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赵玉男,王子妤,张璐瑶,姚 琦,任宏艳,蒋凤荣,顾春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韩启德院士曾说过“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1]。医学不仅具有科学属性,还具备人文属性。作为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教育应回归本真,在培养学生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着重培育学生的“医德”精神。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而且“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要融入具体的医学类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将思政理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课程教学传递给学生,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医学家和科学家[2-3]。
病理学被誉为“医学之本”,其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中医院校的病理学包含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而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目前随着医学发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适应的特点,病理学将形态研究与功能研究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有助于推动病理学学科发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医学发展的新趋势[4]。但是目前在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偏向关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从人文角度对学生进行医学精神的引领,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5]。二是目前没有充分结合中医院校的办学特色,将中医理论体系融合到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所以学生不能灵活地将西医理论与中医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出现“中西分离”的问题[6]。三是病理学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比如在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等。我们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病理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1)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2)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病理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4)有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病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病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病理学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培养学生的疾病诊断思维能力,为其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做准备。但真正合格的人才,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设计的课程目标中不仅要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更要融入思政目标,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常见的病理过程和病理生理过程,了解病理学的内涵,理解其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学会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结合中医诊断探究疾病的本质,为学好后期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开展今后中医临床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目标2:病理形态学着重培养学生对重要病理变化和重要疾病大体标本和HE 切片的识图、读图和绘图能力。病理生理机能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树立学生专业信念,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爱伤”精神,将“根植学生家国情怀、涵养学生大学情怀,培养学生专业情怀”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目标4:引导学生感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强化中医优势特色,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中医人才。
在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各种德育素材和思政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
思政教育不是枯燥刻板的“填鸭式”或“灌输式”教育,而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中有许多正能量的案例,教师应该敏锐感知并巧妙地将这些案例结合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讲述“疾病”与“健康”定义时,引入“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作为医学生以及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医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中医素材并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中医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7]。当介绍现代医学细胞、组织损伤和适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病理规律时,可以引入中医“内经”和“伤寒论”两本典籍,通过讲解典籍提出的“正邪相争、阴阳动变”的思想,启迪学生将“正邪相斗”的思想运用到病理学疾病转归的学习中去,鼓励学生传承中国智慧,坚持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冠心病”这节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冠心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依靠血管支架扩张血管的冠脉介入治疗。传统的金属支架一直放置在体内有可能会刺激血管的炎症反应,而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自主研发的完全可降解支架,这是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支架技术创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借这个科研小案例鼓励学生要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聚焦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勇攀科学高峰,为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大学生从出生起就处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对网络信息认知度、接受度、利用度较高。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充分利用“中国慕课”等病理学精品课程资源以及“雨课堂”等现代化智慧教学工具。例如:在讲述“肿瘤”这一章节时,课前让学生观看纪录片《人间世》中“大学教师的抗癌之路”这个短片,以激发学生对肿瘤的关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特点。课上通过讨论、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利用“大学教师的抗癌之路”的事例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课后教师可在线上发布、批改作业,让学生收集整理引起肿瘤发生的常见病因,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课程思政教育要“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帮助其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感同身受案例中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进行“医生”和“患者”角色的扮演,再让学生以“医生”的视角分析病例、运用西医和中医理论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解释疾病发生的病理过程,解决患者的问题。通过这种“表演式”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患者”的痛苦,增强学生对患者的同理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伤”精神。
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时也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让其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悟”。教师可通过开展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变为“教师”,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如教师可以设置“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缺氧”等系列专题,将学生按每组3~4 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专题,通过观看线上病理学课程资源、整理收集相关思政资料、制作PPT 课件、现场讲授、同学互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布置课程相关的文献拓展作业,比如让学生查阅中医药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而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增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病理学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更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难以反映学生的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程度。如果要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把课程思政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增加思政教育考核要素比例,而实施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是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以期末书面考试形式评定,占总成绩的40%~50%,考试题目设计应体现课程思政要求。形成性评价主要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程实践三方面,占总成绩的50%~60%,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形式进行评定,重点考查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团结协作能力、爱岗敬业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从“德、能、勤、绩”4 个方面评定学生成绩。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程实践中考核学生“德、能、勤”,在期末考试中考核学生“绩”,兼顾理论与实践,兼顾过程与结果。将课程思政纳入病理学课程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改进。
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爱伤”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加强学生的中医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探索可以融入病理学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切入点,使课程思政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开展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让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政考核”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中,从“德、能、勤、技”等多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的探索,有利于教师在“授业解惑”中“传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