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赵婉君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视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国家已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积极探索和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办法和途径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1-2]。
同时,电气工程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电气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链与人才链需要与当前的产业链有机衔接,并作出适当调整。这样就为校企联合培养电气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合作的基础与契机。作为我国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国家骨干高等职业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更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行业内骨干企业深度合作,将学院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在电气技术相关领域与多家企业和高校从多方面开展校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合作的企业和院校有河北华洋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济南栋梁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安宸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等。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以及企业助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电气工程系在智能控制实训平台开发、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创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的校校企合作智能控制实训平台开发采用了3 种模式:学校主导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校校企联合技术开发、企业搭建。
与山东济南栋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第一种模式搭建了智能机床电气技能实训平台。首先由学校结合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中有关机床电气部分的教学实训,制订符合学生实际使用的电工故障考核功能实训设备功能与要求,进行电工故障考核功能实训设备初步设计;并通过专家研讨与论证形成设计方案,与山东济南栋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沟通,进一步确定设计方案;再由企业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生产与组装,并对设备进行实地安装和调试。依托智能机床电气技能实训平台,学校开展了电气技术实训教学和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电气技术专业人才。
为了无线传感网课程以及“1+X”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展,与南京安宸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共同开发了智能无线传感网实训平台和口袋实验室。针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需求,经过校企共同研讨,确定了智能无线传感网实训平台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实验箱由CC2530 核心板、传感器母板、传感器模块与LCD 母板组成。学生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类型、数量的传感器模块,组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实验箱;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选配单片机、DSP 与Cortex M4/A8/A9 母板,与无线传感器模块相结合,构成不同类型的无线传感网络综合实训平台。
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和通信技术实训平台采用的是第三种开发模式,分别由河北华洋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搭建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中的实训设备涵盖七个内容:步进电机控制、模拟量控制、变频器控制、逻辑控制、气缸控制、流量控制、称重,涵盖整个工业自动化的大部分技术点。通过实际项目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制造企业自动化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此外还配备了机电一体化仿真软件,让学生即使还未走上设计岗位也可以开始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编程工作。通信技术实训平台配置了可供学习和操作的5G 设备、路由交换设备、无线设备、电源、台式电脑,可完成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所有实训项目。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展了订单班培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中不断探索,制订了符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3-5]。
为了应对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激增、5G 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成立通信技术订单班,培养通信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培养订单班的学生,深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学生的培养方向有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数据通信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光传输工程师、5G 基站建设与维护工程师,学生经考核通过能够获得华为通信工程师认证:华为中级工程师认证、华为高级工程师认证、华为通信专家认证。由于订单班的学生来自4 个不同的专业,分别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通信与导航、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因此对于订单班的学生原有的培养计划有所改变,将其原有专业课程改换成华讯科技定制的工程师培养课程。
为服务船舶智能制造企业需求,在学校建立环渤海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与河北华洋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智能制造相关工程师的订单培养。为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了智能制造工程师订单班的学分标准,三个学年各课程和实习总学分为1 000 分,并制订了奖学金计划,根据每学年学生取得的总分设定奖学金,用以激励学生。另一个激励方案是学分决定学生就业工作的年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多次重考获得更高的学分。千分制及奖学金计划的目的在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智能制造工程师。
围绕企业在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优势,通过校校企深度合作,辅助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提升技术应用及其相关的教学能力,促进先进的工业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使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等方面显著提高,并在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展技术改革攻关、共同申报项目、开展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6]。
基于学校与河北华洋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联合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中铁山桥集团等,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建“环渤海船舶智能制造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交流活动、联合申报项目、参与企业科研和项目等,共同提高教师理论实践、技术攻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教师素质和专业技能。
基于电气工程系与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伦波博士及其实验室研究团队为教师开展了多次单片机应用和无线传感网的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拓展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了智能科学领域的先进技术,提升了创新能力。基于学校和河北华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教师通过向企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请教,不再局限于通信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会注重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来培养学生。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在校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创新中,形成以行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院校为依托的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准,实现了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功能,培养出了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级技能人才,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