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 张咏梅
中学生身体发育渐趋成熟,但心理还很不成熟,表现为:单纯、热情、敏感、脆弱,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与此同时,他们受学习任务“压制”,交际圈较窄,纾解内心压力的渠道有限。他们普遍对成人的说教有抵触倾向,而同龄人因学识、经历尚浅,也不具备为同伴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近些年,中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厌学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常见的一种,如解决不好就会对中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如某重点中学高一女生珊珊(化名),比较好强,追求完美。刚入学时,她学习目标明确,有很强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然而,在一次周末放假后,她没有按时返校。其后不久,办理了休学手续。
珊珊升入高中以后,妈妈给女儿定位:一般不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什么事务也不要管,只管学习就好,并且多次强化“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关注”这种理念。于是珊珊在高中生活的一年多,一心学习,学校的文娱活动、班级事务,都不参与。
寄宿制高中学习压力大,作息时间紧凑。学生早上6点起床,白天上八九节课,晚上有三节自习课。如果一味学习,缺乏调节放松,时间久了便会不堪重负。
刚入学时,珊珊学习成绩一度优秀,妈妈一直给她加油,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名次更靠前。然而,重点中学竞争激烈,一段时间后,珊珊的学习成绩到了分水岭,排位开始下滑。
高中阶段课业负担较重,并且竞争激烈,成绩起伏、排名变化很正常。家长应引导孩子坦然接受自己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的状态,冷静分析原因。若一味打鸡血,给孩子传递“要更好”的信号,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更大。
在珊珊所在的班,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多是谈成绩,对学生的思想关注较少,更谈不上给学生作心理疏导。由于班容量大,班主任精力有限,中等生常被划在关注圈之外。珊珊属于中等生,她的心理波动班主任教师并未察觉。
作为孩子生命发展的见证者和同行人,父母应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助推者、最佳引导者和最合适的“医生”。
其一,家长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要多读书,增长智慧,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同时,要多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熟知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舒缓心理的技能。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能够及时给孩子心理援助。
其二,给孩子以必要的成长教育,切忌只讲学习,不讲其他。现在很多家长,唯学习是尊,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发展都可以往后放,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自律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顾他教育等,以致孩子心理长期处于幼弱期,承受力差,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过于自我,影响了社会性的发展。
其三,关注孩子内心,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切忌居高临下,要求子女一切听令于自己。要创设平等、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让亲子真诚沟通成为常态。家长要通过观察、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在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多鼓励、关心,一起商讨解决方案,让孩子感到家庭温暖和安全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当孩子偶尔说出惊人之语或做出出格之事时,不要火冒三丈,要先耐心倾听,弄清原委。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父母的强大定力。这样,他们才会信任父母,坦陈想法。
其四,增强家校合作的意识,多和老师沟通。发现孩子一些反常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向老师反映,共同分析原因,听取老师的建议,及时干预。
学校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绝不可推行“唯成绩论”,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和全面发展。同时,要创建宽松、活泼的校园氛围,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要重视家校合作,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授家长基本的亲子沟通技巧、心理辅导技能等。
班主任要多组织班级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避免学生长期处于单调的生活模式下。要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到自己对集体的价值,从而对班集体有归属感。
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关注到所有学生,清楚他们的心理需求,予以有针对性的鼓励、帮助或疏导,切忌长时间对某些学生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