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力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张哲,高强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工业生产会发生突发性的环境事件,如果出现了这种环境事件,就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否则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这方面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加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各类社会风险。而目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风险,企业是多发主体,这就需要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从而进一步减少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企业针对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在本质上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污染物排放或是各类安全事故出现,导致一些有害物质被直接排放到了大气环境中,对当前地区的环境质量带来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方面问题,企业应当积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有效解决环境质量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大多体现在安全事故与污染物排放这两方面,所以,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全方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以加强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概率,从而为后续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突发性环境事件有着较为显著的公共属性与社会属性,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环境事件,其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重点关注,公共服务管理部门也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事件展开深入调查;其次,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环境事件,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比如气体、土壤或是水源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对于群众的日常生产以及生活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包括环境破坏、农作物污染与水体污染等。由此可以看出,突发性环境事件会在多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甚至灾难。为了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出现,就必须要对其展开科学的处理,制定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一致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各类危害问题加以防御。
大部分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低,还有一些企业会将环境应急预案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混合在一起,其重点关注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处置,而针对如何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引发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则并没有进行有效防范以及针对性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就会由于处置不当而引发突发性环境事件,引发更加严重的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影响。很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也只是流于形式,出现一种企业抄部门、部门抄政府的情况,在新预案内容中也会套用那些传统预案,无论是部门、政府还是企业,其编制的应急预案千篇一律,预案内容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不强。除此之外,部分企业也只是单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将各类预案简单拼凑,这种敷衍了事的现象必然会对后续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而在要求对预案内容进行修改时,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评估,一些企业还会采取迂回战术,请其他专家来进行评估,直到通过为止。
首先,对于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分级不够规范,当前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当中,可以将事件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二种则是引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当中的全新标准;第三种为企业根据发展情况来自定分级标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在其中仍旧选择传统的《国家环境应急预案》内部的分级标准,则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这就需要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针对《国家环境应急预案》当中的内容进行修订,将其中的分级标准进行优化,科学合理地引入《信息报告办法》当中涉及的新标准,但在这种情况下又很可能会引发脱节的问题出现,大幅度降低可操作性。而在企业自定分级标准中,虽然其中加强了可操作性,但却与《突发事件应对法》当中的内容出现了差异;其次,预警与应急分级在相应措施方面不够清晰,在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应急响应与预警进行分级,其中还涉及了企业标准与政府相关部门预案分级标准之间互相衔接的问题。同时,企业大部分情况下只有预警分级,其中并没有对预警分级相应措施进行完善,尤其是现场的应急处理措施,这些都需要重点关注,但在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当中却并没有进行完善优化,这些都属于预案内容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最后,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在突发性环境事件对场外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部门指挥协调相关部门,由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还要与安全生产预案以及火灾消防预案等内容衔接在一起,这一点也属于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所展开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呈现出了明显的松散性特征,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上:首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一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以及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还会抱有一种侥幸心理,针对工作内容应付了事,这就导致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其次,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后续的预案编制过程中在内容方面也并没有满足相关规定内容,这就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后续评估与备案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阻碍;最后,企业在强化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小,导致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在预案编制、演练还是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无法保证资金的充足,就会对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根据发展情况制定出了对应的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但这部分应急预案并没有在企业中全面实施,比如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生产中,各种发展模式与行为模式都会发生动态变化,这也对风险因素产生了影响,但相应的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却并没有根据这些变化来进行调整。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针对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所进行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其所涉及的各类基础工作内容不够扎实,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度,结合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已经针对企业的突发性环境事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内容上却仍旧存在缺陷,并没有根据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作出详细规定,导致基础工作的开展缺少法律效力;其次,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在内容方面不够细化,大多数企业通过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构建了符合发展情况的应急预案,但在后续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阶段,则缺乏必要的指导标准,这就使得应急预案大多数情况下只适合应用在那些加工企业或是生产企业当中,对于那些刚刚备案的高速公路行业以及输油管线行业,其实用性则比较差。
首先,要根据风险因素制定清单,提升识别的准确程度,应当从配套治理的角度,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以及经营业务来制作与突发性环境事件相关的要素清单。而后根据要素清单就能够对风险物质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举例说,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完全可以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式》作为指导内容,提高对于各类风险物质的识别能力,特别是氨氮类物质、酸性类物质以及COD类物质,在进行细致识别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指导思想来将其进一步细化到质量浓度方面,从而在后续应急预案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提升预案的精准性与全面性。除此之外,为了对临界量引用偏差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企业就应当进一步学习最新的规范文件,使得风险物质的临界量引用可以有效落实在危险源与风险管理的流程方面,对其进行具体处理;其次,要优化配置,提升各类资源的储存量,企业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人口数量、居民位置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厂区的布局与选址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根据最后的分析结果来对专项预案、现场处理方式以及综合预案进行优化,企业也要从优化配置的角度,针对不同方案的资源储备数量、储备种类以及使用需求等多项内容进行全面调查,还要根据应急需求来配置各种资源。比如制酸企业、制碱企业以及涉氯企业等,都应当根据各自企业工业产品对应的泄漏处理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例如制酸企业,对于烟气中存在的硫化物以及酸性废渣等物质,就要配置针对性的应急资源;最后要提升协同效应,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企业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应用在突发性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当中,其中现场处理方式、专项预案以及综合预案的联合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工作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问题。因此,企业要构建危险品数据信息采集、存储以及传输、分析等多个工作环节结合的数据化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在数据共享的条件下稳步提高方案的协同效率,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在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简单来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上加强管理:首先,要重点提升预案的编制工作质量,对于基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企业自身来说,应当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全方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确保其能够对应急预案编制、备案以及评估中涉及的要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企业也要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落实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明确引发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在找出风险节点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应急管理的重点内容;最后,站在预警工作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就是针对突发性的环境事件来采取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高效处理。在后续的实施阶段,应当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中存在的各个细节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而那些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要制定专业化的应急预案。除此之外,企业在面对各种应急预案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内容加以优化,保证应急预案可以得到全面实施。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企业的飞速发展,也加大了安全生产问题的发生概率,这就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除去生产加工企业之外,部分油气运输公司以及高速公路施工单位,也已经列入了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的应急预案编制中。在对我国传统编制规范展开深入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其内容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针对目前的报备流程进行完善优化,还可以有效结合不同企业制定的预案内容来规范编制,确保顶层设计工作能够得到高效落实,保证企业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有与之对应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编制的主要责任单位,比如国家或是省市级的重点监控企业、规模较大的环境风险企业以及重金属企业等,这部分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更加详细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其次,要强化环境风险的评估力度,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属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内容,这就需要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点,以及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完善优化,还要进一步实施专家预审,对于那些风险较大的企业,就要在正式评估之前提交给专家进行预审,通过专家预审的方式来提升预案质量,防止出现质量比较差无法通过评估的尴尬情况;最后,要完善预案的修订规定,如果企业的生产工艺出现了重大变更,或是达到三年规定期限,就要针对已经编制完毕的预案进行修订,并对编制企业进行及时调整,如果其他企业发生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部门就应当要求企业编制应急预案。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现代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还需要履行多种义务,而在突发性环境事件方面,企业属于其中的责任主体,必须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应急预案。然而,部分企业由于认知不足以及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导致数据信息引用方面出现了偏差,甚至还会出现应急监测执行力比较差等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站在系统化的角度,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更加完善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执行力,确保突发性环境事件带来的影响能够降至最低。
相关链接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