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成
(韶关市金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000)
小额贷款公司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经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服务类金融业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近几年,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种种风险,导致服务的效果与初衷大相径庭,一旦管理不善或客户信用违约,势必给小额贷款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目前“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各家银行为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响应政策的号召,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放款的审批条件,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一般不强,缺乏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实力,对贷款的依赖度较高。近年来,受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及新冠疫情等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重大挑战,存在着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以其贷款担保灵活、手续简便、放款快的优点,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初衷,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融资渠道。特别是那些产业链条上的龙头企业发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依托龙头企业,可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显著增强了贷款风险的可控性。
过去,民间资本主要以民间信贷,也就是俗称“高利贷”的形式提供给资金需求方,利率很高,通常数倍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民间资本”和“小额贷款”需求的旺盛。一方面,民间信贷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因为它在解决用款主体小额急需资金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有效补充了对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涉足领域的资金投放,可以分散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速社会总资金的流动。另一方面,民间信贷比较自发、随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有可能背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大量资金游离在监管之外,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酿成大的金融风险,同时民间信贷伴生着经济纠纷,为社会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它能疏导、吸收民间资本,压缩地下金融,实现民间资本和合法金融的对接。
2008年5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目的是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金融的组成部分,是激活农村金融的催化剂,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放款效率高的优势,立足县域,向中小微企业、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小额贷款,满足其“短、频、快”的融资需求。同时,小额贷款公司正尝试培养信用、开发信用、运用信用和提升信用,努力探索县域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三农”信用贷款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银行贷款“锦上添花”的现象比比皆是,“雪中送炭”的基本没有,这是因为现金流充裕、盈利能力强的大企业通常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它们能为银行带来较好的收益,同时信用违约的风险也很小,而很多中小企业,实力弱小不说,还经常存在“两套账”、财务报表虚假等现象,存在较大的信用违约风险,即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也很可能无法覆盖,因此,银行在不突破贷款规模上限的前提下,会尽可能地将贷款向大客户倾斜,这造成金融资金供求不平衡、配置效率低。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流向中小企业,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
“风险”一词的英文是“risk”,来源于古意大利语“riscare”,意为“to dare”(敢),其实指的就是冒险,是利益相关者的主动行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风险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一方是风险,对于另一方可能就是机会,因此对风险的理解也是相对的。广义的风险强调不确定性, 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狭义的风险强调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是广义的风险,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来说,积极进取的投资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偏好于高风险,而稳健型的投资者更注重安全性。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系统性风险不能被彻底消除,我们只能改变产生系统风险的条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
风险存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相伴,它威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将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风险,因为风险造成的损失也可能越来越大。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其最主要的特性,主要是指我们不能确定风险是否会发生、风险什么时间发生、风险发生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等,广义风险中的不确定性,使风险潜在着收益的可能。
个别风险具有偶发性,但总体风险往往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根据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利用概率学的方法测算出各种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构造出风险损失的概率模型,进而将其应用在风险控制中。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不变的,都依存于它所处的外部条件,风险也一样,外部条件变化会引起风险的相应变化。外部条件主要包括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政治改革等,风险的变化则内含着量的增减、质的改变,以及旧风险的消失和新风险的产生。
市场风险是指因社会经济等大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以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的发展为核心,服务的大多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挑剩下”的风险较高的客户。小额贷款公司客户的经济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既缺乏风险承受能力又缺少抵押物或有经济实力的担保方,在整体经济不景气时,该类客户很容易受到冲击,造成流动资金不足,增加还款风险。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猛,小额贷款的市场竞争加剧,这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迫于经营成本高,为了尽可能多地把资金放贷出去,趋向于非小额放贷,造成对单个客户放款额度过大,不利于风险分散和资金周转,进一步增加了其经营风险。
“重业务、轻管控”是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病,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因为组织结构不完善,制度体系不健全而存在潜在风险。在授权控制方面,因缺少有效授权,造成权力分配失衡,发放贷款的权力不是过于集中在某些高管手上就是置于较低的管理层,无法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在业绩评价方面,没有建立完备的绩效评价体系,往往重贷款业务量,轻贷后跟踪管理,容易出现对贷款客户的情况了解不深、随意放宽贷款额度等现象;在客户评级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存在未按制度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许多小额贷公司对客户的考核评级流于表面,不能指导实际放款工作;在岗位职责方面,小额贷款公司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常常安排同一个员工兼职做几个不相容岗位的工作,有时即使在形式上做到了不相容岗位用不同的员工,也常常因为不同岗位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无法起到真正的牵制作用。
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融资能力有限,有可能因偿债风险而导致股东预期收益下降。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产品、服务性质以及客户群体都与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都有争取市场份额的动因,间接意义上处于行业竞争地位,显然,小额贷款公司也就很难从地方中小银行获得贷款。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等大中型银行的分支机构受总行在当地放款规模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从这些地方分支机构取得贷款的金额必然受到限制。即使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是以一般企业而非金融机构的身份获得贷款,获得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本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目的是发放贷款,融入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盈利能力,因此也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与其金融市场功能定位相伴而生,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主要服务对象及资金来源的局限性是其信用风险管理的不利因素。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却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发展。市场上的优质客户大多被传统金融机构垄断,一些无力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担保抵押的客户转而寻求小额贷款公司的帮助,这些客户的信用基础普遍较差,且缺少担保抵押,虽然政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因技术、成本和管理等诸多原因,小额贷款公司至今不能完全和央行征信系统对接,无法及时了解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在防范客户信用违约方面极为被动。“只贷不存”的经营特点及业务品种的单一性,大大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对冲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额贷款公司都存在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即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这也会成为信用风险的诱因,如遇客户集中无法正常还款时,小额贷款公司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存在于小额贷款公司内部,是指因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控制缺失、管理失误、操作不当或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专业技能弱的情况,除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有银行从业经历外,小额贷款公司的大部分员工没有从事过金融业,业务知识欠缺,极易产生操作风险,并且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和配备专业人员,风险处置业务操作只是停留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上。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注重销售业务量,规定了业务人员相应的贷款产品销售指标,在销售业务和出单考核量的压力下,业务人员特别是掌握实权的部门经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创造个人绩效,往往会出现道德风险,为出业绩而虚报瞒报真实情况,盲目进行贷款扩张。至于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恶意串通、相互勾结,骗取贷款的事件在行业内也并不鲜见。
小额贷款公司致力于为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通道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在财政、税收、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对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贡献突出、评级高的小额贷款公司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逐步让小额贷款公司享受传统金融机构适用的支农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尽快让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等。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控工作,提升监管水平,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合规经营。主要采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手段,也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年度经营合规性专项审查,重点对审查主体的经营业绩、内部控制、合规经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审查报告反映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违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并针对实际情况,组织监管人员进行风险排查,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从源头上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问题,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一方面,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落实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价制度,并根据评级结果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分类管理,对于评级达到一定标准的小额贷款公司,适当放宽其从银行融资的比例或允许其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公开通报小额贷款公司的评级结果,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评级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以增加其流动性。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也应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融资和放款计划,安排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内控体系,明晰责权,规范经营。制定内部授权、外部授信制度;建立和完善从信贷项目储备、贷前调查、贷款审核、贷后管理等全流程风险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对相关岗位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杜绝违规操作;“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强化科学决策,规避贷款风险;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奖惩措施,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组织落实内控工作,聘请兼职审计顾问,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特点和优势,融入区域普惠金融体系,发展地方政策性小额贷款业务,获取政府在财政补助、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与银行深度合作,开展助贷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共享部门客户,实现双赢;依托股东资源,结合区域经济环境,细分业务拓展领域,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核心,与公司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授课、开展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系列讲座、组织高管去优秀的同行公司学习交流等方式对高管进行培训。信贷人员的职业胜任力和职业道德直接决定了信贷风险的高低,首先,小额贷款公司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从业经历等应严格把关,提高准入门槛;其次,定期组织信贷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其履职能力和合规管理水平;最后,注重对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
总之,要防范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风险,一方面,离不开政策支持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自身须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价体系,在审、保、监管、追偿的相关环节形成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并实施贷款全过程风险管理;建立模型化的项目评估体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储备或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法律顾问,为风险管理维权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