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2014 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有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文件,包括《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这都体现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我国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目前,32所职业本科院校已经被教育部批准成立,并开始试点和招生。2022 年7 月,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已拿到了职业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
相较于众多发达国家,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起步时间晚、积累经验少,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根据市场外部环境和本土发展需求,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办学路径,是构建职业本科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人才。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受制于“专科”的学历天花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普通教育在我国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生源招收、学生培养、课程设置和学历衔接等方面不仅日趋完善和成熟,更已具有中国特色。相比于学历贯通的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学历晋升却止步于专科的层次。构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意味着从国家资格框架上突破桎梏,使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受限于学历,使职业教育更具生源吸引力和人才发展空间。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展开,牢牢扎根于社会现实需要的土壤之上。202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达到9 896 所,其中在校生为1 663.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96%,毕业生484.87 万人,其中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6.28 万人。职业学校的数量、学生规模、升学人数无疑是巨大的。知识型经济社会下学生重视自身发展、追求高层次教育的现实需求与日俱增。“专升本”、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等形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伴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新兴科技兴起发展等现状,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内涵要求也在随之提升。职业技术人才需要更高层次教育来进行提升,社会和国家也需要更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进行支撑与建设。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于2020 年实现,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业作为广大群众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保证物质基础需求和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和体系的不断壮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也在拓展,职业教育已然成为众多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资源整合分配和提升人口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的教育期望,符合人民的发展意愿,是广大群众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发挥自我潜能和树立正确就业观的重要途径。
办学特色化是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1]。构建职业本科教育的特色化办学路径,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扎根于理论知识基础、强调理论知识运用的培养逻辑不同,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逻辑起点是扎根于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目前在我国32 所职业本科院校中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所在地覆盖河北、上海、四川、贵州等20 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同举办主体的高职院校在汲取财政资源、体制资源和市场资源方面存在差异[2]。明确职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构建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化办学路径的首要前提。首先要设置职业本科院校的准入条件,规范职业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明晰其办学定位;其次综合考察学校的各项指标和条件,遴选条件优秀的示范性学校,院校之间进行推广、交流和学习,提升办学质量;第三,国家要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保障院校运行资金充足;最后教育部门要加强和各学校的沟通,紧密衔接并给予指导和监督。
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指出:中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共设19 个大类,90 个专业类和247 个专业。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一定学理基础上的实践活动[3]。职业本科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体现自身的特色化,实现内外需求的有机统一,使二者达到平衡。对外,专业设置要考虑市场环境和本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行业结构等外部因素,使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要,也能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内,专业设置要考虑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等内部因素。
纵向上要贯通职业教育考试机制,打通招生渠道,确定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准入条件,吸纳优秀的生源。职教高考目前还存在着高考制度非体系化、职业学校非侧重化、社会接受度非大众化等问题[4]。构建全民认可和参与广泛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是职业本科教育吸纳生源的有效通道。横向上要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市校融合,这是职业教育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校、企业和地区等多方效力,拓展学生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场地,共同搭建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构建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推动院校与地方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性体现在既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强调学生实践的操作技能,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特色化。“双师型”教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职业教育发展下的特色化产物,是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基石,是职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构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是重要一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 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职业本科教育是更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府邸和摇篮,强化职业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既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的主观条件。
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进步的标志。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不同的类型教育,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师资条件等方面都区别于普通教育,评价方式上也应具有不同的评价逻辑和评价标准。在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化发展路径构建中,评价方式是职业教育得以长远发展的保障。构建特色化的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方式,首先要打破遵循普通教育评价方式的桎梏,破除学术导向的评价逻辑,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其次要摒弃唯分数论和唯学历论,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观念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片面追求学历,会衍生出就业市场学历歧视、学习动机偏差等负性问题。最后要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立德树人始终是人才培养的起始点和最终落脚点。高层次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知识修养方面,更体现在价值观、心理能力和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
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评价方式五个维度入手,构建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化办学路径,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职业本科院校的建立符合现实需求和群众期待,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职业本科院校的建立为众多职业教育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浪潮中有学、乐学、好学。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实现人生理想并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