。一方面,绩效管理体系能够直观显示医院各科室收入及支出情况,可提升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随着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及时优化医院运营模式,保证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进一步加强团队内部合作,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医院管理效率。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改革相衔接,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秩序。此外,借助绩效管理体系,公立医院运营人员还能判断医院发展趋势、掌握医院运营状况,可起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公立医院运营风险的作用。

(三)医院员工层面

新医改形势下,不同层级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均可借助绩效管理体系,把握自身优缺点,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同时,绩效管理体系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薪资分配模式,优化薪酬结构、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将工作强度、工作风险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彻底转变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薪资分配模式,营造了团结友爱、良性竞争、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使医疗队伍精简化,减少闲散人员的招聘,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成本,用于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购买等方面。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认知不足

当前,绩效考核方法具有多样性特征,360度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法、目标管理法、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法等均为常用的考核方法,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对其了解较少,甚至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工作年限较短的医务人员,未能正确认知绩效管理的本质,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奖惩手段,忽视了其在发掘工作潜力、培养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并未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从而导致绩效管理效果差、新医改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此外,在实施绩效管理责权时,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受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过于严苛或偏袒等行为,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甚至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绩效管理指标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基本工资、津贴补助、绩效工资是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体系的主要构成,基本工资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有关,津贴补助与医院具体情况、国家相关规定有关,而绩效工资则直接取决于绩效考核成果,若绩效指标选取不合理,将导致绩效奖励无法发挥激励作用,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所在科室、级别、岗位、职能等,均为关键的变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作量不同、工作风险不同等方面。从绩效指标设置单一、考核偏离评价主体等问题可以看出,当前绩效指标选取及考核标准并未向高技术人员、高风险人员倾斜,易影响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部分公立医院存在重视定性指标、忽视定量指标这一问题,前者包括人员素质、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往往需要通过主观判断,后者主要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内容,通过相关工作记录即可判断,若二者占比失衡,将直接影响绩效考核体系的可信度与可行性。

(三)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绩效执行程序复杂、绩效考核环节多等,均为公立医院常见的绩效管理问题。每月从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对成本的控制和满意度、综合质量考核结果等角度出发,对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用于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管理的分析与改进。这一相对复杂的流程,虽然能够充分保障绩效管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面临较大的工作负担,医务人员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也会进一步加大相关层级部门的工作量。长此以往,会导致绩效管理难以顺利开展,出现管理措施流于形式、管理效率低下等不良情况。此外,传统绩效管理模式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内容与聘任、评优、晋升等内容有关,但与业务学习、业务水平、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关联度较低,难以满足不同年限、不同层级医务人员的差异化需求,不利于提升管理效果。

(四)绩效管理难以体现社会公益性

保证医务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促使二者协调发展,是公立医院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但在新医改背景下,政府、患者、医务人员所处位置不同,因此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可能牵扯各方利益,不利于新医改政策的落实。若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缺乏技术性、先进性,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忽视医院的公益性,可能引发诸多风险。这就要求公立医院运营人员确立新医改和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合理规划管理方向和路径,选择更先进、更高标准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切实提升医院绩效改革效率。

四、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在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等方面,绩效管理均可发挥重要作用。从思想层面出发,正确、充分认识绩效管理是优化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促进新医改政策落实的关键。首先,管理人员应从医院具体情况、宏观政策等方面出发,率先理解、认识绩效管理,大力推进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其次,在医院开展培训,帮助医务人员理解绩效管理与其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分析医院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涉及人事部门、运营部门、管理部门等,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某公立医院,由院长、党委书记、总会计师牵头,召集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宣讲会,邀请全体中层干部参与,从新医改政策、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出发,明确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保证医院整体发展、医务人员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一致,并根据各科室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分析解答,开展宣讲会后,基层医务人员、中层干部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完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

从医院发展方向、医务人员实际需求等基本情况出发,坚持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绩效管理体系。根据工作年限、职能范围、所处岗位,坚持与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差异化绩效考核标准,确立绩效考核目标,使医务人员充分感受到人性化关怀。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实行能者多劳的考核原则,注重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倾听其想法和意见,充分考虑其切身利益,切实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同时,持续提升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可利用以往考核数据,对现有指标进行量化和细化处理,考虑可能出现的误差,为绩效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此外,公立医院全体职工都是绩效管理的主体,应鼓励其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绩效管理流程和环节,将绩效管理覆盖全院各个部门。

(三)选择适宜绩效指标及评价方法

首先,从全局角度出发,根据医务人员所在科室、岗位、职责范围,制定具有差异性的绩效考核标准,做好责权明确和岗位分工工作,确保医务人员贡献值与其所得绩效奖励相符合。以护理人员为例,将业务水平、护理差错率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将被投诉次数、被表扬次数等作为次要的考核指标。其次,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目的,更新人事管理制度,必要时可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以医技科为例,对于病理科、检验科等岗位,将耗材成本利用率、耗材成本浪费情况作为绩效考核指标,鼓励相关人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管控重要的耗材成本,尽可能减少浪费,并设定相应的量化指标,根据管控情况予以相关人员奖惩。最后,绩效指标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收入、公立医院财务支出状况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可采取EVA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先进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产房、ICU、中医科、急诊科、感染科、儿科等特殊科室,制定符合其具体情况、具有专业特色的考核指标。某公立医院以按任务定酬、按立岗定酬的绩效管理原则,健全岗位绩效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职称和聘任分开,围绕医院规模、医疗技术、经济运行、社会效益等总体层面绩效指标开展各项工作,医院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诊疗总数、手术量、出院人次、总收入等指标呈上升趋势。

(四)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第一,绩效管理过程中,借助具体的考核标准、完善的考核体系和正确的评估方法,获取完整的绩效考核数据,以此为基础,树立多种量化目标,从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医院整体发展、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多方面平衡管理。第二,引入信息化系统,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库,综合考量全体医务人员绩效指标,找出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自身及他人的工作状态。第三,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确保绩效考核相关数据能够做到实时传输、共享,降低医院管理成本,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切实提高绩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促使医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努力进取的工作氛围。第四,注意简化绩效考核指标,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评价目标和工作任务,必要时增加临时考核任务,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考量,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以此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促使医务人员高质、高效地完成岗位任务。例如,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将培训与进修、晋升、评优、聘任等,都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以此获得更好的绩效管理效果。

五、结语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成效显著,管理体系日益成熟,但仍存在绩效管理指标不合理、对绩效考核认知不足、难以体现社会公益性等问题。从新医改要求出发,通过选择适宜绩效指标及评价方法、完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等措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医院内部绩效考核质量,对公立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管理体系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治理迭代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