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解决东北营商难题的对策

2022-12-29 20:03闫贵壮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营商政务

闫贵壮,孟 洁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1 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1.1 人员要素

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北地区人员要素情况。2010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总人口约1.1 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其中辽宁省常住4 374.6万人;吉林省常住2 746.2 万人;黑龙江省常住3 831.2 万人。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辽宁省常住人口比2010 年减少了115 万;吉林省减少了339 万;黑龙江省减少646 万,近10 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总计1 100 万,是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地区。另外,东北地区人口比重不仅没有增长,而且是全国人口比重下降最大的地区,为1.20%。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位居全国后三位,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数。根据《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2019》显示,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最高的三个省份都在东北地区,年轻人流失、劳动力平均年龄最高,导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1.2 资金要素

地区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越大,资金流入量越多,说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越好,市场活力高,吸引力强,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和研发新产品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反之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营商环境建设欠佳[1]。数据显示,2008-2011 年,东北地区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全国平均标准相差不大;2011 年后,全国平均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北地区却呈下降趋势。

1.3 科技要素

衡量科技要素的指标主要看各地区对于科技的投入,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 总值) 的比重。近年来,东北地区R&D 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呈拉大趋势。科学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职工收入的增加。而科技经费的投入和支出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因此东北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必须重视对科技经费的投入。

2 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缓慢

良好营商环境的持续建设,需要政府转换思维,打破原有的权力框架,与市场共同发挥政策调控作用,但是现实中东北地区的一些政府部门仅仅依靠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这种做法已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新时代发展理念。与此同时,缺乏契约精神、避重就轻、选择性优化等官本位思维模式依然存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度关注短期见效快、更好操作、更少阻力的领域,承诺迟迟不能兑现、政策朝令夕改等现象时有发生,使投资方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重招商、轻养商”的行为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投资方撤资[2]。

2.2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森林、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破坏,因此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政府在制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仍然存在只看重招商引资的规模和对地区GDP 的贡献度,过度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发展的导向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缺乏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尤其是反映地方企业诉求的软环境评价指标。

2.3 税收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从2015 年开始,我国在税收领域开启了自上而下的“放管服”改革。2017 年国务院批准辽宁省成立自由贸易区,试点实施之前成立的四大自贸区的税收政策,为辽宁省和东北其他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企业直接税负担重、企业办税流程繁琐、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制度稳定性弱、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在政策不统一、不透明的背景下,一方面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单纯依靠税收优惠吸引投资,企业很容易短期套利,导致政府不仅无法吸引真正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而且地方财政收入也无法得到保障。

2.4 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强化服务意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省市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黑龙江省试点推行“套餐式”审批,经营者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只办理综合许可证即可开业;辽宁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不断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吉林省依托“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不断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3]。但是,东北地区服务营商意识的主动性仍有待加强,具体表现:金融服务领域政银企对接常态机制不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公用事业服务领域,水、电、气等涉企服务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公开程度较低;政务服务领域人才引进、税费减免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执行力不够,“定制式审批服务”“秒批”等实用有效的政策措施仍然不足。

3 破解东北营商难题的可行性路径

3.1 转变思想,开拓进取

要想破解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难题,转变思想是首要问题。一是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从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打破阻碍市场合理准入的重重壁垒,创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二是充分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部门的服务意识,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三是加快创新驱动,集中优势力量打造绿色精品农产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形成多点开花、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创新人才风险补偿机制,强化子女教育服务保障;在注重吸引人才的同时,完善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让高层次人才“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并为他们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4]。

3.2 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能力

民营企业需要开放、公平、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能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搭建“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咨询、技术服务等措施,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扎实提升质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加高品质消费供给;不断营造便捷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环境、放心消费环境,以市场监管的硬措施打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积极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3.3 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原创成果的获得和转化是完善市场科技要素的核心,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东北地区在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投入的同时,要从制度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鼓励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落地,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拉动本地产业升级与发展;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与他们共同承担高新技术成果研发和转化时的风险;完善科研人员的奖励政策,通过奖励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动力;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移服务网络建设,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有序推进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

3.4 加强区域联动,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

2020 年9 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抓手,而营商环境的优化为“跨省通办”拓展了范围和深度。东北地区合作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整体营商环境的提升,为此,可以通过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选择若干合作领域作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东北地区跨省跨市的营商环境建设机制,尤其是在人才流动、政务服务事项等方面协同互认,共同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通过营商协同联动,引领东北地区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营商政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