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科学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2022-12-28 11:01沙书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发展

沙书俊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 226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提高了对科学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完善。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促使科学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情况看,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以及能力的人才上,并没有意识到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忽略科学教育,但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此种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校教育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有必要细致分析目前高校科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科学教育发展的路径。

1 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高校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已有明确的国家性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这也是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过程中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科学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促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养,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担[2]。对于高校而言,不仅要落实传播知识、教育的责任,更需要肩负起优化、发展科学教育,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任务。

基础教育的普及,为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打好了坚实基础,同时,高等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开展各项科学研究,致力于从多方面提高全民知识水平以及科学素养。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隔[3]。基于此教育背景下,众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教育改革路径,试图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设置相关的课程。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与创新思想是关键,也是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高校带去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展科学教学,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2 当前高校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缺乏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

2.1.1 科学教育普及化程度低

科学教育需要面向大众,而不是只培养少数“科学家”。但从当前高校科学教育情况看,普及化程度非常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高校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均衡,文理科生之间有区分,其中文科专业关于自然科学的课程少之又少。同时,文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相比,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力度存在明显差异。(2)不同地域之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科学教育发展水平,由于受到诸多方面限制,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明显要低,同时,对于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想要普及科学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也正是因为科学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低,致使很多伪科学、反科学的迷信活动不断登场,对人们造成很大伤害[4]。

2.1.2 科学教育终身化目标模糊

基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的时代下,科学知识以及技术更新周期明显缩短,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接受教育,彻底改变毕业后不用继续学习的片面思想,需要认识到进入社会也是继续受教育的过程。但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高校没有深化科学教育目标,而再教育体系也明显欠缺。而社会上也不具备完善的社会科学教育的保障体系,进而造成科学教育难以激发公民学习兴趣,公民终身学习观念意识不强[5]。

2.2 高校科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中国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人口的15.5%左右。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比例要高得多。基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更高。但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明显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升级需求;社会转型时期下科技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农村、企业、基层一线的科学人才非常匮乏[6]。此外,高校科学教育也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知识多变的环境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内很难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严重不足,无法很好地将现有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3 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发展不平衡

2.3.1 忽视理科生人文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指导思想看,一直处于“重理工、轻人文”禁锢中。导致高校资源更容易倾向理工科,这对人文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目前,高校文科生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在高校理科生中,除了可以借助公共课学习文史等,并没有过多时间、兴趣探究艺术领域,加之高校对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不足,导致高校理科生人文素养不高[7-8]。

2.3.2 文科生科学素养不高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高中有文理科目之分,这导致文科生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机会较少,科学知识相对欠缺,所以,文科生整体科学素养不高。通常情况下,高校文科类学生大部分都是按照学校的学分要求,自主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整体科学精神、科学思维非常欠缺,更谈不上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但也不排除存在部分文科学生具备提升自我科学素质的意识,但却无法及时了解到专业的科技前沿知识。再加上高校对于文科生科学教育缺乏落实机制,一些科学讲座、科普活动开展不足,而文科专业教师科学素质偏低,综合这些原因,对文科生科学素养提升造成很大阻碍[9-10]。

3 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科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3.1 更新科学教育理念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若想进一步发展高校科学教育,需要更新科学教育理念,明确科学教育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更应该提高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教育理念,促使人文教育可以与科学教育更好地融合,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高校应当确立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教授学生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以及精神,促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全面教育[11]。在高校教育中,为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相互协调发展,高校需要积极调整现有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大学生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促使二者可以相互渗透、结合。更新科学教育理念,高校还需要提高对科学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视度,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学校的科研机构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模式,进而保证高校科学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3.2 深化科学教育内容

首先,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只是停留在科学知识的传递中,缺乏科学精神的渗透与培养,这非常不利于丰富科学精神资源。因此,高校在开展科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化科学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科学创造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有效促使高校大学生产生科学探究兴趣,能够积极踊跃地提出质疑。同时,还需要积极培养高校大学生求实精神,通过有效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相信、尊重科学,让学生充分地认识科学的正负面效应,自觉形成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意识,发挥出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积极正面作用[12-13]。

其次,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科学使命感。虽然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凡事具有两面性,科学的发展同样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要正确面对、认识科学的本质,同时,也逐步意识到科学对于社会的意义,进一步理解自身所学学科对人类长远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努力避免、克服科学的破坏性影响。此外,高校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对于一些重大、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多学科、多行业的合作才可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要懂得尊重、理解他人,能够与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合作、配合。

最后,高校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以及未来的全球性问题[14]。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理论知识学习中,而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比如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不足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自觉关注现实生活的意识,这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大帮助[15]。

3.3 创新科学教育方法

知识经济发展下,高校开展科学教育,不能仅仅是将科学知识与各学科知识之间进行综合,同时,还需要将技术教育、科学技术积极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人文内容进行整合。在分科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对科学综合的重视,以学科内容为核心,同时,也要积极融合其他学科的各个方面,全面加强对学生科学本质观念的教育[16]。此外,在具体教育方法上,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传媒信息平台、新媒体等,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比如校园广播、电视、专栏、报刊杂志、校园网络等,构建出高校科学教育的立体式网络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意识,提升科学思维与科学能力。

此外,要注重科学教育的实践,比如,可以组织刚入学的高校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科学文献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要亲自动手,锻炼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可以参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合理设计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而全面落实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7]。

3.4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结合,集合教育教学、素质培养、知识技能、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行为和过程。高校在开展科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推进产教融合式发展,积极与相关企业、工厂、研究所等进行技术协作,在提高工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一方面,需要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复合型科研团队,强化高校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多方共同建立特色的科研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建立丰富的资源共享机制,比如,校企建设出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微课、APP平台课程、微信公众号课程等,全面结合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促使科技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产业需求、职业需求以及相应领域的就业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8]。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需要积极迎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升科学技术,强化科学教育,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高校需要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度,积极转变科学教育理念,深化科学教育内容,创新科学教育方法,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而培育出大批的杰出人才,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助推国家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学拔牙