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杨秀平
“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这两个概念是美国IBM公司在2008年提出的,我国自2013起先后公布了290个智慧城市(包括90个智慧社区)试点名单,并颁发了《智慧城市建设指南》(试行2014)。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提出了新的概念——绿色智慧社区,并总结了绿色智慧社区的建设要求。从智慧社区到绿色智慧社区,新时代智慧社区建设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安全”,更加强调人、社区、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和谐共处。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既有助于城市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加快城市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从而推动成德两市实现更高品质的“同频共振”。
成都与德阳自2013年签订《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以来,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体现出了资源共享、成德协同,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交流合作。成德共建智慧社区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势,搭建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从而打破“信息孤岛”“行政边界”,加快产业错位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社区、城市的统筹治理,推动成德协同发展。
相对于传统社区而言,智慧社区更加充分地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时发布、共享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以“线上服务+线下管理”的方式推动社区管理现代化、简捷化,从而有利于地方政府精简职能,实现扁平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智慧社区的内容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生活要素,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绿色智能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细胞,其和谐稳定直接关系成德两市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益分化势必将导致社会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出现下岗失业人员、贫富分化、流动人口等不可忽视的深层次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媒介,以智慧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政府、社会、社区、居民等多方面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防范和化解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筑牢社区第一道防线,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新冠疫情从2020年初持续至今,考验着我国基层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下,共同应对挑战,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社区的联防联控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因此,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成为社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及时构建严密的疫情联防联控措施,保障社区居民医疗、出行、购物等多样化基本生活需求,这对社区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成都市青龙街道充分利用智慧社区平台,设计“疫情防控”“新年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以及“邻里拜年”等服务小程序,既可以零接触宣传疫情防控相关内容,还具有及时排查、一键上报疫情等功能,在有效降低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直接接触率的同时,增强了基层组织动员和社区服务能力。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成德两市的经济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危机与机遇并存,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抓手,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溯源和监测疫情,可以实现疫情联防联控。
因此,共建智慧社区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效率的手段,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更好地保障社区安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在2019年达到了新的高峰,不仅各行业峰会中多次提及智慧社区,各界专家学者、行业人士致力于研究可行性方案,地方政府也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对其予以规范。
成德眉资同城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2年,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在机制建设、交通“同城同网”、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重点领域和“三区三带”、交界地带等先行区域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奠定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坚实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智慧社区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当前,德阳还面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历史机遇,加密成德动车“公交化”、启用天府通“成德通”等都是积极融入成都主干、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成德共建智慧社区有助于深入推动成德两市在卫生、交通、服务、教育、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互惠,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战略目标。
成德两市先后有一些社区率先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为后期的成德共建智慧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四川省在2015年首批推出了11个智慧社区试点名单,其中包括成都温江区柳城街办红光社区和涌泉街办瑞泉馨城社区、什邡市冰川镇场镇社区和马祖镇京什社区。这4个社区开展了长达5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其中,成都温江区积极搭建了平安社区智能化监管平台,以“一核、四轮驱动”(党建,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共同参与)为治理模式,开启“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德阳市什邡马祖镇京什社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线上管理+线下服务”一体化模式,使曾经的“问题社区”一跃成为如今的“幸福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大大增强,社区治理更加便捷有序。
此外,越来越多的社区加入智慧社区建设的行列中,共同探索智慧化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如成都市成华区以“多元参与、复合共治”为原则,统筹社区资源,众筹资金打造区域化融合的社区智慧云平台。通过智慧社区建设,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自治、建设及服务的热情显著提高,店铺、企业、商家逐步加入智慧云平台,社区的服务能力及生血造血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虽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在这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整体来看,成德两市的智慧社区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系统整体效能没有得到集中释放。国外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注重标准统一,配备了一系列配套成熟的“科学决策平台、监督评价平台、服务供给平台、资源整合平台、投诉受理平台和服务选择平台”,而成德两市在“行政边界”“层级边界”等因素的制约下,政策法规、财政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难以形成统一的顶层设计和远景规划,加之技术手段不够成熟等原因,“信息孤岛”“业务壁垒”甚至“服务碎片化”导致系统兼容、迭代更新功能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城市与城市、社区与街道、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小区间的互联互通性差。因此,两市积极探索具有跨城市、跨部门、跨机制、跨系统、跨街区、跨平台、跨领域的新型智慧社区治理平台,并配套相应的运行、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目前,成德两市对智慧社区建设的评星定级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由于我国智慧社区建设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模式下进行的,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各自为政,以“智慧”为噱头,打着建设智慧社区的旗号,但实际内容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智慧化要求,加之后期需要大量的成本维护,最后不得不导致高调宣传、低调收尾,造成智慧社区建设名不副实。
以成德两市首批试点社区为例,德阳什邡冰川镇场镇社区和马祖镇京什社区从2015年就开始着手智慧社区建设,但两个社区在平台开发、运用、监管等方面的智慧化程度相对成都而言存在实质性差距,至今并未接受主管部门评星定级。成都温江区涌泉街办瑞泉馨城社区积极打造的“数字涌泉”综合信息化平台,具有数据处理、绩效考核、管理指挥、工作预警等综合服务管理功能,智慧社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智慧社区建设的高技术性、高复杂性势必将导致成本高昂,需要地方政府、地产开发商、周边企业、社区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在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由于前期技术落后、规划水平不足等原因,成德两市普遍存在大量的传统老旧小区,道路狭窄、流动人口多、住户信息收集管理难、安防设施落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智慧社区建设及推广运营。
此外,成德两市在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显著,因而在财政投入、配套基础设施方面难以均衡。以德阳京什智慧社区建设为例,前期平台建设、管网维护等要达到学习强国App标准至少需要投入五六百万元,而整个智慧社区的全面建成需要近2000万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难以独立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自筹资金又异常困难。成都温江区涌泉街办瑞泉馨城社区在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社会、企业的能动性,资金筹备方面更具优势。
智慧社区建设包含两个方面,“智”即硬软件设施建设的智能化,“慧”指社区治理管理治理的“聪慧化”。城市社区的智慧治理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目前,成德两市大多数社区建设更多侧重于强调硬软件基础设施配备问题,“技术至上”的错误认知使得社区的管理、服务、参与及协调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线上管理”先行、“线下服务”滞后现象普遍存在。
在智慧社区建设维护过程中,成德两市普遍存在社区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队伍欠缺的情况。综合智能化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始终离不开专业人员的能动性管理,尤其是前期的信息录入和后期的平台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求职用工、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基础信息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然而,从我国现有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来看,大多缺乏对智慧社区的深入了解,在专业素质配备方面也稍显不足,难以将智能化与社区管理服务进行有效融合,管理型、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此外,由于智慧社区平台的智能化、公开化,社区干部无论是在个人工作能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不断地强化自我,更新自我、才能跟得上信息化潮流。因此,成德两市在共建智慧社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以提高基层治理服务水平。
成德协同不仅关系到两市的经济发展,更事关百姓民生。智慧社区建设是以信息化、科技化为抓手,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德两市应从科学规划、制度保障、考核评星定级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规范管理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工作更加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
其次,统一开发建立社区事务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成德两市各试点社区所采用的软件产品的生产厂家、系统、功能各不相同,产品、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融难度较大。因此,应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共同研发探索社区事务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商业及智慧政务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服务能力,消除系统壁垒、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质量,便捷社区居民。
成德两市均有许多建设多年的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统一布局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与市电子政务外网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提高社区公共领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根据社区规模大小和实际情况,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系列智能化办公设备,如电脑、电子信息显示屏、打印机、扫描仪、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身份证读卡器等,便于社区工作人员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同时也便于社区居民缴纳、查询各种费用,及时了解各类公共服务信息。
升级换代或新建硬软件设施既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也需要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因此,应鼓励物业公司、地产开发商、周边企业、社区民众在资金筹措、资源优化、建言献策等方面积极参与、深度合作,才能早日完成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社区建设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服务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技能才能满足社区对“智”与“慧”的要求。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庞大信息资源的全面采集和动态管理,需要为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周边企业等及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大数据信息。因此,成德两市需要制定人才储备长远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层次、数量、结构,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解决智慧社区建设人才紧缺的隐忧,实现“线上管理”与“线下服务”齐头并进、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方便社区居民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狭小空间内实现无障碍交流沟通,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环境。
成德共建智慧社区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两市在政策机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与互补,需要面对各种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比如顶层设计问题、资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老人使用电子设备困难、舆论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做好舆论导向,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成德两市以统一的社区事务一站式办理平台为基础,促进、市在政务服务、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