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 陈桂叶
“双减”旨在为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其本质是促进个体的全面成长。在实施“双减”的同时强化德育,是对“双减”政策的最好诠释,更是实施“双减”的有利保障。作为班主任,必须适应新形势,对班主任的角色再定位,积极探索班级德育的有效实施路径,扎实做好学生的育人导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班主任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日常沟通、细心观察,了解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识程度,以及家长内心真实存在的焦虑情绪。针对具体问题和普遍问题,班主任应做好家庭教育的引导者。
1.多样化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企业微信等渠道和家长沟通,积极宣传解读“双减”政策,引导家长明白“双减”减的是作业量,减的是课外辅导,而不是家长的责任、学生的习惯、学业的质量,以此强化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实现家校同频共振。
2.精细化指导。班主任可以从自主习惯的培养、五项管理在家庭的落实情况、劳动实践等几个具体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精细化指导;可以开发“卓越家长”系列课程,有效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唤醒更多的家长自我学习,陪伴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3.持续化影响。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和家长分享育儿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达到家校协同育人的目的。“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班主任应乘“双减”之势,主动作为,培训、引领、影响家长,助力“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
配合班级德育发展目标,班主任可以在师生共同规划的班级愿景下,以班级特色活动、班本课程等为载体,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让生命的拔节贯穿整个教育生活,引领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1.读书育人。通过阅读课程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领学生从书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乐园。阅读使学生越来越沉静,内心更为充实、饱满,内涵更为丰富。在书的熏陶下,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魅力,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书香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满足。
2.课程育人。班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以我班为例,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的班本课程逐渐成熟,内容也更加丰富,阅读课程、品德课程、电影课程、美食课程等,深受学生欢迎。依托班本课程,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开设了“相约周三”心理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遇到困难学会调整情绪和心态。师生敞开心扉,心灵碰撞,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丰富。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学会交往、正视现实、心理测试、心理体验、青春期教育等不同主题的心理课,从中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策略。
3.劳动育人。“双减”之下,劳动教育更应做加法。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今年寒假,我们班级社团的学生开展了学农实践活动,通过调研走访,了解蔬菜从农田到农贸市场再到各大超市的价格变化情况,了解餐桌上一道道美味背后许多人的辛勤付出及社会经济的基本运转模式。学生从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在农作物实地考察中,学生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实践能力。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教育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多的时候还在生活中。学农实践,不仅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必修课,更是一次宝贵的人生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走出书本,“手沾土,脚踩泥”,与土地、农田亲密接触,对农业生产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增强了对农业、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收获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更饱尝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知行合一方能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要做到“双减”的减法与德育的加法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班主任任重而道远,还需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究,认真分析“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动态,及时研究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管理思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