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
——浅谈陶行知思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2-12-29 16:32李志连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陶行知案例作业

李志连

“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核,充分肯定了生活的教育意义,倡导教育的生活性与实践性,这为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师应当辩证分析教学问题成因,认真落实生活化教育,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契合学生思想认知的生活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为生活做准备”理念,结合当时国情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起源论)“生活即教育”,不仅体现了教育为生活实践服务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强调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通过生活实践丰富自身知识建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陶行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育本质意义是教人应对生活之变,将生活中的点滴变为一种教育,使得“生活即教育”思想内涵更加丰富。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教师不能单纯依靠教材进行教学,而是需要将生活元素融入知识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生活经验也会成为其更深入了解事物与探究事物本质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该思想批判了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介绍了生活教育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生活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反对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构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教育格局,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时间、空间,更好地应用“生活即教育”思想指导教学,促进教学相长的同时,扩大教学成果。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过度依赖教材

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入课外知识,能够合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认知。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客观教材,未能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机械性地学习,大多是记忆与背诵,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能开阔学习眼界,很难多角度看待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也缺乏科学性。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生活即教育理论的贯彻落实,需要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自主动脑与思考,学会自主探究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从而提高教学的指向性。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未能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讲解理论知识,或者采用“题海战术”并试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性的做题完成知识的内化,很难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作业内容形式固定

作业是教学的延续,能够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创新作业设计。但是目前的作业设计中,有的教师只注重通过书面式作业让学生练习相关题目,学生感觉做作业是一种负担,甚至对作业产生厌倦情绪,不去主动完成作业。并且在实际的作业设计中,也存在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内容,学生感觉作业毫无趣味,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脱离生活实际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然而,有的教师长时间秉持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授课,在说教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一些简单的实践性问题,未能给予充足的实践机会。实践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陶行知思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引入生活案例,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利用陶行知思想指导教学,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可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立足实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实际生活展开探讨,在引入生活案例的同时,共同分析其中的道理,将德育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以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要列举以下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与其共同分析其中的道理。

案例一:学生课上举手发言,教师夸赞班级纪律好,表扬学生有礼貌。

案例二:学生在班级内打闹、追逐,影响了班级正常秩序。

案例三:课后学生在走廊跳绳,不小心打到了路过的学生。

立足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案例一中学生受表扬的原因,思考案例二、三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积极的行为能够受到表扬,不良的行为则会影响班级正常生活,从而在案例分析中懂得遵守规则会得到表扬,违反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出示《中小学生守则》,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劳动、纪律等规范进行思考,让学生围绕如下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四:学生未能及时清理自己的课桌,导致难以快速找到学习用品。

案例五:班级以小组轮值的方式打扫卫生,避免了劳动混乱。

最后,针对上述案例四、五,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思考完善班级规则的注意事项,开阔视野,思考如何制定班级规则,多角度献言献策,增强自我管控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添课堂教学趣味

教学情境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共同参与的、可以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教学环境,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进步。利用简单的生活内容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巧用各种软硬件设施提供学习资料,能够让学生体会理论与生活之间的具体联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学习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家排好队”一课,教师可以围绕“排队”创设“购物结账”“体检领表”等生活情境,利用背景图片和不同道具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要讲解“排队”的意义,介绍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其他情况,结合生活即教育理念,使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明白排队可以提高效率,避免秩序混乱。然后,教师可以围绕“发书”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分为两组,按照如下方式完成活动。

第一组:学生排成蛇形队伍,有序领取书本并返回座位。

第二组:所有学生一同冲向讲台,在“抢”到书本后返回到自己的座位。

然后,教师要鼓励两组学生代表阐述活动心得。第一组代表:“通过排队取书,能够提高效率。”第二组代表:“取书时蜂拥而上,容易发生肢体碰撞,很可能降低效率。”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排队”和“不排队”的活动,可以帮助其形成“守规则、懂礼让”的良好意识。最后,教师要还原生活中的“电影院进场、公交站候车”等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有关“踩踏事件、插队矛盾”的纪录片,让学生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有序模拟排队,筑牢安全红线的同时,知道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场景和不同的排队方式,提高学生维护秩序的意识。

(三)设计生活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布置生活作业是运用“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实际体现,应当设计符合当前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内容。在作业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元素,契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内容,合理延伸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操作、比较和总结等手段,自主进行学习探究。

以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挑战第一次”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基础作业,侧重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具体设计如下:

作业一:回忆自己生活中第一次购物和游玩的经历,用不同的形容词概括自己的感受。

作业二: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第一次经历,说说自己还想经历哪些新鲜事物。

设计两项基础作业,是为了科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其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的印象。进阶作业是:

作业三:向家长请教生活中不能挑战的事。

作业四:在家长帮助下设计才艺节目,并在课上进行表演。

设计两项进阶作业,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或尝试,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进行生活实践,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树立自信心,逐步克服自己的行为障碍。最后,教师在作业总结环节,回顾教材中的“小马过河故事”,引入“滑雪冠军谷爱凌第一次接触大跳台滑雪”的事例,立足学生的作业情况拓展知识教学内容。让学生完成挑战后,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了解生活中不能尝试的事,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勇敢的尝试,形成良好的攻坚克难和探究精神。

(四)开展生活实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在生活中更好地获取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还可以实践课本理论。所以,教师要遵循“生活即教育”思想,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生活实践方案,增添适宜当前阶段学生学习的生活知识,契合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提高学习水平,从而扩大教学成果。

以学习新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为例,针对环保意识培养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一,实地走访。在班级、食堂等环境中,观察随意丢弃纸屑、随手关灯、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纸杯接水喝等行为,分析种种行为是否契合环保理念。通过开展“实地走访”实践活动,利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调查、思考,明白随手关灯可以节省能源,不使用纸杯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懂得随意丢弃纸屑、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污染环境,由此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环保搭档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二,寻找环保搭档。围绕“使用纸杯接水喝”行为,提出“使用保温杯”的倡议,将保温杯视为“环保搭档”,同时引导学生从饮食、植树等角度思考自己的“环保搭档”。通过开展“寻找环保搭档”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充分思考,懂得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反复利用植树工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眼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实际学情,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生活气息;融入实践氛围中,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自动手,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事物规律,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发现的知识与规律,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生活结合,与实践接轨,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挖掘生活资源,开展不同的生活实践活动,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陶行知案例作业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作业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我想要自由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