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现金往往被喻为是企业体内流动的“血液”,如果一个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较差,导致企业体内供血量不足,血液循环不到位,那么这个企业是很难战胜竞争对手,很难在无情的商业博弈中健康而稳定地生存下去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披露的信息显示,发达国家80%的破产企业,在濒临破产的前一刻,其账面数据显然还是盈利。而有关统计单位的分析结果则认为,诱发这些企业破产的主要因素正是现金流量的短缺。比如,假设一个企业在盈利方面的表现非常好,然而这个企业却拿不出足额现金用以清偿到期债务,那么这个企业是必就会陷入到被追偿到期债务的财务危机之中,如果这个假设变成了真的,那么这个企业就难免要遭遇破产倒闭的厄运。由此可知,对于一个置身在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讲,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固然好,可是拥有稳妥的现金流量控制能力才是能够让自己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王道。
现金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它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现金的出现,充分解决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换媒介的问题,也较好地解决了经济上用以进行资产计量的尺度问题。现金的出现,对活跃市场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即使是在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所谓“电子货币”“网络货币”“虚拟货币”等粉墨登场的当下,现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和不容置喙的。
首先,关于现金的含义,在财务会计领域中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上的现金,指的是企业的库存现金,比如,企业库存的纸质货币和金属货币。而广义上的现金,除了包括库存现金在内之外,还将企业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也包括在内了。一般来讲,市场环境中提到的企业现金,通常都是指的广义上的现金。现金作为企业资产中的一项,具有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三个特殊性质:一是企业市场经济活动起于现金,止于现金;二是企业现金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作为交换媒介,企业资产一边由现金转换而来,一边又向着现金转换;三是现金还是用来作计量的尺度,比如,企业某项资产转换为现金的量的大小,是通过现金本身实现衡量标准和衡量任务的。
其次,关于现金流量的含义,现代经济学理论将现金流量定义是:“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依据现金收付实现制,企业以一定经济活动形式而产生的现金的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或者更简明一点说就是,企业在某一经济活动区间内所产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比如,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事项中通过市场营销、劳务服务、资产售卖、回笼投资资金、金融融通资金等产生的现金的流入量和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事项中通过生产资料购买、劳务输入、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债务支付等产生的现金的流出量及其总量。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掌控着一定的现金持有量、是否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和是否具有充分的资产变现能力等,通常都是以其现金流量作为指标来衡量的。
再次,关于现金流量管理的含义。现金流量管理,即企业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把对现金流量的有效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重心,以对现金流量的有效管理为核心而构建起来的一个为企业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保障服务和预警服务的管理体系,企业试图借助这个管理体系,来实现对未来企业在经济活动某一区间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预测、计划、执行、控制和信息传递以及报告分析与评价。现金流管理的内容比较宽泛,如现金流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预测、计划、收账、付账、执行、控制和对现金流量的调度以及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报告、现金流量情况与执行情况和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与评价等。现金流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都很强的工程,企业要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以下五项要素需重点掌握:要素一,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为最高目标,所从事的一起活动,都应该在满足价值创造的导向下进行;要素二,在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比如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要素三,要贯穿于企业每一个市场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比如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要素四,要对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予以充分考虑,比如,在管理工作中对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以及不确定性等,都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要素五,要为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性保障,比如,通过为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流程建章立制、制定奖惩措施、约束操作行为等来形成一套清晰、规范、方便制衡的系统化管理机制。
为什么强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需对传统现金流量管理进行优化,在这里面存在着两个历史性的因由需要拎出来单独加以说明。一是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企业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企业没有市场自主权,不必参与市场竞争,也不必为此承担相应的市场盈亏风险,所以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并不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流入量的多少、流出量的多少,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生产任务量来决定的。二是在市场化改制后的很长时期内,我国企业一直将利润获取作为衡量价值创造力的重要指标,将利润情况置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内容中的核心位置,政府部门、利益关联者和企业自身管理者等普遍关注的也是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可是这种“利润至上”外观下却暗藏着风险,或者说暗藏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利润都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但是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却存在大量的赊销现象。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企业会计账面上虽然有利润,但是实际上却不一定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并且,企业在确认由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时,也同时面临着因应收账款的回收失败而导致的死账、呆账、坏账等风险,一旦风险发生,赊销款项无法按预期回收,则企业会计账面上的资产就成为了不能转化为实际盈利的虚增,而虚增盈利非但无法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反倒还会加大企业现金的流出,因此,单纯将会计账面上的利润作为评判企业价值创造力的指标,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所以,对企业传统现金流量管理进行与当前市场环境相结合的优化改进,比如,以企业历史现金流量为参考、结合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来分析当前的现金流量才更容易接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且,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利润,还无法排除或有意(比如,企业管理者为了业绩好看和出于政治需要而授意等)或无意(比如,实际操作人员的个人认知能力和个人偏好等)的人为主观因素的介入影响,人为因素介入的影响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造成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因此更有必要通过优化现金流量管理来对此加以制约。
“现金为王”,被很多企业家奉为“金科玉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市场上无情的商业博弈中,是否拥有稳定的现金流量,不仅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利益关联者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未来经济活动可期与否的重要参照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各界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惟其如此,企业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时,关于现金流量管理路径设计得如何,是否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的需要以及是否与外部市场环境进行了充分的结合,既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自身管理的敏感问题。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市场化改制情况以及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企业要强化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其优化路径如下。
第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要性的建设。市场化改制后,企业面临的风险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不能再只将现金流量用作是评估价值价值的尺度,还要发挥通过现金流量来判断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作用,将现金流量管理放在企业财务管理链条核心环节的位置上,以此让现金流量市场“晴雨表”的功能得到体现。为此,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管理层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企业发展的全局视角和长远视角出发,把现金流量管理提升至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现金流量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不要为了短期利润的实现而以牺牲长期对现金流量的有效管理为代价,不要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员工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氛围,克服改革初期产量至上和“利润为王”的落后保守观念,取而代之的是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现金为王”的理念,要学会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现金流量问题,要明确现金流量管理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防止陷入为现金流量管理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的泥淖;并且,还要强调现金流管理的全员性和全过程性,防止把现金流量管理简单地看成是财务部门或会计环节的工作,要让现金流量管理成为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和每一名员工都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二,把对现金流量预算的管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一个“预”字上,也是在事先科学的筹备和准备上。因此,企业要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就需要把对强化现金流量预算的管理放在其他管理工作的前面来抓,尽可能将预算管理的位次向前移动。一方面,为了让现金流能够在科学、有序轨道上流动,企业需对现金流量预算进行科学、有序的编制,在现金流量预算编制中,企业需要借鉴以往的现金流量经验,以便可以合理的确定现金流量的额度、波动的范围以及企业应用把持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以尽可能用最少的现金流量管理成本来达成最佳的资金流量控制。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现金流量良好的周转率,企业需要完善对财务账目的管理。在资金筹集方面,要采取多元化措施,拓宽资金融通的渠道;在偿还债务方面,要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确立合理的债务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资金风险;在账目往来方面,要做到日清月结,操作规范,不拖沓、不积累,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反映;在赊销业务方面,要权衡利弊得失,进行认真测算,理性确定赊销期限和赊销客户,不可贪大求洋;在应收账款回收方面,要对期限长、风险高的应收账款积极清欠,要高度警惕应收账款转化为死账、呆账、坏账。并且,为了保证现金流量管理预算作用的有效发挥,企业还需在短期资金及长期资金的安排、调度等方面给予配合,与使预算管理更趋于合理。
第三,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好对现金流量实事求是地分析。之所以指出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是为了防止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偏好而影响分析的客观性。因为,现金流量分析是对现金流量有关数据的比较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如果分析中主观因素过多掺杂进去,就会给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误导。为了提高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水平,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合理性,为此,企业就要知道当前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当前正处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或衰退期等,然后再把从现金流量分析中获取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生命周期进行比较,这样企业就可以从中找出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客观预测。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活动情况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合理性,道理很简单,良好的现金流量可以反映良好的财务状况,良好的财务状况可以反映良好的经营情况,反之亦然。企业依据实际经营活动情况可以为判断现金流量的合理与否找到依据,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佳,必然会通过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则反映到现金流量上也会暴露出问题,比如,现金流入异常或流出程异常等。并且,企业在分析现金流量合理性时,还需要参考对收益质量的分析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从中找出会计收益和净现金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营运指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营业现金稳定性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有一个清晰度较高的认识。
第四,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资产的管理。现金本身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现金一旦被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就转化成为了企业的一种资产。既然是资产,那么就必须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否则资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在企业各种资产当中,现金资产是最不容易控制的那部分,也是最容易滋生出问题的那部分,所以,企业要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强化对现金资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能够加强对现金资产管理的做法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相关职务之间的分离式管理,比如,现金出纳员不能同时兼职现金账务往来、现金账务登记等工作,银行存款管理人员以及支票、汇票等管理人员不能同时兼职施印工作和支票、汇票等的签发工作,银行存款管理人员不能同时兼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工作等;二是加强对现金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他们有过硬工作技能和工作作风之外,最主要是要培养他们的“软实力”,也就是他们的职业素养,要敢于和善于向违反现金资产管理规定的人员说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做到红线不可逾越,纪律永远是铁打的;三是加强对现金资产的集中管理,对于大企业,可以设立内部银行,对于一般企业,可以设立内部结算部门,这样既可以发挥现金集中使用的优势,增强对现金的调剂能力,又可以加强对现金流动性的监管;四是加强对现金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为了保证盘点的客观性,该项工作最好是交由第三方部门来独立完成,以保证盘点结果与企业账面资金的实际相符;五是加强对现金资产的接触性管理,即,对于那些与现金有接触性关系的管理人员,须经企业有关部门审查授权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第五,聚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身现金流量的控制情况。企业经营活动自身是企业日常经济工作中的主流,其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是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来讲,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其现金流动表现为三种形式,分别为现金、库存和应收账目。企业的所谓现金流动过程,其实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循环转化过程,比如,企业先可以用现金来换取原材料,然后再通过市场销售把库存转换成现金,如此往复循环就产生了现金流,因而企业要强化对现金流量的管理,还必须聚焦自身经营活动过程中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情况。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在存货管理方面,重点是协调好存货量和占用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即通过控制存货量来控制存现金流量。二是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重点是如何保证到期账款的按时足额回笼。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有必要出台奖惩制度,将奖惩目标对准直接责任人,以此加大回收力度,减少因应收账款不能回笼造成的现金流动压力。三是在投资管理方面,要合理分析、预测投资后可能会出现的资金增长情况,要对企业所承受的现金流量能力作出一个理性的判断,不管是现金的流入量还是流出量,都不是越多越好,也绝不是越少越好,恰到好处地控制流入量和流出量才是最佳管理效果。四是在筹资管理方面,企业进行筹资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谋求更好的发展。由于在资本市场上,可供企业进行筹资的渠道有很多种,因而这就要求企业要对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等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切忌急功近利,切忌为了获得短期利润而牺牲了长效利益。
第六,构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所谓现金流量风险预警系统,即根据现金流量管理特点,通过收集和汇总风险信息、分析和监控风险因素、评价和跟踪风险状态及其强弱程度等而可以在事前就能发出预警信号、为应对风险赢得时间的管理体系。市场环境下,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也是随时可以发生的,因此,企业借助构建现金流量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掌握正确的风险预警方法,对于做好风险的事前控制,争取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风险不可能总是以单一的面孔出现,因此,企业也必要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方案,如此方可保证无虞。比如:在营运资金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现金循环周期比率或者是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等来进行风险预警;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等来进行风险预警;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对流动性强弱的比率分析来进行风险预警;在投资风险管理、筹资风险管理等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对投资收益情况的理性分析等来进行风险预警。总之,只要有市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风险的存在,只要有风险存在的地方,企业就应该主动构建预警系统应对。
追逐利益是资本的原始本性,现金作为企业资产中的一项,也无出其右。现金流量管理虽然重在“管理”上,以“管理”为核心而展开一系列工作,但是在充满市场竞争和商业博弈的环境里,现金流量管理在做好管理的前提下,还必须同时照顾到对“收益”的兼顾,也就是必须明确,管理是为保证和增加收益服务的,否则的话,所谓的“管理”,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为了保证现金流量管理管理效果的达成和收益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管理实践中,企业应结合市场环境变化情况遵循灵活性的管理原则,在追求管理效果和收益目标的同时,还要为调整和修改管理方法留有余地,以更好地满足应对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