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研究

2022-12-29 03:28王琦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馆内藏品博物馆

王琦

(珠海博物馆 广东珠海 519099)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层面都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价值,不但让生活多样化,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播。我国各地区博物馆应紧跟时代发展,开展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让信息可以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博物馆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能够从更多层次展现馆内藏品的历史意义,从而让优秀的传统得以传承和弘扬,为参观者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博物馆是我国对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遗产进行保管、展示与探索的场所,并承担为社会层面提供藏品赏析、文化普及、信息分享等多种工作,在文化传承事业中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绝对不能缺少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支持,博物馆发展对我国现阶段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信息化基本含义就是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实现对信息的快速传递。当前社会诸多行业都在大力建设信息化系统,确保企业发展能够符合时代要求,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在产品生产、服务等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让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当前博物馆实际情况而言,加快发展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使用,能够让诸多层面上的综合能力得到改善。例如,对馆内藏品进行智能化管理,建设富有渲染力、真实感的展示气氛,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空间、时间维度上的跨越,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重温历史,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所以,信息化在当前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极具关键性,同时也是博物馆在当前及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历程

(一)信息化阶段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初期,一般都基于博物馆网站建设或者藏品信息数字化的藏品管理系统开始起步。从开始的网站管理、图片管理、文物信息管理逐步转变为数字博物馆。

(二)数字化阶段

数字博物馆建设时期,一般是将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等资源数字化,建立数据库,通过网络让观众看到更多的藏品。大部分博物馆实现了藏品数字化等工作,实现了从数字化资源到观众的双向信息交互,但是从藏品到数字化资源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三)智慧化阶段

智慧博物馆建设是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GIS、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集于一体,实现应用子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清洗、分析、建模、集成等大数据功能。通过业务管控实现智能联动、图形可视、实时调控、高效运营等,实现行政管理、运维保障的智慧化管理。智慧博物馆使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成为可能,同时进一步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管控。智慧博物馆实现后,“数字”不再是核心,而演化成为一种必备工具,“人”重新回归为博物馆的核心。

三、当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在信息资源方面已初具规模

当前,博物馆在持续发展进程中,在文化建设、信息资源和诸多基础配套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一定成果。据相关数据表明,当前,大部分地区博物馆都对重点文物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且电子档案系统已初具规模。此外,各地博物馆正逐步推进对整体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种种情况都反映了博物馆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

(二)展览形式已具有一定多样性

在博物馆传统展览形式下,大部分展览品主要通过静态方式进行展览,有关展览物的解说文字很难确保可以对展品实际信息进行充分说明。在当前各行各业得到跨时代发展的环境下,博物馆积极对展览形式进行很大程度的转变。当前大多数博物馆已突破了传统展览形式的局限性,不断丰富展览方式,积极迎合大众理念。现阶段已经有诸多大、中型博物馆将多媒体等相关技术运用到展览中,让参观者可以在欣赏藏品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观赏体验,并且通过交互展览形式,使群众在观赏过程中可以多元化掌握相关历史知识,为历史注入活力,也让广大群众获得亲近感,让观赏者持续关注博物馆的发展。

(三)对信息技术可以在较为深层次领域运用

当前博物馆对信息技术在运用层面正在逐步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博物馆对信息技术给予一定重视,让文博系统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有力保障。第二,博物馆当前正全面强化对3D场景、影像处理、VR设备等多方面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进而让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拥有技术方面所带来的基础保障,使得文物更深层次的价值得以被发掘,与时代发展下的群众需求相符合。

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库建设存在不足

博物馆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保证信息共享,其次是确保数据库兼容性。数据库实际上就是依据信息数据实际结构对其进行处理、分类、保管的信息仓库,其实际价值不单单局限于博物馆内部,在社会层面上也具有很大价值。

当前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共享方面及兼容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在博物馆档案信息化进程中,尽管在馆内藏品电子档案方面的工作获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使得不同博物馆在储存电子档案时的电子格式大不相同,难以让不同博物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二)馆内对藏品展示效果不足

博物馆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对于馆内藏品文物进行拍摄是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进行时,大部分工作都依赖于藏品拍摄质量。在对藏品拍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影像及图片拥有真实性,并且清晰可见;另一方面要对藏品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及文化属性进行全面展现,这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具有一定挑战性。由此,藏品拍摄实际质量与拍摄人员专业能力具有直接关系。就当前状况而言,大多数博物馆实际拍摄专业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并且难以满足博物馆对藏品拍摄的实际需求,在诸多方面有待提升,甚至部分博物馆在对藏品进行拍摄过程中,并没有由专业人员进行拍摄,而是让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拍摄,致使当前博物馆在藏品拍摄方面的专业性欠佳,在藏品以图像、影像方式进行展览的过程中难见成效。

(三)软硬件设备迭代不及时

根据对博物馆信息储存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可知,当前数据管理方面的工作已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可是由于博物馆数据体量巨大,所涉及层面十分冗杂,因此当前数据经常出现几千GB甚至几万GB大小,在开展储存工作时面临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博物馆在信息储存方面的能力理应成熟完善,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信息资源在上传和下载过程中速度都十分缓慢。另外,在浏览博物馆网页过程中,浏览体验欠佳,网页反应十分缓慢,究其根本,不外乎是博物馆网页处理能力及搭载结构存在缺陷,而且相关网络建设工作没有得到良好开展。鉴于此种情况,博物馆在信息化进程中,一方面要对内部计算机设备迭代换新,另一方面要对网络系统建设工作加以完善,使得软、硬件齐头并进。

(四)馆内人才储备状况不理想

当前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困境。现阶段博物馆正处于大力建设信息化进程中,而馆内在传统方面的理论型工作者颇多,在此背景下,使得以往工作人员难以发挥价值。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博物馆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巨大,技术型人才短缺,这也是当前不同博物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当前状况分析,绝大部分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相关人才都是通过社会招聘所引进,尽管引进的人才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重大价值,并且可以对相关技术设备进行高效使用,可是其对于馆内藏品的认知水平严重不足,在进行程序制定及系统编程工作中难以科学结合藏品内涵,进而使得藏品文化和信息技术难以融合,导致信息技术应用在馆内相关工作中时,出现诸多不良影响,让参观者不能拥有良好的观赏体验。

五、有效优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统一数据库管理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博物馆在开展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要对数据库管理方式实施统一标准,使各博物馆可以采用一致的管理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让程序语言、档案存储格式等多方面工作得到统一,可以让数据库充分体现共享性和兼容性特点。在对数据进行检索时,还可以通过对博物馆资源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标准进行统一,使检索工作具有更高效率。

(二)加强图像、影像处理水平,提高藏品展示效果

信息技术在当下社会得到大力发展,已经衍生了诸多丰富多样的技术,其中包括在博物馆开展信息化建设事业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技术。

首先,VR技术是当前社会在影像方面最具前沿性的技术手段,把其运用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良成果。该项技术包括诸多层面,例如图像处理、多媒体传达及视觉传感等多方面技术,可以为展览构建形象、具有真实特点的展览环境,让物质遗产及非物质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与能量得到良好传承,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当前在应用VR技术过程中主要有实景及虚景两种应用层面。其中实景技术可以实现将真实博物馆虚像化,使参观者可以在同一场景参观不同博物馆,而虚景技术则主要是用来对一些遗迹及损坏建筑进行影像还原。通过VR技术,可以让广大参观群体对馆内藏品及传统文化形成良好认知,为其提供优秀的游览体验。

其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中要重点关注馆内大屏幕所展示内容。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博物馆会在内部设置大屏幕,播放博物馆发展方面的视频,可是大多是几个视频循环播放,相对单调。由此,博物馆要积极丰富屏幕展示内容,确保屏幕所展示的内容能够以多样性方式展示给参观者,并融入虚拟博物馆,让参观者可以在大屏幕展示中进入虚拟场景,在优化参观者体验的同时,确保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在任意时间段对数据库内部相关信息进行查阅。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让系统展现一定交互性,让不同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进入系统,同时可以通过专家讲解,让其对藏品历史价值及文化具有良好认知。

(三)及时更新馆内软硬件设备,充分展现藏品文化价值

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依赖相关网络技术,若要实现信息化,就必定不能缺少网络建设的相关工作。在得到网络方面的保障前提下,可以确保馆内不同数据进行高效传输及使用。由此,博物馆要主动对网络建设工作进行强化,确保网络能够保持流畅与快速,使博物馆内信息化设备得以高效运作,为参观群众浏览体验提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第一,要建设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促使馆内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让博物馆得到稳定运转。第二,博物馆要不断开发移动终端产品,确保能够让藏品文化借助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持续优化与相关者之间的交互模式,让参观群众可以在娱乐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形成一定掌握,一方面可以让文化传承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参观者兴趣得到培养。第三,博物馆还要对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进行一定扩展,进而让参观者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得到网络支持,随时了解馆内文物相关信息,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四)培养专业型人才团队,强化人才专业能力

博物馆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阔,并且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结合当前发展状况,由于博物馆很大一部分工作者都是历史系及考古专业的人才,因此当前博物馆内诸多工作人员在知识理念方面相对保守落后,并且不同学科之间在交流互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使得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中受到一定影响。对此,要想持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在馆内建设对时代前沿技术具有一定熟悉程度及使用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团队。与此同时,要明确信息化建设与以往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内部人才在专业性及综合素养方面进行针对性培养,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促使其能够主动学习不同学科知识,进而培养出具有建设性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团队,让馆内日常工作得以良好进行,确保信息化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五)加大博物馆内部各部门沟通协调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绝不只是信息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博物馆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最终的博物馆信息化也是支持跨部门的信息整合、综合展现、业务协同,需要与博物馆各部门之间进行对接,同时需要博物馆管理层的全力支持及跨部门的协调推进。

(六)形成完善的数据规范体系

博物馆建设初期,需要制定完善的数据规范,一方面方便整合、加工已有的数据资源,便于其纳入整体数据资源池中;另一方面为新建应用数据共享提供便利。完善的数据规范是指导博物馆资源建设,规范业务和事务数据资源采集、保存、使用等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也为博物馆提供了底层数据架构建设的依据。

(七)提升博物馆信息化基础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各个博物馆已经进行了网络建设,但是随着博物馆的建设,尤其是物联网的应用,大量传感器的覆盖,使得网络宽带压力不断增加,加强基础网络建设与改造,完善无线网络的覆盖,将为博物馆运用互联网手段提供更加坚固的物质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鉴于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社会诸多层面的信息得以整合,博物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已是当前大势所趋,对其进行大力运用,将让博物馆传统服务理念得到重大创新。信息化建设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理念符合当前时代发展方向,在展览方式及内涵方面实现全面革新,确保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可以和时代前沿技术全面融合。除此之外,当前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属于“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其在不同发展阶段还会面临不同困境,工作环境及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对信息技术在应用层面进行持续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馆内藏品博物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岳阳楼记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逛图书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