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成因》课教学的启示:从“灌输知识”转向“引导探究”

2022-12-28 09:37黎修远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试教人民教育出版社模拟实验

◇黎修远 王 衡(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风的成因”是经典老课。如果从1978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常识教材算起,有关“风的成因”的教学,至今已有45 年历史了。大家都知道,“风”就是空气的流动,或者说,空气的流动是“风的成因”。我们在教室里,用书扇动空气,就会形成“风”。但很显然,本文探讨的是大自然中“风的成因”这一核心问题的教材呈现的演变及我们的教学探索和思考。

一、教材演变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版自然常识第一册(四年级上学期)第12 课《风》中,探讨了有关“风的成因”问题。它是这样呈现的:

图1 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然常识》教材中“风的成因”教学内容

首先,通过扇动扇子就感到有风的事实,得出“空气流动形成风”这一概念。接着,照图做实验,解释实验中风产生的原因。随后,解释大自然中风产生的原因。之后给出风向、风力的概念,呈现风级图,风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关系,人类对于风力的运用,风的危害,风的预报等等。

200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出版的自然教材第九册(五年级上学期)第6 课《风》中,探讨了有关“风的成因”问题。

它是这样呈现的。首先是问题配插图:刮风时有什么现象,引发思考,引出主题。针对插图,提出三个问题:你能看见旗子在风中飘动,烟柱被风吹得倾斜,树枝在风中摇动,你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你能看得见风吗?在炎热的夏季,你怎样“制造”风?以上事实说明风是什么?

以上环节通过插图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关“风”的记忆。通过问题串引发思考,使学生得出“风是看不见的,我们平时所见的风,是靠相关物体的运动来体现”“风的实质是空气的流动”这两个基础性认知。

紧接着,教材推出模拟实验,模拟大自然中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后,再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烟往上冒,说明洞口附近有没有风?烟往箱内流说明什么?点燃蜡烛后,箱内的温度有什么变化?箱内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实验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风?随后教材出现一段文字,解释风的成因。

最后一个环节,代表了教材编写团队价值取向。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在海滨,白天,陆地比海面气温高;夜晚,海面比陆地气温高。请你根据这个情况推测在海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就是引导学生在根据模拟实验,建立起风的成因理论模型(解释)后,再利用这个模型,回到大自然中,去预测和解释自然现象(应用)。

图2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自然》教材中“风的成因”教学内容

比较人教社1978 和2001 两个不同年代的教材,我们发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由“灌输知识”转向“引导探究”。

21 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但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由“自然”更名为“科学”,还改变了教材出版发行由人教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国各地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科学教材。有趣的是,在全国各地出版的科学教材中,大都安排了有关“风”的内容,对有关教学内容的处理则呈现更加多元的特征。在时间的安排上,最早有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最迟则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课题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有叫《春风拂面》的;有叫《刮风了》的;有叫《风的成因》的;还有的叫《是谁制造了风》。

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但各编写团队均遵循课程标准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淡化了“灌输知识”,而把着力点放在“引导探究”上。而且,多数教材基本保持了人教社自然教材的主干内容和逻辑思路:空气流动形成风→模拟实验、解释实验现象→解释大自然中风产生的原因。如,某版本的教材是这样呈现的。找词语: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词语,用来描述不同的风,尽可能地找出这些词语→开放式提问:如,风是怎样形成的;风对地球有些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有的星球上没有风→猜想:选一个感兴趣的气象问题,说说自己的猜想→合作制订一份研究计划,验证猜想与假设(此环节左边用知识链接形式,解释沿海地区白天与晚上有不同走向的风的原因)→从沿海的海陆风,拓展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北风,做个模型,演示其形成原因→结论:是太阳的热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二、教学探索

我在当自然教师之前,从来都没有思考过“风是怎样形成的”。1993 年,当我初次教学这一课时,被其模拟实验和逻辑思路(建立“风的成因”理论,随即用该理论解释自然现象)深深吸引,于是暗自钻研和试教,在校内公开课中崭露头角。后来的20 年,我作为教研员也多次听过,并指导过该课的教学。检索“中国知网”,发现20 多年来,有4 篇探讨“风的成因”教学的文献,其中3 篇是关于模拟实验改进的,只有1 篇是从整体上讨论“风的成因”的教学,但质量不高。2020 年,我们团队成员在研究和试教这节课时,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

本课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模拟实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及“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说”出道理来即可。但通过探索改进,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说”出来,还提供符号,如,蜡烛代表热,蓝色箭头代表冷空气的流动方向,红色箭头代表热空气的流动方向,要求学生根据符号,亲手“摆”出来,使“风”的成因理论模型图示(直观)化。接着,提供大自然背景,再次要求学生在“摆”出来之后,用语言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有了这样的改进,本课就成为一节经典的建立和应用模型教学课。在经过两次试教之后,团队成员非常认可这样的价值取舍和设计走向。

图3 先建构模型,再用模型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建立模型和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能力。科学建模能力是针对自然现象抽象出其主要特征,依据科学直觉建构其关系、结构等概念模型,并用科学语言进行表征的能力。在2022 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十余处提到“模型”,包括“模型建构”“模型思维”“模型制作”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抓住合适的素材或契机,积极开展“模型”教学,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发展。

有趣的是,在早期试教中,我们发现,上完课后,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顺利“摆”出模型,不能用模型正确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问题出在哪里?是我们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吗?我们甚至怀疑,教育科学出版社编写团队将该内容放在三年级学习,是不是太早了。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小问卷,在每次试教后立即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测试。这样一测,真相大白!

“风的成因”概念掌握情况调查统计

原来,大部分学生对于“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会过来补充”这一关键性中间概念还没掌握。于是,我们“发明”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向学生直观展示,在互通的空间中,空气会从气压高(较密集)的地方向压力低(较稀薄)的地方流动。这样,就为学生建立和理解大气中“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会过来补充”这个概念搭建了“脚手架”。这样一改进,后面的教学就顺利得多了,能成功建立模型,并能用模型解释大自然中风的成因的学生超过90%。

图4 为帮助解释空气会从密集的地方“补充”到稀薄的地方而制作的装置

三、结语

教材是学与教的载体和范本。通过考察不同年代和不同编写团队对于“风的成因”问题的教学处理,可以了解有关“风的成因”教学的演变,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编写团队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取舍。即便同一版本教材的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都会有不同的处理,会有五彩斑斓的教学生成。比如,同样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年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风的成因》一课教学,我们在一次公开课中听到,有的教师将最后一个环节“解释大自然中风产生的原因”改成“用微粒学说解释实验中风的成因”。

猜你喜欢
试教人民教育出版社模拟实验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闲话“裸课”
试教,你怎么看?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张雪门幼教实习思想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