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林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一些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一群病毒,传播媒介包括蚊、蜱、蠓、白蛉、虻、蚋、螨等,尤以蚊和蜱最为重要。根据美国虫媒病毒委员会2002年报告[1],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的虫媒病毒有537种,其中约135种可引起人、兽疾病。虫媒病毒至少隶属 20个病毒科,其中,与人、兽疾病关系紧密的虫媒病毒主要分布在黄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泛布尼亚病毒科、白纤病毒科、内罗病毒科和呼肠孤病毒科[2]。近20年,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西尼罗热、寨卡病毒病在全球肆虐,新的虫媒病毒病也不断被发现[3],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4]。我国主要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我国称新疆出血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病毒病流行[5-7],还从新疆蚊虫分离到西尼罗病毒[7],贵州和江西蚊虫分离到寨卡病毒[8]。1980和1990年代,云南曾在乙脑、登革、森林脑炎、基孔肯雅和辛德毕斯等病毒的发现、证实及其宿主媒介以及病毒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调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9]。近20年(2001-2020年)云南省虫媒病毒及其相关疾病调查研究又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仅阐明了上述重要病毒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还相继发现了一些能导致人、兽感染的虫媒病毒(表1),现综述如下。
1.1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乙脑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对人、畜(猪、马等)健康危害较大,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云南省1952年开始有乙脑疫情报告,至今每年均有乙脑病例发生。1976-2019年云南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2 216例,死亡3 448例,病死率为10.70%。其中1970、1980、1990、2000和2010年代发病率(病死率)依次为5.29/10万(14.33%)、3.36/10万(13.49%)、1.88/10万(8.56%)、1.13/10万(5.00%)、0.36/10万(4.95%),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8年乙脑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发病率大幅下降(2018年为0.17/10万)。云南所有州(市)和几乎所有县(区、市)均有乙脑流行,高发地区为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昭通、德宏和文山州(市),主要流行月份为6-9月,主要发病人群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且成年人发病数有上升趋势。1977—2020年从云南不同地区乙脑病人、蚊、蠓、猪、鸟类、蝙蝠分离到200多株JEV[9-23]。携带JEV的蚊种至少包括库蚊9种、伊蚊4种、按蚊3种、阿蚊1种和曼蚊1种,三带喙库蚊(Culextriaeniorhynchus)为主要传播媒介。台湾蠛蠓(Lasioheleataiwana)和尖喙库蠓(Culicoidesschultzei)等蠓类也可传播JEV[9, 24]。
JEV分为5个基因型(G-I、II、III、Ⅳ和V),我国流行G-I、G-III和G-V[5-6]。云南流行G-I和G-III,2005年之前主要为G-III,2005-2009年主要为G-I,2010年以来流行株均为G-I[15-17, 20-25]。G-I最早于1977年和1982年分离自云南省库蚊[25-26],该基因型可能起源于云南及相邻东南亚国家,不同年代和地域的JEV存在明显差异并具有遗传多样性,但有关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关键位点无明显改变[15, 22, 25-26]。
三带喙库蚊实验感染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的研究表明,该蚊不能经口感染该疫苗株,即使经蚊虫胸腔接种感染,疫苗株分子特征也未发生改变,无返祖现象,证实该疫苗广泛使用具有安全性[27-29]。
表1 2001-2020年云南省节肢动物、家养和野生动物及病人标本分离的虫媒病毒种类Tab.1 Species of arboviruses isolated from arthropods, domestic and wild animals, and patient specimens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from 2001 to 2020
1.2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 登革热是由4种血清型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70和1980年代,云南边境地区曾发生过登革热流行[9];2000年以来,云南每年都有来自相邻东南亚国家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2008年德宏州和临沧市首次暴发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局部地区发生零星本地病例[30-31]。2013年德宏州瑞丽市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2015年临沧市耿马县、2019年红河州河口县和普洱市孟连县分别首次暴发本地登革热疫情[32];瑞丽市2013-2020年、景洪市和勐腊县2013-2019年、耿马县2015-2019年每年均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其他州、市、县仅为输入性病例。2013-2020年云南省共报告登革热15 971例(输入性病例4 918例,本地病例11 053例),其中,西双版纳(8 478)、德宏(5 223)和临沧(1 310)市(州)发病数占总病例数93.99%(15 011/15 971)[32]。主要流行月份为7-11月,主要发病人群为商业服务者、家务及待业者和农民。2013年西双版纳州发生70例成年重症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包括严重出血(如大量阴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严重血浆渗漏(如胸腔积液、腹水或低蛋白血症)和器官受累(如心肌炎和肺损伤),其中21例最终恶化为休克[33],随后每年均有重症病例发生。2020-2021年云南登革热发病地区和发病数显著下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边境管制,登革热输入病例减少以及地区间人群流动性降低有关[32,34-35]。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为主要传播媒介,前者为输入性蚊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中缅)和中国-老挝(中老)边境地区,后者在云南省广泛分布[32]。
2013-2020年DENV分离及全基因组或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云南存在所有4种血清型及其至少8种基因型的DENV流行,其中DENV-1为G-I和G-III,DENV-2为AG-1、CG和AMG,DENV-3为G-I和G-II,DENV-4为G-I[34-41]。其中,瑞丽市、景洪市和勐腊县存在4种血清型流行,以DENV-1、DENV-2和DENV-3为主,不同年份存在差异;耿马、河口和孟连县主要流行DENV-1。所有流行株均与东南亚国家流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进化关系,来自缅甸、老挝、泰国或越南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导致云南省登革热本地流行的主要原因[32-42]。云南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DENV全年和跨年传播循环,登革热在云南仍属输入性疾病[32,34]。2016年普洱市和西双版纳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ArmigeresSubalbatus)混合研磨液中检测到3株DENV E基因序列[23]。
1.3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 ZIKV起初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病原体,仅流行于非洲局部地区。然而,2015-2016年ZIKV亚洲基因型在美洲引起了大规模的疫情暴发并扩散至亚洲,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小头畸形等。我国仅有输入性病例和从蚊虫中分离到ZIKV的报道[8]。从2015年采自瑞丽市本地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ZIKV,基因组全长10 804 bp[43];从2016年采自普洱市和西双版纳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混合研磨液中检测到2株ZIKV NS3基因序列(ZIKV-China/YN2016-1和 ZIKV-China/YN2016-2)[23];2019年昆明市1例输入性病例中检测到ZIKV[44],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证实,上述分离株均为亚洲基因型(Asian genotype)并与缅甸和泰国流行株进化关系较近。这些调查表明,2015-2016年云南局部地区发热病人中存在ZIKV感染的散发病例。ZIKV垂直传播研究表明,瑞丽市姐告开发区和耿马县孟定镇的埃及伊蚊均具有ZIKV感染和垂直传播能力[45]。
1.4 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 TMUV可感染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发病,病名为鸭坦布苏病毒病,又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或鸭传染性卵巢炎。2012年云南省在中国-老挝和中国-缅甸边境地区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2株TMUV(YN12115和YN12193株)[19, 46],病毒株基因组与TMUV原型株(MM1775)等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MUV分为东南亚进化群和中国进化群,我国的TMUV具有长距离和广泛传播的特点[46]。
1.5 库蚊黄病毒—广平病毒(Quang Binh virus, QBV) 2012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2株QBV(BNDL1205和BNDL1227),均能引起C6/36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而不致BHK-21 细胞CPE,与分离自越南的QBV原型株VN180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并处在同一进化分支,而与既往国内外分离的18株蚊虫黄病毒核苷酸差异较大[47]。同期,云南多地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也分离到12株库蚊黄病毒(Culexflaviviruses, CxFV)[48-50],代表株LSFlaviV-A20-09的基因组全长10 865 bp,开放阅读框为10 080 bp,编码3360-aa多聚蛋白,与VN180株同为一个进化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0%和93.8%[48]。
1.6 伊蚊黄病毒—勐海黄病毒和西双版纳黄病毒 云南省白纹伊蚊多次分离到伊蚊黄病毒(Aedesflaviviruses, AeFV)[49-50]。2010年西双版纳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的2株黄病毒之间及其与以往蚊虫黄病毒间存在较大差异,分别被命名为西双版纳黄病毒(Xishuangbanna flavivirus, XFV)和勐海黄病毒(Menghai flavivirus, MFV)[51-52]。
2.1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V) 该病毒可引起人类疾病,临床上主要为发热、皮疹、头痛、肌痛、关节痛等,在非洲和欧洲均有病例报告。SINV为甲病毒属代表株,可分为3个基因型,云南存在2种基因型。云南最早于1986年从景洪市发热患者血清分离到SINV(YN87448)[9, 53],1991年从大理州洱源县脑炎患者也分离到1株SINV(Sindbis-IMB)[54],全基因组序列由11 717个碱基组成,编码3 773个氨基酸,均属古北区-埃塞俄比亚型(Paleoarctic-Ethiopian genotype, PEG)。2005年勐海县三带喙库蚊SINV分离株(MX10)和2013年德宏州芒市牛、羊养殖场蠓类SINV分离株(YN222)均为为澳大利亚东方型(Oriental-Australian genotype, OAG)[12, 55-56]。
2.2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 基孔肯雅热是由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980年代,云南局部地区曾发生过CHIKV流行[32]。2018-2019年昆明市发生12例来自缅甸的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其中10例检测到CHIKV东/中/南非基因型(East/Central/South Africa genotype,ECSA)[57]。2019年9-11月瑞丽市暴发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共确诊121例,其中本地病例98例,缅甸输入性病例23例,本地病例包括2例孕妇及其母婴传播的3例新生儿病例(2例双胞胎男婴和1例女婴均为出生后第4~5 d发病,1周后痊愈)[58-59]。患者除发热外,关节痛较常见(占90.08%),其次为头痛(44.63%)、皮疹(33.06%),少数病例有出血现象,主要发生在瑞丽市主城区、勐卯镇和姐告开发区[58]。从患者血清分离到37株CHIKV,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均为ECSA基因型印度洋进化群(ECSA-IOL)[60],E1 A226V位点未发生变异,提示白纹伊蚊对分离株可能不敏感。此为云南首次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暴发疫情,来自缅甸的输入性病例是引起本地流行的主要原因。2018年从普洱市等地的3批埃及伊蚊和2批三带喙库蚊中检测到5株CHIKV的E1(1 320 bp)和E2(1 269 bp)基因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为ECSA-IOL,与印度株和斯里兰卡株同源性较高,均不存在E1 A226V位点突变[61],表明该地区当年存在CHIKV隐匿性流行。
2.3 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 GETV可引起猪、马等家畜严重疾病,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2012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1998年云南河口县白纹伊蚊分离的YN08病毒为GETV,此为我国继1964年首次分离到GETV(M1)之后再次分离到GETV,也是云南最早分离的GETV[62]。2005-2019年在怒江州泸水县、保山市腾冲市、普洱市镇源和江城县、迪庆州维西县以及梁河、瑞丽、勐海和勐腊县(市)蚊虫和师宗县库蠓中相继分离到GETV[11, 13-16, 19, 50, 62]。除库蠓分离到1株外,其余均分离自蚊虫,至少有4属7种蚊携带GETV,包括库蚊4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Cx.pseudovishnui、棕头库蚊Cx.fuscocephalus和环带库蚊Cx.annulus)、阿蚊1种(骚扰阿蚊)、按蚊1种(中华按蚊)和伊蚊1种(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曾从普洱市澜沧县以及景洪市和勐腊县人及恒河猴血清中检测到GETV抗体[9],江城县猪、牛感染率均较高且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640~1∶2 560[63]。GETV分为4个进化种群(Group I、II、III和IV),其中Group I和II分别为马来西亚和日本早期流行株(1955-1956年);Group III几乎包括1960年代以来我国及其他国家所有分离株;Group IV仅于近期在云南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被发现[64]。空间动力学研究认为,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云南省是3个主要的GETV播散来源,而云南是GETV迁徙事件发起的重要地区,主要向河北、上海、甘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市)以及俄罗斯、印度传播,云南是维持GETV在中国内陆省份的循环源泉地区[65]。
3.1 巴泰病毒(Batai Orthobunyavirus, BATV) BATV可引起人、畜感染,在东非由该病毒基因重配后出现的变异株(Ngari病毒)引起发热性疾病暴发流行,导致成千上万人患病。1998年从普洱市澜沧县菲律宾按蚊(An.philippinensis)分离到1株能引起小鼠发病死亡以及BHK-21和Vero细胞CPE的布尼亚病毒(LC92-4)[10, 53],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该分离株为BATV[66],此为我国首次分离到该病毒。LC92-4的L、M和S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6 860、4 371和947核苷酸,并分别编码2 239、1 435和336氨基酸。西双版纳和德宏州发热患者血清中检测到该病毒抗体[9, 67],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感染。
3.2 阿卡斑病毒(Akabane Orthobunyavirus, AKAV) AKAV可引起牛、绵羊和山羊流产、早产以及新生牛、羊畸形和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等疾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2010年从瑞丽市三带喙库蚊和迷走按蚊(An.Vagus)分离到能引起BHK-21细胞CPE和乳鼠发病死亡的2株AKAV(DHL10M110和DHL10M117)[68],此为云南首次分离到该病毒,也是国内首次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的AKAV。新分离株L、M和S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6 869 bp、4 309 bp和856 bp,其中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核苷酸序列依次为6 756 bp、4 206 bp和702 bp,并分别编码2 252、1 402和234氨基酸[69]。DHL10M110和DHL10M117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的AKAV分离株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进化关系,均属亚洲进化群[68-69]。随后,在曲靖市师宗县和芒市等地的虫媒病毒监测哨兵山羊和牛血液标本中多次分离到AKAV[70-7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些分离株与瑞丽DHL10M110株及日本等亚洲流行株同属亚洲进化群[68-69]。
3.3 曼扎尼拉病毒(Manzanilla Orthobunyavirus, ManV) 该病毒可感染猴和人,但致病性不明。2010年瑞丽市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1株能引起BHK-21细胞CPE和乳鼠发病死亡的布尼亚病毒(DHL10M107)[72],其L、M和S片段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仅有的4株ManV(VN04-2108、TRVL3587、SA An 4165、AV 782)同在一个分支,但与越南的库蚊分离株VN04-2108亲缘关系最近。DHL10M107株L、M和S片段与VN04-2108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3%(99.5%)、97.7%(99.2%)和98.7%(100.0%),证实为ManV[72],此为我国首次分得该病毒。云南100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中ManV IgG抗体阳性4份(1∶20~1∶40),提示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感染。
3.4 肯科伊病毒(Kaeng Khoi orthobunyavirus,KKV) 该病毒可感染蝙蝠和人,但致病性不明。2012年从中缅边境畹町地区和中老边境勐腊县瑶区乡岩洞棕果蝠(Rousettusleschenaulti)体表采集的吸血节肢动物蛛蝇(Eucampsipodasundaica)中分离到2株KKV(WDBC1210和MLBC1215)[73-74],此为首次从蝙蝠寄生蝇分离到KKV,亦为我国首次分离到该病毒。这两株病毒均可引起BHK-21、Vero-E6细胞CPE和小鼠发病死亡,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70 nm,S、M和L片段编码区序列长度分别为975 bp、4 568 bp和6 866 bp,均与分离自泰国的原型株PSC-19处于同一进化分支,WDBC1210与PSC-19株S、M、L片段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9%、94.1%和95.2%,MLBC1215与PSC-19株S、M、L片段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8.7%)、94.4%(96.5%)和95.3%(98.4%)。当地33份人血清中MLBC1215病毒IgG抗体阳性9份(1∶20~1∶80),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感染。
4.1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South 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Seadornavirus)
4.1.1 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 人、猪、牛中该病毒感染较普遍,可能是发热性疾病和脑炎的病原体之一。BAV于1980年代首次分离自西双版纳发热患者、脑炎患者、三带喙库蚊等多种蚊虫、猪和牛血清中,当时认为可能是环状病毒属新成员,2000年这些分离株被命名为BAV[2, 75-76]。2005-2019年勐腊、勐海和江城县以及怒江州、红河州弥勒县、文山州文山县、大理州南涧县、楚雄州元谋和武定县蚊虫相继分离到BAV[11-12, 18-19, 49-50, 77],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可能是主要媒介。还从师宗县库蠓分离到2株BAV,牛、猪血清中检测到BAV中和抗体(1∶20~1∶320)[78]。BAV基因组全长约21 000 bp,为12节段双链RNA病毒,各基因节段长度为759~3 747 bp不等。第12节段系统进化分析可将BAV分为2个主要基因型,中国和越南分离株组成A型,印度尼西亚分离株组成B型。A型又进一步可分为主要由北方株构成的A1亚型(参考株02VN078b,2010年越南分离株)和主要由南方株构成的A2亚型(参考株BAV_ch,1987年西双版纳分离株),具有明显南北差异的地域分布特征[79]。西双版纳、德宏、昭通和普洱市人群该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3.8%(61/1 622),滴度为1∶80~1∶640[49]。
4.1.2 卡地皮诺病毒(Kadipirovirus,KDV) 2006年从采自怒江州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分离到5株该病毒,均能在C6/36细胞产生CPE,而在BHK-21细胞不产生CPE。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70 nm,无包膜、表面存在明显刺状突起,为12节段双链RNA病毒,基因组第12节段全长758 nt,与KDV原型株JKT-7075的同源性为9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这5株病毒均为KDV[11, 80]。此为在印度尼西亚以外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4.1.3 芒市病毒(Mangshivirus, MSV) 2013年从芒市三带喙库蚊分离到1株病毒(DH13M041),该分离株可引起C6/36细胞CPE,未能引起BHK-21和Vero细胞CPE,与BAV和Balaton virus同源性最近但又存在较大差异,提示为新型Seadornavirus,称为芒市病毒[81]。2019年景洪市虫媒病毒监测哨兵牛血液中分得1株致C6/36细胞CPE的病毒(V301/YNJH/2019),其与MSV(DH13M04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在97.4%(Seg-9)~98.5%(Seg-2)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在96.4%(VP9)~98.4%(VP2)之间,证实为MSV[82]。在监测期第11~17周哨兵牛血液中可检测到MSV核酸,第13~24周检测到特异性中和抗体,第16~18周为高峰(1∶226),牛是MSV易感动物。
4.2.1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 BTV为环状病毒属代表种,是引起反刍动物(绵羊、山羊和牛)严重传染病蓝舌病的病原,库蠓为主要传播媒介。我国1979年首次在曲靖市师宗县从库蠓中分离到BTV,2014-2016年师宗县45只监控黄牛和山羊中有16只感染BTV,从其中7只动物中分离到该病毒,并发现该县长期存在多种血清型BTV的流行[83]。BTV在云南省广泛分布,2019年景洪市和普洱市西盟县牛血清和库蠓中也能检测到该病毒[84-85]。2014年云南微小按蚊也分离到该病毒(BTV-YN14)[49]。
4.2.2 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YUOV) 从秘鲁患病牛、羊和犬中分离出YUOV[86],对家畜有致病性。1999年从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等4种蚊分离到9株环状病毒,可在C6/36细胞中复制,但不能在BHK-21细胞复制,不致乳鼠发病但可检出病毒血症[10],基因组含有10个节段双链RNA。2005年对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证实为环状病毒属新成员,被命名为云南环状病毒[2, 87]。2005-2009年从勐海县(5株)和勐腊县(7株)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YUOV[12],发热患者血清中检测到该病毒IgM和IgG抗体,提示人群中可能存在YUOV感染。2016年普洱和玉溪市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和库态按蚊(An.culicifacies)中各分离到1株YUOV[49]。
4.2.3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 TIBOV) 该病毒可能对牛和羊有致病性。2009年首次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圆斑按蚊分离到TIBOV[7],2010年瑞丽市和2011年勐腊县的中华按蚊各分离到1株TIBOV[14-15,49],2012年勐海县库蠓(YN12246)、2013年芒市的库蠓(DH13C120)[50,88-89]及师宗县牛舍和羊舍库蠓(YNSZ/V 291/2019)[90]中各分离到1株TIBOV。其中,DH13C120和 YNSZ/V 291/2019病毒能引起C6/36、BHK-21、Vero或MDBK细胞CPE,还可导致乳鼠发病死亡。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55~75 nm,基因组为十节段双链RNA,呈3-3-3-1带型。YNSZ/V290/2019株与其他TIBO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是新型TIBOV,当地40份黄牛和68份山羊血清TIBOV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0%和4.41%[90]。2007年西双版纳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1株重组TIBOV,被称为版纳环状病毒(Banna orbivirus, BAOV),认为可能由多株TIBOV(XZ0906)与Fengkai orbivirus重组而出现的新的基因重组TIBOV[91]。
4.2.4 其它环状病毒 2016年从西双版纳、2019年从梁河县和西盟县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多株与已知环状病毒差异较大的病毒,分别被命名为版纳环状病毒(Banna orbivirus, BAOV)和梁河环状病毒(Lianghe orbivirus, LHOV)[49-50]。
4.3Coltivirus该病毒属包括5种病毒[2],可引起人类疾病如发热、头痛、肌痛和脑炎。1980和1990年代从景洪市、耿马县、思茅区和澜沧县等地蚊虫(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迷走按蚊和菲律宾按蚊)、猪、牛或发热和脑炎病人中共分离到100多株Coltivirus[10, 53, 92],有待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及种型鉴定。
云南各地蚊虫中常能分离到蚊浓核病毒(Mosquito Densoviruses, MDV),其中大多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pienspallensdensovirus,CppDNV),携带该病毒的蚊种包括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致倦库蚊(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中华按蚊、伪杂鳞库蚊(Cx.pseudovishnui)和环带库蚊等[11-12, 14-16, 19, 77]。CppDNV能引起C6/36细胞CPE,为无包膜二十面体病毒,直径约24 nm。云南分离株NS1和NS2基因与其他省市分离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9.9%~100%(99.7%~100%),进化关系最接近[93]。
2007-2016年在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红河州元江县以及南涧、武定和双柏县等地三带喙库蚊共分离到13株能在C6/36细胞增殖的双链RNA病毒,经鉴定属于整体病毒(ToV)[18, 49-50, 94-95],其中的代表株ML-13和YJ株与ToV中奥莫诺河病毒(Omono River virus,ORV)和ToV-TJ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同源性较高,提示ML-13和YJ均为ORV[94-95]。云南省蝙蝠粪便中也检测到到该病毒[96]。
2007-2012年在南涧、永善、元江、勐海、江城、武定和双柏县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分离到10多株套式病毒(Nidoviruses),经分子鉴定均为南定病毒(Nam Dinh virus, NdiV)[18-19,49-50,97],当地人群IgG抗体阳性率为3.0%(49/1 622)。这些分离株能引起C6/36细胞CPE,而不致BHK-21细胞CPE,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60~80nm,有包膜,表面有刺突。云南分离株与NdiV的RdRp、HEL1的S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8%以上,进化树为同一进化分支[19, 98]。
2018年在勐海县白纹伊蚊分离到2株弹状病毒,与已知弹状病毒差异较大,被命名为勐海弹状病毒(Menghai rhabdovirus, MRV)[50, 99]。2015年和2017年在怒江州泸水县等地采集蜱类标本中检测到多株不同类型的弹状病毒基因序列[100-101],其中LS82病毒被命名为云南蜱病毒2(Yunnan tick virus 2)[100]。
9.1 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防控的虫媒病毒病 JEV、DENV、CHIKV和ZIKV均为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蚊媒病毒。虽然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各地每年都有缺乏免疫的大量新生猪群和抗性蚊虫的出现,且部分人群免疫覆盖率低,局部地区暴发乙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仍需加强传染源管理、防蚊灭蚊和重点人群免疫接种以及成年人乙脑预防。东南亚地区为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地方性流行区,云南仍然存在这2种疾病再次流行或大流行的风险,今后应开展这2种病毒的遗传变异、溯源、临床学、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可持续控制的深入研究。云南尚无寨卡病毒病本地病例报告,但云南蚊虫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存在ZIKV感染,表明局部地区存在隐匿性流行。由于ZIKV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为轻型病例,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应加强病例监测包括不明原因病例或可疑病例的检测以及媒蚊病毒分离等,以掌握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特征。总之,加强中老、中缅和中国-越南边境地区DENV、CHIKV和ZIKV跨境传播的防控和防蚊灭蚊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9.2 需要高度关注的家畜虫媒病毒病 TMUV、GETV、AKV和BTV是引起畜、禽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云南多地蚊、蠓和畜、禽中均存在这些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但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研究较少,其危害有待调查、评估。今后应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9.3 需要特别关注的虫媒病毒及其感染 SINV、MAYV、BATV、BAV、KKV、ManV、YUOV、TIBOV、MSV、MRV、Mayaro virus和Coltivirus可导致人和家畜感染,人的感染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炎或脑炎等。不仅从云南的蚊、蠓或蝠蝇中分离到这些病毒,还多次从病人血清或脑脊液中分离到此类病毒或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还检测到罗斯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和巴马森病毒(Barmah forest virus)IgM抗体[31],提示夏秋季发生的一些不明原因发热或脑炎病人可能与这些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加强这些虫媒病毒的病毒学和血清学监测,发现和证实相关病毒感染的临床病例及其流行状况,对防控虫媒病毒病有积极意义。以往从蚊虫分离到的Coltivirus有待开展遗传进化特征、种型鉴定的研究;TIBOV、MSV、MRV有待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收录;患者脑脊液和蚊虫分离到的NDiV以及蚊、蝙蝠粪便中分离到的ToV对人或动物致病性亦有待研究。
9.4 加强对昆虫黄病毒和浓核病毒的研究 云南蚊虫中常能分离到库蚊黄病毒、伊蚊黄病毒以及蚊浓核病毒,这些病毒专营寄生于蚊虫,仅在蚊细胞中增值,对人及脊椎动物不敏感,宿主较为单一,可能不具有虫媒病毒在脊椎动物间传播的特性。需要开展这些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蚊虫感染及传播特性的研究,以评估它们的公共卫生意义以及昆虫黄病毒作为病毒载体和蚊浓核病毒在生物灭蚊中的应用价值。
9.5 加强蜱媒、蠓媒和白蛉媒病毒的研究 蜱主要寄生在陆栖脊椎动物体表,为仅次于蚊虫的虫媒病毒传播媒介。1980年代,云南高黎贡山卵形硬蜱中曾分离到类似森林脑炎病毒[9],还从病人分离到类似蜱媒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Kyasanur forest disease virus)[7],人及动物血清中检测到多种蜱媒病毒抗体[9]。经病毒宏基因组法分析发现,2015年和2017年在云南采集的微小牛蜱(Rhipicephalusmicroplus)携带有多种类型的病毒[100-101];2013-2017年在云南采集的库蠓携带病毒种类繁多并存在较多新型(种)黄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等[102]。白蛉能传播多种虫媒病毒,2018年山西省武乡县采集的白蛉中分离到一种被命名为武乡病毒(Wuxiang virus, WUXV)的新病毒[103],隶属白纤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我国首次从白蛉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云南省蜱、蠓和白蛉种类多,分布广,今后应加强它们的分布及其携带病毒的研究。
9.6 加强蝙蝠体表寄生虫及其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蝙蝠是病毒的重要自然储存宿主,云南省蝙蝠种类多、分布广,还携带多种重要病毒[104]。蝙蝠体表寄生虫包括蛛蝇、蝠蝇、臭虫和革螨等,均为吸血节肢动物[73-74, 105],它们不仅寄生在蝙蝠体表,有些还存在于爬行动物、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表,甚至还叮咬吸食人血,因此,开展蝙蝠体表寄生虫及其携带病毒研究对预防蝙蝠源病毒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综上所述,云南各地采集的蚊、蜱、蠓、蝠蝇、猪、牛、羊、鸟、蝙蝠和病人样本中共分离到至少8科10属28种病毒,其中至少有17种病毒可引起人的感染或严重疾病,4种病毒可引起畜、禽严重疾病,其它7种昆虫特异性病毒可能有潜在应用价值或在自然界病毒遗传变异中起一定作用。云南省虫媒病毒种类多,分布广,是国内已发现虫媒病毒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虫媒病毒媒介中,尤以三带喙库蚊分布广,种群数量大,携带病毒种类多,为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不仅种群密度大,而且携带多种病毒,媒介意义较大;蜱和蠓在某些重要病毒和新发病毒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尚需加强监测和深入研究。
近20年,随着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新的虫媒病毒,如与蚊媒相关的黄病毒科、泛布尼亚病毒科和呼肠孤病毒科病毒多达数十种,其中有的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有的可能是潜在病原[2-3]。针对云南蚊、蜱和蠓的病毒宏基因组检测和序列分析发现,这些节肢动物携带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还存在许多新型(种)黄病毒、布尼亚病毒、白蛉病毒、环状病毒、Mivirus、Negevirus、整体病毒、套式病毒、浓核病毒和弹状病毒等[49-50, 101-102]。因此,进一步阐明云南虫媒病毒的分布特征及其宿主媒介,评估其危害,对边疆建设、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